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阴县城至双河口古镇二级公路改建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信息第二次公示

索引号: 发布日期: 2016-06-23 09:02
来源: 本站原创
内容概述:
分享:

汉阴县城至双河口古镇二级公路改建工程

环境影响报告书信息第二次公示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和国家环保总局环发[2006]28号《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文件精神,汉阴县城至双河口古镇二级公路改建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已委托长安大学编制完成,现将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信息公示如下:

一、项目建设概况

拟建汉阴县城至双河口古镇二级公路改建工程起点位于汉阴县北城街阳光小区东侧 (与汉阴县城区规划路相接),路线向北沿观音河西岸展线,在杨家坝南侧跨过观音河,在刘家院子翻过垭口,路线向北沿黑沟展线,路线在龙垭翻过垭口与双兴路旧路相接,路线沿青泥河布线,利用双兴路线位,经柳树村、三柳村、小河湾村、黄龙村、虎头岩村、红星村,路线终点与双河口古镇牌楼处街道相接,K线终点桩号为K24+080。项目路线全长24.08公里,全线按照山岭区二级公路标准设计。其中,K0+000K10+700段设计速度为 60公里/小时,路基宽度采用10米;K10+700K24+080段,设计速度为40公里/小时,路基宽度采用8.5米。项目总投资28091.88万元。项目2016年中旬开工建设,2017年底建成通车,工期1年半。

二、项目对环境的主要影响及减缓对策和措施

项目在施工中将产生如工程占地、地表植被损失、施工机械噪声、施工废水废料污染、汽车运行噪声和尾气等影响。施工期采取加强施工管理、减小植被破坏、实施防护绿化工程、合理运用挖方量的设置作为项目弃土消化等措施控制施工生态影响;通过合理设置施工场地位置,采取场地洒水、运输散料车辆加盖蓬布、拌和设备密封等措施降低大气污染;要求施工营地生活污水排入旱厕后由当地卫生部门清运处理;用低噪设备、临时降噪及隔声措施减小噪声污染。

项目经过青泥河朱鹮栖息地路段,应当进一步优化选线,尽量远离朱鹮夜宿地,减少永久占地和临时占地,同时需要采取一定的噪声防治措施和人员管理措施,将项目建设对青泥河朱鹮栖息地产生的影响降至最低。

项目营运期主要是交通噪声对沿线居民影响。对预测噪声超标的敏感点采取隔声窗降噪措施,减少工程营运期交通噪声影响。营运期加强绿化维护;沿线跨河桥梁设桥面径流收集系统和集水池(事故池),严防危险品车辆发生事故污染水体;沿线垃圾集中收集并定期清运等。通过以上措施,项目建设与营运对评价范围内环境的负面影响能够得到有效控制。

三、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结论要点

项目建设期和营运期在采取相应的保护和恢复措施的前提下,可以使工程建设对环境的不利影响得到有效控制,并能为环境所接受。从环境保护角度考虑,项目建设可行。

四、报告书查阅方式及时限

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存放于汉阴县交通运输局、长安大学环境工程研究所以供查阅,并在安康日报进行公示。

五、征求公众意见的范围和注意事项

  对修建该公路的看法和态度,以及具体要求和建议;对该公路的选线、走向的态度;公路建设对当地经济和所在地居民从事行业的影响;公路建设对当地居民生活质量和农业生产影响;对环境影响的意见及建议。

六、征求公众意见的具体形式

任何单位或个人对建设项目的意见或者建议,可于本公示发布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通过电子邮件、电话、信函等方式与建设单位或评价单位取得联系。

评价单位将于本公示发布10天以后在项目沿线广泛征集公众对本项目建设的意见。

七、公众提出意见的起止时间

2016623201676

建设单位:汉阴县交通运输局

地址: 汉阴县政务中心9

联系人:曾祥德

联系电话:0915-5212157

邮编:725100     

环境影响评价机构:长安大学 

地址:西安市南二环237号长安大学436信箱     邮编:710064  

电话:029-82334882   电子信箱:78305322@qq.com 

联系人:刘贵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