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阳镇:五年辉煌献礼十八大
五年铸就,五年辉煌,强镇富民看汉阳
党的十七大召开以来的五年间,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汉阳镇党委、政府团结和带领全镇人民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践行科学发展观,艰苦创业,取得了辉煌的成绩。全镇工农业生产总值由2007年的10002万元增长到2011年的15400万元,增幅达54%;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由25.49万元增长到53.39万元,增长率达109%;固定资产投资由2358万元增长到2905万元,增长了23%;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098元增长到4870元,增长率达132%。
优结构,上规模,产业发展铸辉煌。突出工业平台建设,创造优良的招商引资环境,引进企业落户,辖区内现有昌成石业、富水河电站、天池煤矿、天池沙场等多家企业;推进农业产业化建设,新建了皇柑、油茶、茶叶三大生态林业基地,累计发展皇柑3120亩,油茶812亩、茶叶516亩,同时,烤烟、灵芝、香菇、木耳、山羊、乌鸡、板栗、核桃、金银花、蔬菜、劳务输出等产业发展势头迅猛;挖掘旅游资源,打造旅游特色产业,星级农家山庄建设建步伐不断加快,古渡、天池农家乐目前已享誉汉阴,特色小吃汉阳蒸盆子、野生泡椒鱼备受欢迎;汉江漂流、皇柑观光带正在进行项目包装。
重规划,强配套,镇村建设展新颜。镇党委、政府积极争取资金,实施了集镇街面硬化、供水、排污、公厕水改、街道绿化工程,配套了集镇基础设施;新建了长岭、交通两处新社区,拉大了集镇骨架;新农村建设强势推进,长岭村被列为市级新农村示范村,交通村、鲤鱼村被列为县级新农村建设示范村;修建了通村水泥路109.1公里,通组砂石路287公里,村村通水泥路,85%的村民小组通砂石路,联户路建设全面推进;新建了富水河大桥,完成了茶园沟水库排险加固;通过争取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建设了文化活动中心4处、村内道路8条、桥涵12处、美化亮化工程6处;全面启动了农村电网改造工程,不断完善通讯设施建设,实现了村村通电话,村村有通讯信号,电视普及率达98%。
重投入,强责任,社会民生更完善。坚持“群众第一,民生为先”,狠抓社会事业发展。大力改善教育环境,2011年顺利通过市级教育强镇创建验收;重视文化基础设施建设,镇有文化综合服务站,村有文化活动广场、农家书屋;医疗卫生设施环境不断改善,完成了镇中心卫生院的升级改造;成功争创了“市级卫生镇”、“市级生态镇”;计生服务质量不断提高,被授予“省级计划生育优质服务示范站”、“省级人民群众满意乡镇计划生育服务站”称号;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切实加强,信访维稳和安全生产形势总体平稳。“双拥”工作深入开展;五保、低保供养工作成效明显;大病医疗得到救助;基本医疗保险实现全覆盖;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工作全面展开,城乡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得到保障。
重组织,强领导,汉阳发展有保障。抓班子引领,带队伍创优,全力推进学习型、家庭型、军队型“三型”机关建设;实施严格的考核奖惩和工作督查通报制度,年初围绕县委、县政府的工作部署,将工作目标任务分解落实到各单位,不定期对各项工作进行督查通报,年终对工作落实情况进行考核,严格奖惩;高度重视党建工作,以天池村市级党建示范村创建为抓手,多措并举,全力提升农村党建水平,做好做实了基层党建这门功课。在坚强有力的组织保障下,2009至2011年,汉阳镇连续3年荣获目标责任制考核优秀等次,新农村建设、安全生产、产业发展、计划生育、党建等单项工作先后获得上级表彰100余项。
五年,一个征程;五年,一个转折;五年,一个新坐标;五年,一个新期待。回首过去,辉煌的成果在汉阳发展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展望未来,汉阳将再接再厉,继续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工业带农业,以农业促工业,以经济发展带动民生改善,促进社会和谐,为汉阳的辉煌开始新的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