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店镇民生工程连民心
6月4日,火热的太阳阻挡不了笔者一行到汉阴县酒店镇采访的热情,在该镇的所看所闻让笔者们感受到了酒店镇党委、政府把民生工程真正做成了民心工程。
“以前住在柏杨村四组,山高路远水不便不说,一天还没地方挣钱,自从搬下山后,我天天都有活干,我和老伴看病也不用愁。”汉阴县酒店镇柏杨村二组的黄念华说起搬迁后的生活,欣喜之情溢于言表。
走进柏杨村,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个整洁、漂亮的大广场,右边一排二层小洋楼整齐划一,这是该村刚刚建成的陕南避灾扶贫安置点,住着45户人家,158人。黄念华跟这些搬迁户不一样,他们老两口都是病秧子,也没钱修房子,像他这种建不起、买不起房子的特困户,镇上为他们建起了两室一厅一厨的保障房,里面水电齐全、粉刷到位,他们只管住,不用交一分钱,一共有8户。除了柏杨村,该镇沙河村的避灾扶贫安置项目也完成征地工作,目前已有16户村民报名。
在酒店镇新四村二组陈林贵家里,一张纸的蚕宝宝用30个簸箕都装不下了,女主人只好在水泥地上撒粗糠给蚕宝宝当床用,女主人说:“眼看着蚕子要老了,不能挤着它们,再喂几天,就能见钱了。”镇党委副书记邹涛给她算了一笔账,这张蚕种养好后,能产70斤茧子,每斤茧子均价在20块钱,她能卖1400块钱左右。该镇今年发蚕种235张,这一项产业就能为蚕农带来32万余元收入。
一直以来,灵芝作为人们眼中的“仙草”身价不菲,而且非常娇贵,不过,在酒店镇新四村“仙草”也能变为人间凡品。六月的太阳,有点毒,进到余东华的灵芝大棚里,更像进了桑拿房了。“呵呵,灵芝生长环境就这样,不能让太阳晒,但是温度又不能低,不遮盖的话,风吹雨打,孢子粉难以留存,灵芝中最精华的部分也会流失。”说起灵芝,镇上的干部马上向我们介绍,今年他们镇上引来浙江客商种植了80亩灵芝。如果试种成功,下一步,他们还要扩大种植规模,引进技术让当地的村民自己种。
“6月1日前完成连户建设,每米奖励5块钱,这两天正是三夏大忙,找不到干活的人,我们村三委领导自己上工上劳。”只见烈日下,新四村村支书尹宜高、村监委主任乔峰、村主任路孝刚三人挥汗如雨,一人倒沙石,一人挖开沙石进行粗整平,第三个人肩背震棒器进行夯实、抹平,新四村支书尹宜高一边干活一边跟我们聊天。为了抓好连户建设,酒店镇制定出奖励办法,在县上每米补助10块钱的基础上,镇上再补助10块,如果6月1日前完成的,每米另外加5块。实行村支书负责制,由村党委委员做好群众发动工作,任务分到村组户。争取挂联单位的支持,现已有县烟草局、县医院两家单位表态将拿出3万余元,支持他们各自所挂联的村修连户路。由每个村三委负责组织人力、物力,实施每条路的建设,修多宽、修多远由村民自己说了算,根据一事一议自筹实际支出费用,由村民推选质量监管员,随时抽查修建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