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阴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汉阴县2016年审计(调查)项目计划的通知

索引号 xzfgzbmzfb/2016-0066 公开目录: 规划计划,县政府办文件
公开责任部门 汉阴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公开形式: 主动公开
文号 汉政办发〔2016〕44号 成文日期: 2016年05月03日
有效性 有效 公开日期: 2016-05-04 16:24

各镇人民政府,县政府各工作部门、直属机构:

  《汉阴县2016年审计(调查)项目计划》已经县政府审定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汉阴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6年5月3日


汉阴县2016年审计(调查)项目计划


  根据省审计厅、市审计局审计计划和县委、县政府的安排部署,结合我县实际,制定2016年度全县审计(调查)计划。

  一、审计计划安排总体思路

  2016年,全县审计工作要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和中办、国办《关于完善审计制度若干重大问题的框架意见》及审计署《关于适应新常态践行新理念更好地履行审计监督职责的意见》,全面贯彻落实县委十四届十四次全委会议、县人大政协两会、县政府第一次全体暨廉政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大力弘扬“忠诚为要、独立为魂、责任为重、以法为度、服务为本、创新为源、自律为基”的“七为”理念,按照审计全覆盖的总体要求,重点完成中省市审计项目计划,突出对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等政策措施落实情况的跟踪审计,认真开展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精准实施财政预决算暨8个单位预算执行审计,全面推进村级财务审计,扩大AO计算机辅助审计,着力反映公共资金、国有资产、国有资源管理使用、公共权力运行和政府部门履职尽责情况,促进理好财、用好权、尽好责,切实发挥审计监督作用,推进依法行政,服务全县经济社会发展。

  二、审计计划安排原则

  (一)围绕中心,突出重点。在审计项目的安排上,力求在实现审计监督全覆盖的基础上,突出对重点领域、重点部门和重点资金的审计监督。所有审计项目都要把检查中省重大政策措施落实情况作为重要内容,要以监督检查财政财务收支的真实合法效益为基础,严肃揭露重大违法违纪问题,及时反映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突出矛盾、问题和风险,深入揭示体制机制等制度性问题,推进深化改革和制度创新,努力提高审计监督的层次和水平。

  (二)统筹安排,整合资源。在项目组织实施上,更加注重做好“结合”的文章,提高审计整体效果。围绕提高财政审计的整体性和宏观性,统一部署财政审计项目;坚持审计工作“一盘棋”理念,整合全县审计力量对署定、省定和市定的重大项目开展全面审计;围绕提升审计工作效果,统筹安排经济责任审计、财政财务收支审计、专项资金审计,避免交叉重复审计;不断创新审计的组织方式,集中力量对重大事项查深查透,揭露重大违纪案件线索,提高审计震慑力。

  三、具体审计项目安排(35个)

  (一)署定审计项目(4个)

  1.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政策措施落实情况跟踪审计

  以促进省、市重大政策措施落实落地生根为目标,持续开展对重大政策措施和宏观调控部署落实情况的跟踪审计,按照省市要求每季度安排2—3个重点项目分月实施,按季度汇总并逐级上报审计结果。

  2.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跟踪审计

  按照审计署统一组织,继续开展对全县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的审计。从分析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总体情况入手,反映工作取得的主要成效;以全面覆盖、突出重点为工作要求,抓住资金筹集、管理和使用情况这条主线;以棚户区改造拆迁安置项目和保障性住房分配、管理为重点,揭示当前住房保障工作中的突出问题,促进中省市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部署要求全面落实。

  3.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和医疗救助资金审计

  以促进惠民政策贯彻落实,推动完善基本医疗保障制度为目标,重点关注基本医疗保障基金收支规模、结构和管理使用情况,关注制度运行和政策执行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揭示重大违法违规问题保障资金安全,将“救命钱”真正用好、管好。

  4.对“水污染”防治专项资金审计

  根据审计署2016年统一组织审计项目计划的安排和省市统一部署,开展全县“水污染”防治专项资金审计,以促进汉丹江流域水污染防治建设项目实施,强化资金管理,保障项目资金安全、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完善制度为目标,通过审计,推进汉丹江流域的污染防治工作,实现由污染源控制向水质保护治理转变,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水环境支撑。

  (二)省定审计项目(3个)

  1.精准扶贫专项资金跟踪审计(含移民搬迁资金)

  以摸清扶贫资金投向的合法、合理、效益性为目标,组织对全县实施精准脱贫资金进行审计,主要摸清现状,揭示政策落实情况及存在的问题,为确保扶贫资金专款专用、加快脱贫攻坚提供政策保障。

