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汉阴县人民政府>政务要闻>汉阴要闻

汉阴要闻

让派驻监督更加精准有效 ——汉阴稳步推进派驻机构“统派直管”工作纪实

作者:李 松 刘 妍 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2016-11-28 10:00
        初核各类问题线索31件、立案16件、党政纪处分12人。准确把握并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共开展提醒谈话15人,约谈7人,诫勉谈话9人,函询6件,召开专题民主生活会(组织生活会)3场次。累计开展作风建设明察暗访45次,监督检查“三重一大”事项112件,各类廉政教育活动76场次……
这是汉阴县纪委8个统派纪检组向全县党员干部交出的工作成绩单,也是该县“统派直管”改革不断深化的阶段性成果。
 
改革创新,让监督全面覆盖
 
        “我们的编制以及工资关系都在单位,相当于一家人似的,这样的‘同体监督’,在现实中因要顾及工作和人情关系,监督起来有一定的困难。”改革之前,一位部门纪检组长深有体会的说。而他的经历并非个例,其他部门派驻纪检组也有同样的困惑。
 
        为了有效破解部门纪委、纪检组监管力量分散,监督执纪职能发挥乏力的问题,2015年10月,该县按照上级部署安排,结合自身工作实际,除县法院纪检组、检察院纪检组、公安局纪委、司法局纪检组、国土局纪委暂予以保留外,共撤销纪委和派驻纪检组28个,重新整合设立派驻纪检组8个,为副科级规格,行政编制4—5名,领导职数一正一副,副组长按副科级领导干部配备,另设科级纪检员2名。机构名称为:中共汉阴县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一(二、三、四、五、六、七、八)派驻纪检组,实行统一名称、统一模式、统一职责,直接领导、直接管理、直接监督。通过改革,监督单位由33个增加到55个,全面完成了“统派直管”改革,实现了向包括党群部门在内的监督对象和监督机构的两个全覆盖。
 
        “以前,我们一些‘三重一大’事项,不知道请谁参与监督,确保决策正确,现在‘统派直管’纪检组后,填补了监督空白,让我们的工作更加有序有效推进。”一位党群部门主要领导如是说道。
 
        为确保派驻机构有效运行,该县制定了“1+8”制度,即《中共汉阴县纪委“统派直管”纪检组工作规则》《“统派直管”纪检组干部工作管理暂行办法》等九项制度,明确了派驻纪检组的领导机制、工作职责、工作方式、工作制度,对派驻纪检组案件线索管理、工作报备、列席归口派驻单位会议、廉政约谈、驻点巡查、选拔任用干部等工作事前征求并听取“统派直管”纪检组意见以及问责等方面也做了明确规定,整个工作逐渐迈向了“正轨”。
 
        “统派直管”之后,8个统派纪检组组长、副组长以及组员的工资关系、行政隶属关系均统一收回县纪委,由县纪委直接领导、统一管理,承担归口派驻单位内设机构的教育、制度、监督等党风廉政建设日常工作。真正实现了“主体责任”与“监督责任”明确分工,“同体监督”向“异体监督”转变的新格局。
 
“派”“驻”结合,让监督精准发力
 
        “我认为,纪检组在派驻单位没有固定的办公地点,工作缺乏归属感,监督与统派存在‘两张皮’、结合不紧密的现象。”“因‘三重一大’事项内容规定不够具体清晰,我们纪检组的监督工作有点被动,影响了工作的有效性。”……
 
         这是去年该县纪委主要领导通过单独座谈“双向”评估的方式,与全县16个重点部门党委(党组)书记(局长)、8个统派纪检组正副组长单独进行了交流沟通,统派纪检组组长和副组长们的肺腑之言。
 
        随着改革的进一步深入,“统派直管”纪检组在与部门深度融合、与部门衔接协调等工作开展中也出现了一些新情况和新问题,急需加强和改进。于是在听取了各方面的意见,充分了解了各派驻纪检组工作开展情况及工作中还存在的问题后,县纪委结合实际开出了“新药方”。
 
