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党员,一面旗帜
产业兴镇的汉阳实践
2012年,汉阳镇结合镇村实际,确定了“强林、兴烟、壮畜、稳粮、保桑、优菌、扩药芋、精劳务”的产业发展思路,按照一村一品的模式引导农民发展产业。在实践过程中,汉阳镇的广大党员身先士卒,充分发挥了骨干带头作用,在汉阳镇的产业发展中像一面面旗帜迎风招展。
支部书记带民富
汉阳镇长新村位于集镇东南19公里处,版土面积5.86平方公里,现有耕地面积2813亩,共有9个村民小组,653人。在2009年,该村人均纯收入为3564元,属于升级晋档三类村。为了带领群众增收致富,2009年底长新村支部书记文忠毅,带领支部一班人从宁陕县汤坪镇为村民引进了袋料香菇种植技术,在村内建成4个袋料香菇种植基地,发展了10户种植大户,年均种植香菇10余万袋,促使该村年收入增加70余万元,推动该村在2011年底顺利晋升二类村。乐于为民的文忠毅并不把目光聚集在一点上,而是放眼将来,面对目前的烤烟发展趋势,文忠毅今年又开始带领村民发展烤烟,因为前几年该村有过种植烤烟失败的经验,所以起初几乎没有村民愿意再去“冒险”,为做好表率,文忠毅率先承包了70亩土地,在他的影响下,有3户群众愿意再次尝试。功夫不负有心人,这次的尝试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现在正值烤烟烘烤期,一炉炉金黄的烟叶让烟农民喜笑颜开,预计烤烟产业在今年将为该村带来近40万元的收入。
年轻党员干劲足
汉阳镇天池村的罗来平是一名年轻的共产党员,2012年4月,他在多次考察学习后,自筹资金15万元,建起了24间共计400㎡的标准圈舍,从山东引进了90只布尔山羊和10只小尾寒羊,开始探索养羊致富路。在创业过程中,他遇到了种种困难,先是引进的羊养了半个月后,不但没有长肉,还全都瘦了一圈,这让罗来平很是气馁。原来这些在山东吃惯了干草,习惯了圈养的羊,来到陕南后“水土不服”,吃不习惯青草,也不习惯被放养。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罗来平缩短了放养时间,开始收购鲜草,将草晒干后在给这些羊们喂食,解决了这些羊的“生活问题”。刚刚解决了“水土不服”的问题,羊圈在6月的暴雨中又遭受了严重的损失,看着被大风掀翻的圈顶和垮塌的阳沟,此时已负债十万余元的罗来平欲哭无泪。得知这位养羊大户的困境后,汉阳镇的党委书记罗建平第一时间赶到了现场,联系了畜牧站指导羊群防疫,协调了10万元的贴息贷款,还送上了1000元的资助。党委书记的支持坚定了罗来平发展产业的信心,羊圈很快就修好了,随着10只羊羔的出栏,又回笼了1万余元资金,这让他看到了成功的曙光。“前几天有人来咨询养羊的事情,我准备带动他们和我一起发展,到时候再注册一个合作社,销售渠道我已经联系好了,绝对没有问题...”这位年轻的共产党员干劲十足的说道。
巾帼党员展风采
提起大坝村的女党员吴兆佑,村民们的心中都充满了敬重。这位女党员可谓巾帼不让须眉,在担任支书的16年中(1995至2011年),她带领村民集资、筹资修通了通村道路,带动群众发展烤烟生产、桑蚕养殖,使大坝村从四类村晋升为二类村。个人曾荣获中国老区建设促进会、妇女工作委员会“全国老区妇女创新标兵”,安康市委“共产党员致富带头人”称号。在卸任之后,她依然坚持为村民谋福利,开始探索金银花种植技术。于2011年秋季引进了山东皇丰一号四季金银花开始试种,第一期种植了6亩,这种金银花为树形,四季开花,每年可采摘20余次,当年即可见效,产量逐年增加,三年后亩产稳定在100-150公斤,年收入近万元。在她的带动下,现在大坝村开始发展四季金银花的已经有10余户了,共计发展金银花50余亩。目前正值采摘期,大坝村的金银花基地里绿意莹然,繁花满枝,留守妇女们正娴熟的采摘着成熟的花骨朵。
一名名优秀的共产党员,在汉阳镇的产业发展和各条战线上,无声的展开了争创竞赛,立志在汉阳发展史上留下铿锵的足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