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汉阴县人民政府>政务要闻>部门动态

部门动态

汉阴巡警“三个创新”筑牢百姓安全网

作者:田祥虎 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2012-10-29 08:40

    在汉阴,“有困难,找巡警”已成为当地群众的口头禅。在今年1月份一次群众满意率调查中,汉阴巡警群众满意率达91.3%。今年以来,汉阴县公安局巡警大队不断创新巡逻模式,强化巡控职能,完善工作机制,在社会治安巡逻防控中取得了突出成果。今年1至9月,大队接处群众报警共1958起,其中4个治安岗亭受理群众口头报警和求助734起;破获刑事、治安案件18起,抓获违法犯罪嫌疑人45人,参与处置群体性事件和大型活动安保工作74次,涧池警务查报站治安、刑事查缉堵控1300余次,盘查各类车辆和纠正交通违法行为780余台次,为群众办好事80余起,收到锦旗3面,表扬信6封,受到各级党委政府及广大群众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赞扬。
    创新巡逻模式,提升防范覆盖率。汉阴城区总面积约5.5平方公里,总人口4.5万,治安防控任务十分繁重。根据城区的实际情况,大队始终把巡逻防控工作放在首要位置,制定了《城区巡逻工作方案》、《城区布防示意图》,突出布防重点,推行实兵巡逻与视频巡逻相结合的巡逻模式,最大限度把警力摆街面,白天见警车,夜间见警灯,提升了见警率和防范覆盖率,增强了群众安全感。大队以城区主干道为轴心,将城区划分为东、西、南、北4个巡逻区,以巡逻区内的党政机关、重点单位、案件高发地段、居民小区四类重点目标为中心,设立59个必到点,并建立了电子巡更系统。大队每天出动巡逻警力80人次,对4个巡逻区域和59个巡逻必到点,采取车巡与步巡相结合,街面专业化巡逻与社区群防群治体系相衔接,公密结合的巡控模式,进行全天候24小时巡逻, 形成了“三位一体”的网格化巡防格局,杜绝了防控“真空”。同时,县局在城区的重点部位、要害部门、易发案地区和复杂场所安装视频监控摄像头了151个,110民警24小时对视频监控中心进行值守,发现异常和可疑情况随时通知巡逻民警处置。
    创新信息导巡,提升打击精确率。打“信息战”是治安巡逻防控的大势所趋。大队一手抓信息员队伍建设,一手抓警情分析研判,双管齐下,力求做到有的放矢,精确打击。大队从社区、商场、企事业单位、特种行业等各种领域物建信息员315人,并制作发放警民联系卡。这些覆盖县城区的各个行业和阶层的信息员,能快速掌握社会治安动态变化,及时获取深层次、有价值信息,实现警民联防、联治的防控效果。同时,大队通过每日交接班点评、每周例会,对街面治安形势和发案规律进行分析研判,随时调整巡逻工作的重点,最大限度地把警力投向最紧迫、最需要的地方,使各项勤务工作做到有的放矢,快速反应,让“警力跟着警情走”。今年9月3日凌晨1时许,巡逻民警接信息员线索称:在县城某宾馆可能有人吸毒。值班大队长立即带领巡逻民警到现场突击检查。在该宾馆某房间内,简某、王某、罗某三人拒不承认有吸食毒品行为,但民警发现垃圾桶旁边放有一个插有橡胶软管、玻璃烟嘴的塑料瓶子,在电视机底座下有一只装有微量白色粉末物质的自封塑料袋。经现场毒品快速检测,三人毒品检测均呈阳性。在民警强力攻势和大量证据面前,三人交待了在宾馆内吸食毒品违法行为。
    创新工作机制,提升巡防管事率。2011年10月,县政府挤出部分政府公益性岗位,一次性招录47名退伍待安置青年,组建了巡警大队,并配发巡逻警车2台,目前警力已达到54人。为适应巡逻防控工作需要,大队根据城区总体治安形势,下设4个中队,实行四班三运转工作机制,其中勤务中队主要负责110接处警,无警时巡逻;巡逻防控中队主要负责白天在人员密集区域巡逻和疏导交通,夜间按区域巡段巡逻;机动中队主要负责维稳处突、活动安保和警务查报站设卡堵控;另外1个中队轮流休息。大队科学合理安排巡逻班次,全面推行点对点扁平化工作机制,根据警情性质和发案地点,110直接指挥带班中队长,中队长通过对讲机指挥离发案地点最近的巡逻警车出警,极大的提升了接处警工作的效率和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