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阴县统计局关于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统计公报
索引号 | xzfgzbmzfb/2015-0051 | 公开目录: | 统计信息 |
公开责任部门 | 汉阴县统计局 | 公开形式: | 主动公开 |
文号 | 无 | 成文日期: | 2015年04月10日 |
有效性 | 有效 | 公开日期: | 2015-04-20 10:36 |
2014年,全县上下紧紧围绕幸福汉阴建设目标,积极应对新挑战,努力适应新常态,突出发展和民生两个关键,统筹做好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工作,聚力推进“一城四园”建设,全县经济社会呈现出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
一、综 合
据统计,2014年汉阴县实现生产总值68.4351亿元,同比增长13.4%,增速排名位居全市第2.增速高于全市平均水平1.7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11.6776亿元,同比增长5.8%;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40.2158亿元,同比增长20.6%;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16.5417亿元,同比增长8.5%。三次产业比重为17.0:58.8:24.2.
从生产总值增长13.4%当中,第一产业拉动生产总值增长1.3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10%;第二产业拉动增长9.4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70%,其中工业拉动增长8.6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64.2%;第三产业拉动增长2.7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20%。
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达56.7%。亿元生产总值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为0.073人。公众安全感满意率达92.9%。有线电视入户率达22.5%。每万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数达到46人。初中毕业生升学率达94%。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率达82.39%,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94.98%。农村安全饮用水普及率达96.84%。主要污染物减排率(上年度)达3.47%。万元生产总值能耗降低率(上年度)3.3%。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一是经济总量小,产业链条短,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产业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发展仍需加快步伐;二是大企业、大项目少,发展拉动力不强;三是招商引资难、落地建设难、征地拆迁难,建设投资环境不优,造成一些项目和实事迟迟难以开工、进展不够理想;四是城乡居民增收难度大,财政收支矛盾突出,民生保障与群众期盼还有差距。
二、农 业
全年农业总产值达到200726万元,同比增长5.8%。农业增加值为118655万元,同比增长5.8%。
种植业产值达到120026万元,同比增长5.5%。全年粮食产量102453吨,同比增长2.43%。其中:夏粮23567吨,增长0.5%,秋粮78886吨,增长3.01%。全年粮食播种面积388689亩,同比增长0.86%;亩均单产266公斤,与上年持平。全年油料种植面积175262亩,增长1.88%;油料产量28839吨,同比增长0.7%。全年蔬菜播种面积达到11.5万亩,增长2.4%,蔬菜产量达到18.7万吨,增长1.9%。全年种植中药材25642亩,药材总产量15339吨,分别增长32.39%、-0.85%。魔芋种植面积14324亩,产量28422吨,分别增长13.6%,2.75%。
林业产值达到15808万元,同比增长13.5%。全年生漆产量达317吨,油桐籽产量达1330吨,油茶籽产量达1430吨,五倍子产量达310吨。核桃良种建园面积达到7.7万亩,当年产量为1099吨。板栗建园面积达到8.1万亩,当年产量为2973吨。茶园面积3.8万亩,产量701吨。
牧业产值为54685万元,同比增长4.5%。猪牛羊出栏达到47.26万头,其中:出栏猪40.17万头,同比增长2.99%;出栏牛1.41万头,同比增长4.9%;出栏羊5.68万只,同比增长4.3%。猪牛羊存栏38.15万头。猪存栏29.13万头,同比减少2.3%;牛存栏3.62万头,同比增长5.1%;羊存栏5.40万只,同比增长6.0%。
渔业产值为5262万元,同比增长4.0%。水产品产量为5420吨,同比增长 6.07%。
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为4945万元,同比增长8.3%。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2户,年末共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60户。
全年实现工业总产值112.02亿元,同比增长23.4%;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产值103.82亿元,同比增长24.4%;规模以下工业实现产值7.86亿元,同比增长13.5%。
全部工业实现增加值34.7817亿元,同比增长22.3%;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32.6841亿元,同比增长24.4%;规模以下工业实现增加值2.0976亿元,同比增长6.8%。
全年建筑业实现增加值5.4341亿元,同比增长11.3%。县内资质等级以上建筑业企业完成建筑业产值2.2826亿元,同比增长20.1%,其中建筑工程产值2.1609亿元,安装工程产值0.1217亿元。房屋建筑完成面积24.6万平方米,竣工房屋价值达到16528万元。
全年商品房销售面积达14.6339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0.3%。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520363万元,同比增长25.1%。其中:城镇投资490897万元,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56181万元。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15799万元,同比下降7.8%。
五、交通和邮电
全年完成交通运输仓储邮电业增加值3.1508亿元,同比增长6.7%。公路客货运周转量增长13.5%,铁路客货运周转量增长6.3%;邮政主营业务收入增长22.7%,电信主营业务收入增长20.4%。
县境内公路里程为1817.681公里(其中:高速公路35.69公里,国道37公里、县道150.445公里、乡道316.971公里、村道1277.575公里)。
