斩断穷根奔小康——平梁镇清河村脱贫攻坚侧记
初冬时节,当你走进汉阴平梁镇清河村的每个角落,过去的贫穷全然不见了踪影,处处呈现出一派生机盎然的美景:通村通组联户路四通八达,有钱人、没钱人统统住上了漂亮的小洋楼,标准化的“U”型渠宛如一条巨龙依山而建,规划成片的拐枣园、油用牡丹和规模庞大的烤烟烘烤房、薄膜覆盖的烤烟育苗棚不仅成为该村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也成为该村产业发展的最好见证。刚刚建起50亩坡地工程让如今的清河焕然一新。然而,这些巨大的变迁,源自当地党委政府积极实施脱贫攻坚的结果。
清河村位于汉阴县以西平梁镇西北部的多山多丘陵村,是年行政区划时与贫穷落后的同化村合并而成,现辖9个村民小组,468户1783人,耕地面积2234亩,其中水田898亩。现有贫困人口179户457人,贫困户占38.2%,是该镇最典型的贫困村。如何让该村脱贫成为当地党委政府的一大考题。
“清河村是被县委县政府确定为2016年首批脱贫村之一,如何脱贫是摆在镇村两级的一项艰巨任务,我们只有按照按照县委县政府脱贫攻坚工作要求,一步一个脚印抓好落实,确保脱贫目标如期实现”,该镇李涛镇长在脱贫攻坚动员会上如是说。
实施“1233”工作法,让贫困对象核实更准确
按照“六进六不进”标准,采取贫困户提出一份申请,村级活动中心集中公示、小组院落公示,镇村干部入户、帮包责任人入户、镇上督查组入户,村“三委”和包村干部审定、党员群众代表审定、驻村工作组和帮包责任人审定的“一申请两公示三入户三审定”的工作法核准全村共有贫困对象179户,根据“七个一批”和“因户施策,一户一策”的要求,确定了“思想发动、项目促动、造血强基”的帮扶工作思路,制定了《清河村脱贫攻坚工作实施方案》、《文明乡风进农家活动计划》,使179户贫困户脱贫心中有底,其中:搬迁脱贫61户,产业脱贫5户,教育脱贫12户,健康脱贫9户,创业脱贫26户,基础设施脱贫25户,兜底脱贫41户。
争取部门帮扶,让贫困户脱贫更有希望
针对贫困面较大,脱贫任务较重的具体实际,如何确保所有贫困户按期脱贫,去年初,该村主要领导及时与镇党委联系,能否申请县级部门给予帮扶。在县镇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下,争取到了市妇联、县审计局、地税局、县残联、县烟草局和镇干部到村开展帮扶工作,今年初,在镇党委政府的协助下,统一制作了“连心卡”,将帮联干部的姓名、单位、电话及照片张贴到贫困户家中,让贫困户遇到难事想得到、找得到帮扶责任人,指导怎样脱贫,还根据“一户一策”印发了干部帮包责任清单,理清帮包措施。让179户贫困户看到了自己脱贫致富希望。“我以为我这辈子就这样穷下去了,没想到市妇联的干部去年从安康来我家了解情况,分析致贫原因,帮我我制定了脱贫规划,还把她的电话号码告诉我,说有啥困难及时与她联系,估计我以后不会再穷下去了,在他的帮组下,我养了10只鸡,两头猪,过年吃肉没问题了”。清河村9组村民杨某近日高兴的告诉笔者说。
实施产业脱贫,让贫困户致富基础更牢固
该镇具有烤烟产业发展基础,每年种植烤烟达3000余亩。在实施产业脱贫中,依托“金叶香”烤烟合作社,及时召开烤烟大户座谈会,制定优惠政策,鼓励种烟大户到清河村发展烤烟产业,帮助大户申请烤烟炉,促进清河村扩大烤烟种植规模,在烤烟合作社的带领下,2016年清河村共发展烤烟850亩,带动93户贫困户通过土地流转、烟地务工方式获得较好的收益,实现人均增收2000余元,一半以上贫困户依靠烤烟项目实现脱贫。同时,依托市妇联协调邀请市林技中心专家到该村田间地头讲授核桃管护知识,力促800亩核桃早日挂果产生效益;极力推动双乳拐枣酒厂、棉丰生态园与该村合作,帮助23户贫困户种植的300亩拐枣、19户贫困户种植的60亩油用牡丹找到销售渠道,让困难群众吃上了“定心丸”。组织50余名贫困户群众到镇参加电子商务、家政服务、中式烹饪培训,学习掌握新的就业本领。
改善基础设施条件,让贫困户脱贫环境更优越
先后争取120万元扶贫项目资金,实施了36户贫困群众危房改造、迁址改建,硬化了九组安置点到王家院子水泥路1300米;拓宽了四组至五组马河梁砂石路1400米。多方争取其他资金450余万元,实施了交钥匙工程,让17户贫困户搬迁了新居,高标准完成了农田整理项目,新建1至5组水泥路1600米、建“U”型渠1200米、砂石路800米、完成坡改梯50亩和250余万元小流域治理项目,建1至4组砂石路2200米、“U”型渠2800米、坡改梯80亩、堰塘1口,整修通村主干道6800米,建便民桥2座,使全村的基础设施条件得到极大改善,贫困户脱贫环境更加优越。
倡导文明新风,让困难群众脱贫致富有信心
自清河村被确定为市妇联“两学一做”联系点后,市妇联党组成员经常到村指导“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工作,为该村党员讲党课,采取各种方式组织困难群众学习脱贫攻坚政策。镇干部深入田间地头、走家串户,“面对面”宣传脱贫攻坚政策,宣传脱贫先进典型,引导贫困群众不等、不靠,自立自强,艰苦奋斗,用勤劳的双手创造幸福生活。建立“幸福和谐新清河”微信平台和“两学一做”微信群、村民qq群,大力宣传政策法规、先进典型,努力传递正能量,结合实际,制定了朗朗上口、便于记忆的《村规民约十八条》,并通过多种方式进行宣传,引导村民共同遵守、规范言行;开展 “最美家庭”、“平安家庭”、“卫生家庭”、“好婆婆”、“好媳妇”、“好妯娌”等评选表彰活动,产生了较好地示范带动作用;设置“点赞板”,每周一为该村好人好事点赞并集中展示,年底根据点赞多少评选“好村民”,激励群众向上向善,共促文明;积极争取音箱、电脑等设备,发动妇女组建文艺宣传队,邀请老师开展广场舞培训,促使该村妇女广场舞走上了表演舞台,跳出了新女性精气神、跳出了新农村的新气象,通过倡导文明新风,增添了群众致富的信心和勇气。一位见人说话都脸红的中年妇女告诉帮扶的县直部门同志说,“物质上穷不怕,就怕的是思想上的穷”。
清河村面貌变了,清河村的人变了。昔日富人吃的是苕坨坨,雨天黄泥抹库角,如今穷人住洋楼,水泥路建在家门口,平时生活有酒肉,说起脱贫攻坚路,刘勇书记这样说:“路子长,任务重,还需干部加把油”。
上一篇:“合疗”甘泉润山乡——汉阴县新农合十年发展破解因病致贫难题[ 12-01 ]
下一篇:汉阴县政协出版第十一辑《汉阴文史资料》[ 12-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