        县纪委经过梳理提出了加强和改进的意见,并提请县委研究讨论,最终制定印发了《进一步完善和深化县直纪检监察机构“统派直管”改革的意见》,进一步提高了思想认识、明确了职责定位、规范了重点监督、拓展了监督介入路径和平台、扩大了监督覆盖面、提高了对统派纪检组的教育、管理和监督水平,并针对“三重一大”监督提出了明确的纪律要求,有效的促进了统派纪检组与归口监督单位的融合。
 
        “我们将为统派纪检组提供相应的办公场所和设备,配备一定数量的纪检干部负责日常工作,全力支持纪检组的工作。”文件发出之后,引起强烈反响,各归口监督单位纷纷发文表示支持统派纪检组工作,这让纪检组的领导干部干好工作信心倍增。
 
        为了进一步增强“派”的权威,提高派驻纪检组工作执行力,今年以来,该县纪委印发了《关于启用中共汉阴县纪委第一派驻纪检组等八枚印章的通知》以及《汉阴县纪委统派纪检组公章使用管理规定》,统一为八个统派纪检组组长分别发放了“中共汉阴县纪委第一派驻纪检组至第八派驻纪检组”等八枚印章,制作出台了《汉阴县纪委监察局统派纪检组查办案件工作流程图》,不断加强规范管理,确保监督执纪工作规范、文明,提高了派驻监督实效。
 
        制度的保障给了统派纪检组领导干部干好工作的信心的同时,也让他们不断创新工作,更加充分发挥自身职能优势。而该县纪委第七统派纪检组创新实行的“廉情月报告”制度就是其中之一。利用自身职能优势,第七统派纪检组下发通知要求各归口监督单位每月上报本单位的党风廉政工作情况,对归口监督单位的“廉情”进行实时掌握,并就报告中发现的有可能出现的违纪问题抓早抓小,提醒约谈,切实提高了派驻监督实效。
 
自我加压,让监督能力更强
 
        “以前在部门工作,因分管业务较多,不能很好的聚焦主责主业,以至于监督执纪问责的能力都有所下降了。”一位曾经担任过部门纪检组长的现统派纪检组组长感慨的说道。
 
        为进一步提高“统派直管”纪检组的业务水平和履职能力,该县着力强化教育培训,除了加强理论学习、机关“每周一讲”专门安排纪检组成员参加外,还举办多次形式多样的专题培训会,实战演练,着力提升纪检组的监督执纪水平。
 
        在每年一次全县纪检监察干部集中培训和干部日常自学基础上,聚焦监督执纪问责中的薄弱点,针对基层纪检监察干部流动较大、业务水平层次不齐等现象,重点围绕主责主业和重点领域政策法规解读、风险防范等方面开展不定期业务培训。自去年以来,分别召开了有县直各部门党政主要负责人和全体纪检监察干部参加的“统派直管”工作会、有“统派直管”纪检组和县纪委全体工作人员参加的培训会,有全县纪检监察系统及“统派直管”纪检组100余名纪检干部参加的纪检监察干部培训班、党风廉政宣传教育暨信息员培训会、全县纪检监察工作推进会、纪检监察业务培训会等多场培训,分别就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作风建设与明察暗访、案件查办、审理与案卷资料规范、党风廉政建设宣传、信息等工作进行了辅导,在基层纪检干部中取得了较好的反响。同时,从乡镇和各单位选拔7名德才兼备的优秀干部分配到各纪检组,并安排在机关业务室进行跟班学习,进一步充实、提升纪检组的业务能力。
 
        “每一次培训都有不同的收获,几次培训的内容都与我们的业务紧密贴合,就像是及时雨一样,让我们汲取了丰富的理论知识,为我们更好地开展工作提供了有益支撑。”这是几名纪检组长参加培训后的共同感受。
同时,为了防止“灯下黑”,县纪委成立组织宣传部,对纪检监察干部中不依纪履行职责和廉洁自律情况,出现苗头性作风问题及时进行监督处理,抓早抓小,防微杜渐,切实做到“打铁还需自身硬”。
 
        从“同体监督”到“异体监督”,从“有限监督”到“全面监督”,让纪检组分开了“身”,腾出了“心”,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抓主业、履主责,进一步增强了派驻监督实效,促进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不断深入,为建设幸福汉阴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