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汉阴县人民政府>政务要闻>汉阴要闻

汉阴要闻

抒写幸福汉阴精彩开局篇章

汉阴县经济社会发展走笔

作者:何友军 余龙全 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2013-01-25 13:46

    2012年,汉阴县围绕“经济发展好、人居环境好、民生保障好、社会管理好、党的建设好”目标,深入开展“工业突破年、深度招商年、园区建设年、城镇发展年、水利振兴年、教育双高双普强力推进年”六大主题年活动,推进产业生态化、城乡一体化、社会人文化,实现幸福汉阴建设精彩开局。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加快发展。以新型工业为富民强县第一引擎,月河工业园区稳步扩张,惠联物流、精力有机肥等15户投资千万元以上企业落户汉阴,其中12户入园,入园企业达103户;建成投产企业6户,新增产值过亿元企业8户。“中昌康泉”塑料管跻身陕西名牌产品,工业园区获省政府陕南循环发展贡献奖。工业实现增加值实现21.53亿元,增长30%,拉动GDP增长9.3%。启动18个核心园区建设,五一、紫云、秦园和凉水泉大鲵养殖、平梁苗木花卉分别建成省、市现代农业示范园,涧池镇紫云村成为全市唯一的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机制,带动园区群众人均增收1700元。6个品牌通过富硒认证,19种产品通过有机认证,绿硒蔬菜、新鑫大米荣获陕西知名品牌。粮油连续九年增产丰收,蔬菜、烤烟、食用菌等特色产业规模和效益同步提升。推动文物保护与生态旅游融合发展,成功举办第七届油菜花节,凤堰古梯田成为中国首座开放式移民生态博物馆和陕西首座生态博物馆。开发传统菜肴和特色小吃,汉阴被命名为“陕菜之乡”。新增限上商贸企业13户。签约招商合同项目33个,协议引资33.8亿元。全县实现生产总值47.42亿元,增长15.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2.19亿元,增长27.8%;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完成1.47亿元,增长35.3%;农民人均纯收入5938元,净增815元,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20228元,净增2939元。
    城乡统筹改善人居环境。全年实施152个项目,争取国家政策性投资7.6亿元。总投资2.16亿元的洞河水库工程获省发改委批复立项,并启动建设。月河堤防、汉漩路改造、农电网改造等一批关乎长远发展的基础设施项目取得实质性进展。六路、四场(厂)、三园、三桥等重点工程快速进展,完成市政投资6.5亿元。北城街东西延伸基本竣工,垃圾处理场、污水处理厂竣工投运,龙岗生态公园三期建设完成年度任务,军民公园、东桥公园投用,西大桥建成,下月河桥扩建主体完工,东城大桥开建。涧池、铁佛寺、漩涡、汉阳等集镇建设有序推进,城镇承载能力不断增强,农民进城入镇落户8600余人。创建国家卫生县城通过国家爱卫办暗访,创建国家园林县城通过省级技术考核验收。
    应人民之需保障和改善民生。全年财政投入民生资金10.8亿元,占总支出的80%。投资近2亿元的汉阴中学新校区建成投用,县职教中心运动场和城关一小综合楼等等一批重点工程竣工投用。县镇医疗卫生机构实现药品“三统一”和零差率销售,县中医院全面建成,县妇幼保健院顺利南迁,县医院综合门诊楼开工建设。新增城镇就业1182人,开发公益性岗位1622个。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和城乡基本医疗保险实现100%全覆盖,参保率分达83%和96.2%,新农合基金100%到位。24325人纳入农村低保,6007人纳入城市低保,3425户五保户得到集中供养。开工建设保障性住房2568套,交付使用2220套;启动移民搬迁安置小区47个,移民搬迁1766户6710人。创建国家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县通过省级初验评估。实施安全供水34处,建成20处,解决4.7万人饮水困难。实施广电“户户通”工程6000户。建成通村示范路295公里。全面完成179个行政村农电网改造。城市天然气工程通气点火。
    强文化抓管理建设和谐社会。加强宣传工作,推进学习型汉阴建设,大力弘扬“安康精神”,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思潮。40余个单位开展“道德讲堂”活动,113个单位创建精神文明建设先进集体,开展《公民道德歌》和优秀本土歌曲传唱活动。在陕南率先推出大型山水实景情景剧《梦幻凤江》,举办“魅力凤堰”摄影大赛。启动“中国书法之乡”创建活动,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广泛开展。开展安全生产打非治违,全县安全形势稳定向好。落实领导干部接访、下访、约访暨重点信访案件包案化解等制度,实现连续三年省级“三无县”。在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中建立“新航之家”模式在全省推广。“平安汉阴”建设知晓率和社会治安满意率分别达80.2%和98.36%。
    立足推动科学发展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举办50余期培训班,培训干部6250人次。深化领导班子综合研判,严格执行正职拟任人选全委会票决制度,完善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三位一体”考核评价机制。表彰奖励一批人才工作先进集体和个人。创新推广“镇村干部周三集中办公”、“三到村三帮扶”等便民服务制度,全县各级党组织和党员与群众结对帮扶5000余人,累计为群众办实事好事2万余件。批评5个单位、约谈责任人,追究干部8名,电视曝光2起,力促干部作风转变。深化党性党风党纪教育,加大纠风和专项治理力度,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共立案调查违纪违法案件22件,处分27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