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汉阴县人民政府>政务要闻>汉阴要闻

汉阴要闻

汉阴:探索精准扶贫“六个”新模式

作者:陈平星 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2016-05-05 10:21

  汉阴县紧盯6.38万贫困人口,以探索创新精准扶贫工作模式为突破口,抓重点、攻难点、补短板、强基础,脱贫攻坚取得明显成效。

  一是创新片区扶贫模式。根据特困乡镇的贫困程度、地理特征、自然生态和产业布局,坚持“整合力量,集中攻坚,一次规划,分年实施”片区攻坚思路,加大项目整合力度,确保100%的财政专项扶贫资金、50%以上的行业部门项目资金集中用于特困片区基础设施、产业增收、易地搬迁、公共服务、能力素质提升。

  二是创新产业激励模式。按照中央要求,不能将扶贫资金以现金或实物形式直接发放到贫困户,鼓励扶持资金、人才、技术、管理等多种要素在特困片创办特色产业基地、农业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对特色农业及畜牧业制定相应的发展扶持办法,按照不同的类别和规模兑现相应的奖励或补助政策。

  三是创新电商扶贫模式。实施电子商务培训,对建档立卡中有一定文化水平、富有创业愿望的317户1413名贫困人口,充分发挥电商协会、小吃协会等中介机构力量,积极引导贫困人口参加电商培训,并通过县上汉阴特色馆、线下展销会、淘宝服务中心、建立汉阴农产品“微商圈”等形式,鼓励和扶持贫困人口开办网店、开发电商产品、参与物流配送等,实现创业就业,增加收入。

  四是创新金融扶贫模式。积极引导各金融机构围绕特色产业发展融资需求,合理配置金融资源,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优化金融生态环境,积极发展农村普惠金融,实现贫困户“5321” (5万元以下、3年以内、免抵押、免担保、扶贫贴息)政策全覆盖,结合当地产业优势,创新了“普惠覆盖型、发展激励型、带动支持型、辐射合作型”四种类型的扶贫贴息贷款,成功撬动1亿元信贷资金助力脱贫攻坚。
  
  五是创新技能培训模式。统筹人社、农林科技、扶贫、妇联、教育等部门培训资源,建立以县职教培训中心为主平台,乡村、部门实训基地为骨架的培训网络。采取多种形式,科学制定培训计划,切实增强培训实效。

  六是创新驻村扶贫模式。提出在“驻村”上做文章、在“扶贫”上下功夫、在“机制”上有创新、在“变化”上看成效的驻村工作新要求,严格落实驻村干部轮流驻村制度和驻村帮扶工作队员长期驻村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