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攻坚 时不我待——汉阳镇打出“组合拳”,牵引激活脱贫攻坚“内生动力”
“积沙成塔、聚流成河。”汉阳镇党委政府汇集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等多方力量,打出“组合拳”,“1+1”产生大于2的聚合效应,牵引激活脱贫攻坚“内生动力”,决心啃下“硬骨头”。
2016年,全镇仅交通、水利、林业、畜牧等涉农部门就有901.26万元资金“定向”投入贫困地区、贫困村。
整合畜牧资金倾斜支持贫困户发展“短、平、快”的猪、鸡、兔、羊适度规模养殖,汉阳镇组织动员畜牧兽医技术人员联系指导贫困户发展养殖,成立养殖协会,采用“合作社+贫困户”的托养模式,目前完成养鸡3850只,养猪406头,养牛79头,养羊206只,脱贫人数达750人,实现贫困户产业持续稳定增收。
整合农业现代产业资金新建8个专业合作社、一个养殖协会。合作项目涉及养殖、富硒粮油、富硒茶叶、富硒莲藕等多个当地特色现代产业,实现脱贫人数621人次。
实施医疗能力提升工程和医疗就诊减负行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大病保险政策要对贫困人口倾斜,加强医疗保险和医疗救助,加强居民大病保障力度,减少个人支出,解决患者“看不起病”和因病返贫问题;
突出教育资助和教育扶贫能力建设,对贫困户的扶助延伸到贫困家庭子女就学,阻断贫困代际传递。仅2016年,帮助23名贫困大学新生踏入大学校园,没有1名学生因贫困而失学。
“输血”一阵子,“造血”一辈子。扶贫要先“扶志”、“授人以渔”, 11月3日上午,汉阳镇“雨露计划”烹饪技能培训在大坝村正式开班授课,100余名农村贫困群众参加。通过送培训上门、送技能到手的方式,使农村贫困劳动力掌握一技之长,为贫困家庭脱贫致富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实现了从“输血式”扶贫向“造血式”扶贫转变,以“培训一人、就业一人、致富一户、带动一片”为目标,激励贫困群众自强不息,自食其力,依靠自己的勤劳双手逐步摆脱贫困,有效激发贫困群众脱贫的“内生动力”。
“‘只要精神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脱贫攻坚,上级政策是牵引力,外部帮扶是推动力,当地党委政府‘必须打赢’的坚定决心和贫困群众‘我要脱贫’的脱贫志向,更是不可或缺的内生动力。”汉阳镇副镇长徐兆芳谈到今后的扶贫工作坚定地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