  2.全县公务用车制度改革情况专项审计调查

  以推进公务用车制度改革,进一步降低行政运行成本为目标,组织开展全县公务用车制度改革情况专项审计调查。检查落实中省市关于公车改革纪律要求贯彻执行情况,重点关注有无以特殊理由变相超编、超标准配备公务用车,有无借用下属单位或其他单位车辆,有无接受企事业单位和个人赠送车辆,有无违反规定使用或固定给个人使用执法执勤、机要通信等公务用车,有无公务人员违反规定既领取公务交通补贴、又违规使用公务车辆的行为保障公车改革政策不走样。

  3.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审计

  以保障安全、完善制度、规范管理、提高绩效、增强公平性,适应流动性,保障可持续性为目标,在摸清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障基金规模、来源和分布的基础上,揭露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基金筹集、管理、使用等环节存在的违法违规问题,关注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政策执行,业务管理和制度衔接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关注基金保值增值情况,分析基金的可持续性,揭示制度存在的风险,推动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相关政策制度贯彻执行和健全完善。

  (三)市定审计项目(3个)

  1.陕南循环发展项目资金审计调查

  以推动安康经济发展,促进我县经济平稳健康发展为目标,重点对陕南循环发展项目资金进行审计调查。主要涉及生态农业、基础设施、环境提升、生物加工、新型材料、生态旅游等领域,发展“一县一产业”资金和强化科技人才支撑等资金。注重查处和揭露财政资金流失、国有资产损失、重大潜在损失和风险隐患等问题。

  2.财政补贴、财政贴息项目资金审计调查

  立足于保障财政专项资金使用效益,加强对财政贴息资金监督管理,促进财政资金真正在发展经济、促进生产上发挥效益,开展对劳动密集型中小企业贷款财政贴息项目资金审计调查。重点检查有无认定标准不明确、贷款贴息对象把关不严、向不符合要求的企业发放贴息补贴资金;有无虚报项目套取国家财政资金、故意改变专项资金用途等。

  3.全县交通事故救助基金专项审计

  根据市政府统一安排和安康市审计局《关于〈全市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专项审计工作方案〉的通知》要求,对全县2012—2015年度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管理及使用情况进行审计。重点关注救助基金是否专款专用、分级管理,有无挪用救助基金或用于弥补机关经费的问题,是否列支不符合规定的其他有关费用等。

  (四)县定重点审计项目(25个)

  1.财政审计项目(6个)

  以促进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推动建立现代财政制度、增强财政政策的有效性、保障公共资金高效使用为目标,依法对政府的全部收入和支出、政府部门管理或其他单位受政府委托管理的资金,以及相关经济活动进行审计,切实增强财政审计的宏观性、整体性和建设性。

  (1)同级财政预算执行审计(2个)

  以公共资金运行和重大决策落实情况为主线,以监督检查预算执行的真实性、完整性、规范性和绩效性为核心,重点关注财税政策执行情况、政府预算体系完善情况、转移支付资金预算管理和使用情况、政府债务管理情况,促进建立健全有利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现代财政制度。组织对县财政局、地税局2015年度预算执行进行审计,并对企业的财政补助和纳税情况进行延伸审计。

  (2)财政决算审计(3个)

  以预算执行及决算的真实性、完整性为基础,关注执行统一财税政策情况,转移支付资金预算管理和使用情况、财政体制运行情况和政府性债务情况。注重做到把镇政府财政收支审计与镇党政主要领导人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相结合。围绕贯彻国务院新出台的《关于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的意见》,对政府性债务实行动态化、常态化的审计监督,推动规范镇政府举债融资行为,促进政府性债务纳入预算管理,增强透明度,接受人大监督。关注执行统一财税政策情况、中省市转移支付资金预算管理和使用情况,延伸检查重点专项资金的管理分配情况等。要促进盘活存量资金,重点关注各级财政资金该投未投、该用未用、使用绩效低下等问题。对镇政府财政管理中的新情况、新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组织对汉阳镇、铁佛寺镇、观音河镇等镇政府财政决算及其他财政财务收支情况进行审计。

  (3)预算执行单位内审自查和审计抽查(1个)

  以提高公共资金使用绩效为重点,持续关注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情况,加强公务支出和公款消费审计,加强对公务用车制度改革情况审计,促进依法履职尽责,严格预算约束,提高政府绩效管理水平。组织对县委农工部、县编委办、县法院、县检察院、县司法局、县统计局、县交警大队、城关一小等 8个单位2015年度财政预算执行情况进行内审自查和审计抽查。重点是财务管理等内控制度建立健全和执行情况,预算执行情况,“三公”经费、会议费和新的差旅费标准管理使用情况,有无违规滥发津补贴、超标准接待等违反中央厉行节约等问题,促进规范财政管理,提高公共资金使用绩效。

