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阴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汉阴县2016年魔芋产业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
索引号 | xzfgzbmzfb/2016-0029 | 公开目录: | 县政府办文件,三农政策 |
公开责任部门 | 汉阴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 公开形式: | 主动公开 |
文号 | 汉政办发〔2016〕16号 | 成文日期: | 2016年02月18日 |
有效性 | 有效 | 公开日期: | 2016-02-19 14:47 |
各镇人民政府,县政府有关工作部门、直属机构:
《汉阴县2016年魔芋产业建设实施方案》已经县政府研究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抓好落实。
汉阴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6年2月18日
汉阴县2016年魔芋产业建设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加大魔芋产业建设工作力度,有效促进农民增收,充分发挥魔芋产业在促进脱贫攻坚工作中的重要作用,根据全市魔芋产业建设推进会议精神,县委、县政府《关于大力发展魔芋产业的实施意见》(汉发〔2013〕16号)和市农业局《关于印发2016年魔芋产业建设任务和2016年安康市魔芋产业建设考核办法的通知》(安农业发〔2015〕132号)要求,结合我县魔芋产业发展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坚持市场主导、企业引领、政府支持的原则,用工业理念发展魔芋产业,以完善利益联结机制为核心,以机制、技术和模式创新为动力,坚持以园区为载体、魔芋—玉米立体种植、林下种植为重点、庭院种植为补充,建立健全领导抓点、部门帮扶、干部包抓责任制,形成上下联动、部门配合的工作格局,推动全县魔芋产业标准化、规模化健康发展,促进农民增产增收。
二、目标任务
2016年,全县累计建成魔芋商品芋和种源基地1.7万亩,其中:新增魔芋面积5000亩(大田魔芋800亩,林下魔芋3500亩,庭院种植700亩);培育市级魔芋产业示范园区3个,县级魔芋产业示范园区3个;魔芋重点村4个,魔芋重点镇1个(各镇、有关县级帮扶部门任务见附表1、2)。
三、建设重点
(一)抓好种源基地建设。按照“立足自给、区域协调、适量引种”的发展原则,以平梁镇柏杨村、观音河镇中坪村、铁佛寺镇合一村、双河口镇斑竹园村和梨树河村为重点,采取“公司+合作社+专业大户”的模式,在全县新建魔芋原原种、原种和商品种芋基地面积共计5000亩,确保种芋供应实现基本自给。
(二)扩大魔芋种植规模。深入探索“龙头企业+产业联盟+合作社+职业农民+基地”的发展模式,按照企业与农户“利益共享、风险共担、按股分红”的原则,完善和推广林下魔芋和魔芋—玉米立体种植技术,积极发展林下魔芋种植8000亩(其中:当年新增3500亩),发展大田魔芋—玉米立体标准化种植7300亩(其中:当年新增800亩)。积极推广魔芋庭院化种植和生态栽培模式,实现庭院化种植1700亩(其中:当年新增700亩)。
(三)创建魔芋种植园区。按照“板块化推进、标准化栽培、规模化发展”的思路,坚持合理功能分区,强化一体化发展的要求,创建魔芋产业园区。在巩固提高盛发公司和龙飞公司创建的2个市级魔芋农业园区的基础上,加大招商引资,着力培育新型魔芋产业经营主体,力争创建市级园区1个、县级园区3个。即在观音河镇中坪村创建市级魔芋园区1个,园区核心区面积不少于500亩,辐射带动周边发展魔芋种植3000亩以上;在双河口镇梨树河村、斑竹园村和观音河镇水田村培育县级魔芋园区3个,每个园区建成核心区面积不少于200亩、辐射带动面积1000亩以上,并按照梯次建设、滚动发展,推动园区扩规模、上水平,尽快将县级园区培育成市级园区。
(四)做响魔芋产品品牌。 围绕“中国硒谷·汉阴大集”的区域资源优势,以“富硒、有机”为核心,积极打造特色知名品牌,实施品牌带动战略,提高魔芋产品市场竞争力和附加效益。鼓励盛发、龙飞、川陕、正阳等魔芋产业龙头企业,着力提高产品质量和包装档次,努力把“盛发”、“魔仙子”、“魔力神”等汉阴系列魔芋产品打造成为安康特色产品、陕西名牌产品和中国名牌产品。在做好原有魔芋精粉、微粉、纯化粉、魔芋挂面、魔芋腐竹等系列食品的基础上,加大科研攻关和技术创新,开发即食魔芋方便面和魔芋化妆品类保健产品,进一步丰富产品品种,满足市场多元化需求。
(五)完善销售服务体系。积极鼓励魔芋企业参加农高会、西洽会、硒博会等展会,健全营销网络,转变营销策略,挖掘国内外市场潜力,提升品牌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使魔芋产品成为出口创汇的明星产业。积极创建农产品电子商务示范企业,利用新兴媒体推介和销售魔芋产品,构建新型“企业+电商+消费者”一体化服务体系。
四、具体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由县长任组长,分管副县长任副组长的县魔芋产业化建设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县农林科技局,负责综合协调、工作督查与日常服务等工作。县财政局负责筹集、管理魔芋产业建设奖补资金,整合涉农项目向魔芋产业倾斜;县发改局积极争取魔芋产业建设项目,负责整合涉农项目扶持魔芋产业建设;县农林科技局负责申报争取省、市魔芋产业化建设项目,做好产业规划、检查、考核工作,加强技术培训、指导;县水利局要围绕魔芋产业基地建设搞好水利配套工程;县扶贫局要把魔芋产业作为扶贫的主导产业,积极争取产业扶持资金;县移民局要加大移民库区魔芋产业发展的扶持力度。各镇也要成立相应工作机构,明确分管领导和专职干部,负责落实基地规划、地块预留、种芋调剂、技术服务、督查考核等工作,合力推进魔芋产业健康发展。
(二)搞好抓点示范。进一步建立完善领导抓点、部门帮扶、干部包抓机制,形成上下联动、部门配合的良好工作氛围。各镇、各有关部门要按照县政府的总体要求,在帮扶镇建立魔芋示范点,强化部门配合,加大中省支农资金争取力度,整合支农项目资源,重点支持大户发展良种繁育和商品芋基地建设,充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三)创新工作机制。大力推广魔芋林下高效种植、魔芋–玉米立体种植的模式,继续实行魔芋保护价订单收购,鼓励开展魔芋种植保险试点,不断完善“产业联盟+合作社+职业农民+种植大户+基地”的发展模式,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按股分红”的利益链接机制,引领我县魔芋产业步入“快车道”。
(四)深化技术保障。加强与魔芋技术科研院所的合作,聘请专家,建立技术联合攻关组,及时解决生产中的技术难题。以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为核心,建立县、镇、村三级魔芋技术推广服务体系,重点镇和魔芋产业化龙头企业要配备魔芋技术专干,重点村和园区基地积极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实行定点包抓服务。
(五)强化奖补扶持。为加快推进我县魔芋产业发展步伐,今年起县上将安排专项资金,对当年新增连片种植魔芋在50亩以上(含50亩)的主体进行奖补。奖补按照自下而上的程序申报,凡符合奖补条件的将由县财政统筹资金进行奖补(奖补办法另文通知)。
(六)严格考核督查。县上将魔芋产业建设目标任务纳入对各镇、各有关帮扶部门2016年度综合目标责任制考核。建立进度月报、督查通报、年终考核的管理机制,通过考核促进工作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