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县财政评审“绿色通道”助力项目扶贫开花结果
为支持配合全县脱贫攻坚工作,助力贫困户按期顺利实现脱贫“摘帽”。今年以来,县财政积极跟进服务精准扶贫项目建设,努力克服财政评审项目多、时间紧、人员不足等困难,创新工作思路,优化投资评审流程,专门开辟出一条扶贫项目评审“绿色通道”,力促项目尽早开工发挥效益。
容缺受理省时间。简化项目评审前置条件,对扶贫项目业主报审的项目资料,在不影响评审的情况下实行"容缺受理"制度,允许在事中和事后进行补交,最大限度节省业主来回跑路时间。
限时办结重质量。凡是报审的贫困村通村水泥路硬化、便民桥、“交钥匙”、基础设施等工程项目,严格实行限时办结制,安排专门评审人员加班加点完成评审工作,从项目报审到出具报告平均缩短至2天,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确保工程早日开工建设。在评审的同时,组织专门人员深入项目现场重点对项目的规模和可行性进行核实,评审有减有增,让评审结果更科学、合理,促使扶贫项目真正为民、扶贫资金真正惠民。
技术培训做支撑。县财政针对部分业主程序不清、制度不明、编制不准等问题,专门组织召开评审业务培训会,指导项目业主如何优化编制,使项目预算更科学、可行。
截至目前,县财政累计完成精准扶贫类项目评审72个,评审金额3728.77万元,审减资金386.08万元,使财政每一分钱都花得更加明明白白。
容缺受理省时间。简化项目评审前置条件,对扶贫项目业主报审的项目资料,在不影响评审的情况下实行"容缺受理"制度,允许在事中和事后进行补交,最大限度节省业主来回跑路时间。
限时办结重质量。凡是报审的贫困村通村水泥路硬化、便民桥、“交钥匙”、基础设施等工程项目,严格实行限时办结制,安排专门评审人员加班加点完成评审工作,从项目报审到出具报告平均缩短至2天,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确保工程早日开工建设。在评审的同时,组织专门人员深入项目现场重点对项目的规模和可行性进行核实,评审有减有增,让评审结果更科学、合理,促使扶贫项目真正为民、扶贫资金真正惠民。
技术培训做支撑。县财政针对部分业主程序不清、制度不明、编制不准等问题,专门组织召开评审业务培训会,指导项目业主如何优化编制,使项目预算更科学、可行。
截至目前,县财政累计完成精准扶贫类项目评审72个,评审金额3728.77万元,审减资金386.08万元,使财政每一分钱都花得更加明明白白。
上一篇:县财政局多措并举促推项目申报工作再上新台阶[ 12-15 ]
下一篇:青枫秀岭2016年陕南移民搬迁257户补贴款全部到户[ 12-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