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洁清风扬远帆
廉洁清风扬远帆
——汉阴县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五年工作综述
汉阴县第十四次党代会以来,在县委和市纪委的坚强领导下,全县各级纪检机关和组织认真履行党章赋予的职责,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市委工作部署,聚焦主业、突出主责,以保障全县改革发展大局为己任,以营造良好政治生态为目标,以惩防体系建设为主线,惩治腐败保持高压态势,“四风”问题得到有效纠治,教育监督更加有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取得新成效。
服务保障作用有效发挥
围绕中省市县重大决策部署和县委县政府确定的重点工作任务,定期开展执法监察和效能监察,有力促进了各项决策部署和重点任务的落实。围绕优化投资和发展环境,深化政风行风评议,制定了党员干部“六必须六不得”纪律要求,向重点项目和重点工程派驻监察室、监察员、工作组,建立健全投资环境问题月收集月会商月通报和督查惩处、公开曝光等制度,进一步完善部门到企业检查向监察部门备案制度,形成了良好的投资发展环境。开展月河违规采砂部门监管责任倒查,开展政府投资超预算决算结算项目的专项检查,开展“三公”经费支出情况全面检查,有效促进了部门履职尽责和规范管理。突出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监管,着力推动政务公开,切实破解群众办事“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问题,强力推动行政审批和公共资源交易改革,以理顺制度体制为支撑、以“互联网+”为手段的县政务服务中心全面建成投用,县镇村三级便民服务体系基本建成并运行,行政效率大幅度提高,服务群众的水平得到大幅度提升。不断深化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实行公共资源电子交易和“七统一”,让市场真正发挥科学配置资源的作用,大幅度提升了财政投资效益,化解了公职人员的廉政风险。
两个责任全面落实
县委把党风廉政建设始终牢牢抓在手上,及时研究部署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结合实际先后出台了《关于落实党风廉政建设党委主体责任的实施意见》《关于落实党风廉政建设纪委监督责任的实施意见》等文件,厘清了各级党委(党组)、纪委(纪检组)抓党风廉政建设的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明确了责任清单、工作措施和问责办法。围绕落实“两个责任”,先后多次召开片区推进会和点评通报会,不断强化责任意识,不断推进责任落实。结合实际制发年度《全县反腐倡廉工作责任分工》,做到任务清、责任明,并通过半年检查、发函督办、会议推进等方式,促进工作任务全面落实。县纪委通过领导联片、各室包抓,重点工作周碰头、月通报、季度研判、半年检查推进的方法,加强具体工作的督促检查和指导。坚持以问责倒逼“两个责任”落实,对履职不力不到位的严肃问责追究,对工作不到位导致发生重大问题的实施一案双查。五年来,全县共实施责任追究15起,问责23人,通报批评单位9个,约谈党委(党组)书记22人,约谈纪委书记(纪检组长)16人,实施警示训诫145人,诫勉谈话65人。
纪律作风建设得到加强
坚决纠正“四风”和狠刹“五股歪风”作为常态化工作,持续用力,不断强化深化。认真贯彻执行中省市纪委有关纪律作风方面的相关制度和规定,并通过文件、网络、电视等媒体和手机短信平台,广泛宣传各项纪律规定。建立健全纪律作风建设监督检查工作机制,出台了《纪律与作风建设监督检查实施意见》《改进作风建设明察暗访工作办法》等文件,优化了监督检查的方式方法,增强了监督检查的实际效果。围绕执行六大纪律等情况,紧盯关键时间节点,采取集中检查、突击检查、交叉检查、明察暗访等形式,采用拍照录像、调取监控、模拟办事、发票倒查等方式,经常性地开展监督检查,基本做到了月月有检查、定期有通报。五年来,县纪委先后组织明察暗访56批次,涉及所有镇、县直机关单位和全县重点经营性单位,共发出专项督查通报50期,点名批评单位35个,公开曝光8起,制作明察暗访专题片8部,查处党员干部纪律和作风方面的违纪案件49件69人,其中给予党政纪处分51人,给予其他组织处理18人,起到了良好的警示作用和震慑效果。各镇各部门的纪律作风建设的监督检查和明察暗访工作也逐步规范化、常态化,其作用和效果也日益显现。同时,突出重点问题,先后深入开展了公务人员违规借贷、党员干部使用会员卡商业预付卡、公务用车、办公用房等专项治理和清理工作。
反腐倡廉力度不断加大
