您现在的位置:汉阴县人民政府>政务要闻>汉阴要闻

汉阴要闻

汉阴农机科技推广成效显著

作者:郭益创 盛安智 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2012-06-11 21:42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麦浪翻滚、油菜飘香的月河川道,两岸机器轰鸣、人头攒动,一派热火朝天的丰收场面。70岁的孤寡老人李大爷掩不住满心喜悦,指着小麦收割机乐呵呵的说:“今年多亏了互助组和这些铁家伙,给我这孤老头子帮大忙了。”

  合作互助忙“双抢”

  随着劳务输出量的增加,农村劳动力明显短缺。今年夏收、夏种“双抢”期间,各镇统筹安排、宣传动员,引导邻里、村民之间组建夏收互助组250余个,机耕机耙作业队12个,成立专业化病虫害统防统治服务队11个。互助组成员在人力资源、农机具使用上相互协调配合,及时收割、晾晒、脱粒,耕地、插秧,既提高了夏收、夏种成效,也切实解决了部分农户年老体弱、劳力不足这一难题。

  截至目前,全县夏收粮油26.55万亩,占应收面积87.5%。其中小麦、油菜收获完毕,洋芋已收3.8万亩,占应收面积50.4%,夏粮、油菜籽总产量分别达到2.34万吨、2.48万吨。夏种水稻、玉米、红薯、大豆、秋油等作物23.13万亩,占计划任务84%。

  现代农机省工时

  军坝村种粮大户王大哥高兴地为笔者算了一笔账:“机械耕种不仅省工、省时还省钱,20亩地,过去靠人力耕地需5天,人工插秧需5天,现在仅需一台微耕机、机插秧共需3天便可完成,节省费用共计3400余元。”据笔者了解,水稻机插秧采用的是毯状秧苗,育苗期易于管理,可减少水、肥、药的使用量,既提高了“无公害”、“绿色”稻米生产质量,也提高了秧田利用率,产量增幅达7.5%。

  2006年中央实施农机具财政补贴政策以来,大中型拖拉机、微耕机、节能灌溉机、挖掘机、农产品初加工等高科技农机具正逐步走进越来越多的农户家中,取代了高耗能、低效率的传统作业方式,占据现代农业成产的主导地位。迄今为止,全县已累计为全县农民争取购机补贴资金1050万元,补贴各类农机具9100台(套),惠及10800农户。

  今年“三夏”生产中,全县共动用各类农机具1100台(套),免费发放120台(套),农机总值共计1.1亿元,机械总动力达16.2万千瓦,耕种收机械化作业面积12万亩,机械化作业水平达48%。

  科技拉动新农业

  月河川道农田作业现场,笔者看到这样的画面:张家大哥驾驶着秸秆粉碎还田机先将油菜秸秆粉碎,张二哥紧随其后开着旋耕机将粉碎后的秸秆埋入土中。笔者驻足十来分钟,兄弟俩已经耕耘了大片田地。

  这是汉阴重点推广的秸秆直接还田技术,它改变了传统的原地焚烧,变废为宝,将秸秆资源化、肥料化,同时也保护了生态环境。县农机局按照技术集成、板块推进的思路,采取典型引路、复制模式的方法,对秸秆饲草加工、秸秆深加工等机械化综合技术整村整乡推进,扩大了加工利用规模,有效促进了全县畜牧业发展和低碳型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形成。

  现代农业是调整产业结构的必然选择,其目的是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农业劳动生产率,从而最终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近年来,汉阴不断整合农资力量,大力发展农业机械化,深入推广农业科技应用,促进了汉阴新农业增产增效增收,也有力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