  2.行政事业审计(5个)

  以规范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提高依法理财水平、加强廉政建设为目标,组织对县委党校、民政局、扶贫局、文广局、环保局等5个单位进行财务收支审计。重点检查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执行情况、行政事业性收费和罚没收入收缴情况以及“收支两条线”制度执行情况,执行国家宏观调控政策、惠农政策及财经法规情况,以及“三公”经费和会议经费等新规定的执行情况,揭示有无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的问题,有无截留、挤占、挪用财政资金,有无隐瞒坐支收入、损失浪费、舞弊等现象,促进单位健全完善管理制度,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绩效。

  3.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11个)

  以促进领导干部守法、守纪、守规、尽责为目标,坚持“全面推进、突出重点、健全制度、规范管理、提高质量、深化发展”的工作思路,坚持党政同责、同责同审,大力推进党政主要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同步审计,深化党政主要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围绕领导干部履行发展、环保、民生、安全、绩效、廉政等责任情况,确定不同岗位审计重点,着力揭示和反映重大违法违规、重大失职渎职、重大决策失当,以及不作为、慢作为、假作为、乱作为等问题,强化对权力运行的监督制约。

  根据县委组织部委托,组织对汉阳镇、铁佛寺镇、观音河镇进行党政领导干部同步经济责任审计,对民政局、扶贫局、文广局、环保局、县委党校等单位进行领导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同时,在汉阳镇天池村、铁佛寺镇李庄村、观音河镇义兴村进行村主要负责人经济责任审计。

  4.投资审计(2个)

  围绕深化投资体制改革、优化投资结构、提高投资绩效、加强对政府投资项目、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等方式建设的公共工程项目审计,开展重大公共设施和基础设施工程项目跟踪审计,重点关注项目落地、开工建设、资金到位等情况,关注立项决策审批、征地拆迁、环境保护、工程招投标、物资采购、资金管理使用和工程质量管理等重点环节,关注投资项目规划布局、投向结构、投资效益等情况,揭示反映项目应开工未开工、项目进展缓慢,以及重大违法违规等问题,促进深化投资体制改革、优化投资结构、提高投资绩效。促进提高公共投资和公共资源管理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

  年度已竣工的政府投资项目,均应纳入政府投资竣工决算审计范围,今年安排对汉阴中学新建项目、涧池九年制学校综合办公楼工程进行竣工财务决算审计。

  5.村级财务审计(1个)

  根据上级审计机关和县委、县政府安排部署,以维护村集体和农民的合法权益为核心,坚持“点面结合、全面开花,试点示范、形成模式”的思路和“县为主导、镇负主责、所为主力”的原则,积极推进村级财务审计“全覆盖”工作。2016年底前全面完成现场审计,2017年春节前完成全覆盖审计工作,重点是规范审计程序,提高业务水平,加强村级财务管理,健全村财管理制度,进一步规范村财务收支行为,促进农村经济健康发展和社会稳定。

  四、工作要求

  (一)科学组织,确保审计项目有序推进。县审计局要精心组织,优化审计方式,整合审计资源,发挥整体合力,提高审计效率。在审计机关力量不足或相关专业知识受到限制等情况下,根据审计工作涉及的专业领域,可采用政府购买社会组织服务的办法,从社会中介机构和其他专业机构聘请或者直接聘请外部人员参与审计(含专项审计调查)工作。聘用外部机构和人员所需费用纳入财政预算管理,由县审计局按照管理与考评办法直接支付。认真执行审计“八不准”等规定,可实行审计项目经费定额包干制,审计项目经费与审计项目挂钩,切断与被审计单位的经济联系,保持审计工作的独立性,提高审计工作的执行力和公信力。

  (二)强化质量,提高审计成果利用水平。要按照国家审计准则的要求,进一步规范审计执法行为,完善审计工作体制机制,有效提升审计质量、扩大审计成果。要在揭示重大违法违纪、重大损失浪费、重大风险隐患、重大决策失当、重大管理漏洞的基础上,提出完善制度的建议、措施;加大案件线索的移交力度,以提高审计在反腐败促进廉政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三)切实整改,不断完善提高管理水平。各镇、各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县政府办《关于进一步加强审计整改工作的通知》(汉政办发〔2013〕130号)精神,对审计发现的问题和提出的建议,要认真研究产生问题的原因,切实制订整改措施,推进审计整改工作的落实。

  (四)加强考核,严格项目管理提升绩效。要结合年度目标责任考核,明确责任,夯实任务,加强督查,抓好审计项目各环节工作落实,严格按照审计计划项目考核标准和要求,强化考核,确保全年任务圆满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