坚持有案必查、有腐必惩。始终做到有群众举报的及时处理、有具体问题线索的认真核查、违犯党纪国法的严肃查处,始终保持惩治腐败的高压态势。完善反腐败协调工作机制,加强纪检机关与司法机关和审计、财政等部门的协作配合,相互移送线索共计84件。对上级领导批示、上级纪委交办、巡视巡察移送、媒体曝光、实名举报的问题线索,实行快查快办;对三个时间节点后仍然不收敛、不收手、问题反映集中、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严肃查处;对侵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重点查办。对2013年以前所有反映领导干部问题线索进行了全面清理,对所有问题线索严格按照中纪委规定的五类方式进行分类处置。加大办案场所规范化建设力度,县纪委标准化办案区和镇纪委标准化谈话室相继建成并投用,办公办案设备齐全、制度机制完善。严格遵守纪律审查工作纪律和安全管理规定,严格执行纪律审查工作程序,全面实行电子笔录,认真执行复查复审、公开审理和回访教育制度,注重加强对基层办案的指导和规范,做到依法依纪、安全文明办案,实现了案件查办无事故、处理处分无申诉。五年来,县纪委共受理群众信访举报561件(其中上级交办120件,巡视巡察移交226件),全县纪检监察机关共处置各类问题线索672件,初核634件,立案346件(其中科级干部48件),结案302件,给予党政纪处分337人(其中科级干部41人),移送司法机关12件14人,立案数和处分人数分别是上五年的6.3倍和4.8倍。案件查办中,坚持抓早抓小,坚持实事求是,坚持宽严相济,坚持“三个区分开来”,自觉实践运用“四种形态”,产生了良好的法纪效果、政治效果和社会效果。经初核了结处理的359件,占总初核数的57%,为大多数被反映者澄清了问题;处分的337人中,党内警告和严重警告、行政警告和行政记过等轻处分占87%,移送司法机关占4%,体现了轻处分是大多数、重处分是少数、严重违纪涉嫌违法移送司法机关的只是极极少数的原则和要求。
防控管理机制日趋完善
坚持教育为先,持续开展党性党风党纪教育,县委及各级各部门定期召开中心组廉政学习会、廉政专题谈话会,组织各级领导干部突出政治纪律、政治规矩和日常廉政建设深入学习。县上每年分层举办干部培训班,把党风廉政建设列为重要培训内容,实现从科级领导到村级干部的全员培训。注重加强警示教育,定期转发有关案例剖析和典型案件通报,先后两次编印下发县内基层党员干部违纪违法案例汇编,增强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坚持抓早抓小,实践运用监督执纪第一种形态强化预警纠错,对党员干部苗头性问题和一般性问题及时采取谈话、函询、通报批评等方式提醒和纠正。近年来,先后对12名干部进行函询、对11名干部进行通报批评、对55名干部进行了个别专题约谈、提醒谈话或诫勉谈话、对全体科级干部分批次进行了集体廉政谈话。从严开展廉政鉴定、任前廉政谈话、任前廉政法规考试、科级党政主要领导向县纪委全委会述廉等工作。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强化权力运行监督和制约,以建立县镇村三级便民服务体系为契机,结合建立部门单位权责清单,同步融合推进廉政风险防控管理工作,建立并落实行政审批电子监察和公共资源交易“七统一”制度,实现了监督机制建设的新突破。注重反腐倡廉宣传和舆论引导,办好县纪检监察网,开办《廉洁汉阴手机报》,建立涉腐舆情联动处置机制。五年来,在县级以上媒体发稿2786篇,报送网评239篇、调研文章52篇,处置舆情信息50期。注重廉政文化建设,深度挖掘地方优秀传统文化,深入开展廉政文化“六进”活动,牵头制作的《汉阴沈氏家训》专题被中纪委网站重点推出并在全国全省全市宣传推广。
自身建设成效明显
始终把纪检监察机关和队伍建设作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重要保障,坚持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中找准职能定位,坚持在转职能、转方式、转作风中强化监督执纪问责。按要求清理和精简县纪委参与的议事协调机构,不断完善监督检查方式,解决了职能越位和错位的问题。全面实施了县直纪检监察机构“统派直管”改革,实现了派驻监督的全覆盖,真正发挥了纪检组“派”的权威。按要求通过两轮实施了县纪委机关内设机构改革,内设机构和人员向执纪办案倾斜。县纪委班子结构进一步优化,整体战斗力得到进一步提升。通过机构改革和镇班子换届,实现了镇纪委书记专职化,配齐配强了镇纪委副书记和专职纪检干部。加大纪检干部的培养、交流和使用力度,队伍活力进一步增强。注重业务培训,采取“上挂下派”跟班学习、外派业务学习、组织集中专题培训、机关“一周一讲”岗位练兵等措施,不断提升纪检干部业务能力和素质。加强制度建设,规范内部管理,强化监督制约,确保执纪者带头守纪、监督者首先接受监督。着力加强机关规范化建设,县镇纪委办公办案条件得到较大改善和提升。积极参与以“全市创优秀、全省争先进、全国出经验”为主要内容的“创争出”活动,自2013年活动开展以来,连年被市纪委表彰为“创争出”先进集体。
上一篇:县政府办组织离退休老干部开展重阳节活动[ 10-12 ]
下一篇:我县进行县镇人大代表选举[ 10-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