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调查人的“工匠精神”
索引号: | 发布日期: | 2016-07-06 16:49 | |
来源: | 国家统计局 | ||
内容概述: |
李克强总理3月5日在政府工作报告里提到“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工匠精神”首次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引起与会代表和社会热议。
什么是“工匠精神”?它是指工匠对自己的作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的精神理念。它有着深远的意思,代表着一个时代的气质,坚定、踏实。工匠不一定都能成为企业家,但大多数成功企业家身上都有这种工匠精神。由此联想到我们统计调查工作,其实统计人也需要这种“工匠精神”,而且“工匠精神”应始终贯穿统计调查工作的全过程。从统计调查方案的编制、实施,到每项指标的设置;从调查现场的数据搜集、整理、审核与分析,到统计调查报告的撰写和统计调查台账的归档保存,统计人都应坚守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高质量地完成统计调查任务,高标准地打造统计调查品牌。
统计人的“工匠精神”,就是要做到精益求精,注重细节。不惜花费时间和精力,认真做好调查的事前准备,调查过程中反复核查,孜孜不倦,调查结束后要仔细整理调查数据,准确把握数据的一般规律,详尽分析调查数据所反映的趋势,把99%做到100%。
统计人的“工匠精神”,是严谨细致、一丝不苟。确保每一个数据、每一张报表都准确无误,严格校验所有关联的指标,绝不轻易放过一丝瑕疵。
统计人的“工匠精神”,就是专注、耐心和坚持。真正的工匠在专业领域绝不会停止追求进步,统计人要不断加强业务技能的学习和领会,在调查过程中,面对调查对象要耐心沟通,持之以恒,追根求源,实事求是掌握第一手资料。
统计人的“工匠精神”,就是忠诚、爱岗敬业。“工匠精神”体现了一种价值观,是对职业的敬畏和忠诚,统计调查人追求的目标就是要打造统计调查精品,不断追求完美和极致。
统计人只有具备“工匠精神”,用心调查研究,并在调查的全过程始终坚守“工匠精神”,才能在统计调查工作中谱写好“统计梦”,托起“中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