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关镇中心小学狠抓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见实效
汉阴县城关镇中心小学创办于新中国成立初期,占地7900多平方米,属县重点小学。多年来该校一直以课堂为主阵地,以校本教研为核心渠道,积极为教师的成长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以德育为抓手,以学生言行为重心,切实强化和规范学生的思想行为教育;以科学性为依托,以实效性为目标,强化教研重实效、关注教师重发展、突出品牌重特色的工作格局。
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良好的习惯将使每一个学生终身受益。加强学生的常规教育,养成良好习惯,是学校德育工作的基石。该校各班充分利用晨会、班会学习《小学生守则》《小学生一日行为规范》。要求学生做到:管住自己的口,不随地吐痰,不说脏话粗话;管住自己的手,不乱扔垃圾;管住自己的脚,不践踏花草,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通过具体的强化训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自主组织活动、管理评价,逐步使学生从“要我这样做”转变为“我应该这样做”,使良好的行为习惯内化为自觉的行动。
恰当地把握教育时机,对学生进行文明教育、纪律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传统文化教育。该校倡导学生少吃零食,多读书;多看新闻,自我修身;礼貌待人,轻松心情迎接每一天。并从出操、路队、结队集会、卫生保洁等各方面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行为规范养成教育,尤其加强对学生卫生保洁习惯的培养教育,红领巾督导岗将加大曝光力度,使存在于学生中的不良陋习逐步根除,并使文明习惯内化为学生的自觉行为,让学生学习做现代文明人。
学校采取多种措施,着力学生习惯的养成。强化制度建设,把管理细化到学生学习和生活的每一个环节;加强对学生学习习惯的督查和养成;学校始终把坚持正面教育,树立正面典型作为德育教育的重要思想。各班好人好事,学校统一在宣传栏中进行通报表彰,让每一个学生熟知良好习惯的内容,从思想上转化为自己的行动;家校联手,提高校内教育的“巩固率”,把学生良好习惯从学校引向家庭、社会,充分用好《素质教育报告书》,要求班主任规范填写每生的《素质教育报告书》并统一进行检查。
为真正把德育落到实处,该校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主要有:每周的班会、国旗下讲话;学校组织了全校师生开展拔河比赛,培养班级凝聚力,使师生关系更加和谐;评选“文明礼仪之星”、“行为规范标兵”、“四好少年”、“三好生”等,极大激发了学生爱国主义热情,让学生在评比中得到发展,在艺术中受到熏陶,在活动中得到教育。通过这些活动,校园里形成了文明、团结、勤俭,“做好事不留名”的新风尚。
学校坚持每周一的升旗仪式,继续实行各班轮流升国旗制度。升旗仪式要求学生服装统一、队伍整齐、精神饱满、严肃认真、唱好国歌。讲话人员中有学校行政人员,也有普通老师、学生。由辅导员和各中队根据重大节日及每周的主题定好讲话稿进行国旗下讲话,主题明确、内容新颖、不空洞,融思想性、教育性于一体。有针对性地对少先队员们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文明礼仪教育、纪律教育、法制安全教育、诚信教育及关爱他人教育。
开展主题班队会活动。主题队会历来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一个重要途径和形式,也是德育常规工作之一。这学期,该校共组织各班级统一召开各种内容的主题班会12次,由于主题鲜明、针对性强,因而均取得了较好的教育效果。主题班队会是进行思想教育的主要途径,各中队根据学校工作计划和本班实际,利用一些有针对性的教育题材,精心设计主题队会,如:《我爱我的祖国》《祖国在我心中》《一路书香伴我行》《地球——我们的家园》《红领巾永飘扬》等主题队会。活动中队员们积极参与,以诗朗诵、歌曲、快板、三句半等不同形式开展活动,不但丰富了队员们的校园生活,更使广大队员在活动中愉悦身心,受到教育,思想得到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