邮电通信业完成邮电业务总量9922万元。年末固定电话用户达26000户,其中:农村电话用户达12104户。移动电话用户达190899户,互联网宽带用户27682户。
六、商贸
全年新增限额以上商贸企业15户,年末共有限额以上企业52户。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133113万元,增长14.9%。其中:限额以上企业(单位)消费品零售额80966.9万元,增长23.1%。批发业、零售业、住宿业、餐饮业分别增长25.4%、21.2%、23.9%、23.4%。
七、财政金融
全年完成财政总收入28591万元(省财政厅核定数),增长19.52%;其中,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9900万元。公共财政预算支出达到171001万元,同比增长8.9%。财政支出中教育、科学、文化体育与传媒等支出占比达35.6%,社会保障、医疗卫生、农林水、住房保障等支出占比达43.24%。
年末全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达70亿元,同比增长13.1%,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达50.3亿元,同比增长16.4%。各项贷款余额达27.5亿元,同比增长32.8%,其中:短期贷款余额达7.7亿元,同比增长16.4%。
八、教育
小学。全县共有小学学校83所,教学点25个,教学班541个,其中复式班15个。全县小学校内外适龄人口数(6至11周岁)为18040人,在校学龄人口数为18040人,小学入学率为100%。全县小学在校生18526人(其中女8544人);寄宿生为1128人(其中女427人);全县小学毕业生3077人(其中女1498人),一年级招生3020人(其中女1423人)。教职工1080人,其中专任教师1063人;全县小学学校占地面积415077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124371平方米,校舍面积中危房面积3842平方米,当年新增建筑5086平方米。
中学。全县共有中学14所,其中初级中学9所,九年一贯制学校2所,完全中学1所,高级中学1所,十二年一贯制学校1所(黄冈创新学校,民办)。初中有教学班166个,高中教学班85个。初中校内外适龄人口数(12至14周岁)为7271人,在校学龄人口数为7271人,入学率为100%,辍学率为1.2%,初中在校生8333人(其中女3972人);初中寄宿生4165人;初中一年级招生2728人(其中女1329人)。2014年初中毕业生总计2866人(其中女1245人)。高中在校生4976人(其中女2294人);高中寄宿生3034人;高中毕业生1662人(其中女732人);高中一年级招生1659人(其中女748人)。中学教职工1091人,专任教师945人,专任教师中,初中651人,高中294人。全县初中学校占地面积199000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90006平方米,当年新建4112平方米;高中学校占地面积137240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59646平方米。
幼儿园。全县共有幼儿园48所,教育部门办16所,民办32所;附设幼儿班学校99所,共有95个教学班;学前教育班数共有287个,其中教育部门办153个,民办134个;在园人数为9186人(女4229人),其中幼儿园6199人,附设幼儿班为3987人;教职工573(其中教育部门128人),专任教师315人,保育员100人。幼儿园占地面积106644平方米,园舍建筑面积44284平方米,当年新增9547平方米。
中等职业教育。职业高中1所,职业高中招生1161人(其中应届初中毕业生1035人),职业高中现有在校生3723人。学校共有教职工47人,专任教师47人。校舍建筑面积14273平方米。
九、卫 生
全县卫生机构总数217个,医疗机构215个,预防保健机构16个。全县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总数为1023张,全县卫生技术人员1027人。全县村卫生室178个,占行政村总数的100%。
全县医疗业务收入18220万元。其中:县级业务收入16707.1万元,占91.70%。乡镇业务收入1512.9万元,占8.30%。
全县医院、卫生院总诊疗人次为603485人次,其中:门诊人次数为548296人次,急诊人次数为46864人次。县级医院总诊疗人次数为427295人次,占全县医院、卫生院总诊疗人次的70.80%;中心、乡镇卫生院总诊疗人次数为176190人次,占全县医院、卫生院总诊疗人次数的29.20%。
全县共接种一类疫苗11种,完成接种73493针次(其中:基础免疫49222针次,加强免疫24271针次);接种率达99.94%;二类疫苗11种,共计25469针次。“四苗全程”接种率为99.92%,乙肝疫苗99.94%,流脑、乙脑疫苗接种率99.58%,甲肝疫苗99.97%;加强免疫接种率达99.95%以上。
2014年,全县新筛率81.5%,开展新生儿听力筛查2772例,产前检查率达98.79%,产后访视率97.57%高危孕产妇管理率 100 %,住院分娩率99.96 %,新生儿死亡率 4.49‰,无孕产妇死亡发生。
2014年参加农村合作医疗人数达250027人,参合率98.49%,共筹集合疗基金10750万元。合疗基金支出8670.71万元;门诊统筹补偿137300人次,补偿金额514.9万元;特殊慢病补偿2455人次,补偿金额224.43万元。
十、人民生活与社会保障
年末公安户籍人口总户数为106285户,户籍人口为312862人,其中:非农业人口34193人。总人口中女性人口为143989人,性别比例为117.2.年末常住人口为247183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2.98‰。
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420元,比上年增长12.1%。全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7797元,增长13.7%。
全年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人数77021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43%。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参加人数达10451人,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参加人数达18100人,全县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参加人数达10865人,农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168602人,城镇失业保险参加人数达5445人。
全县各类社会福利收养性单位数20个(敬老院18所,福利院1所,老年公寓1所),拥有2263张床位(敬老院2194床,福利院21床,老年公寓48床)。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15756人,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4837人。农村五保户供养人数2194人。
注:1、生产总值按地域计算。
2、生产总值及各行业总产值、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减速度按可比价计算。
3、相关数据是市统计局评估后法定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