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汉阴县人民政府>锦绣汉阴>人文汉阴

人文汉阴

广东兴宁客家人林、陈二族 迁居陕南凤凰山考略

第二十二届国际恳亲大会客家学术研讨会专题论文

作者:陈良学 陈绪伟 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2017-01-05 14:34

  在陕西南部安康盆地凤凰山南麓的半山腰,坐落着一座迁自广东兴宁的客家人庄园——林家堡子,它北距汉阴县城70公里,南距汉江20公里,属汉阳镇渭溪乡辖的凤凰村(现汉阳镇金凤村)。从渭溪乡沿山势北行10里,就到了所在地。十七世纪之前,这里还是群峰耸峙,乱石杂陈,林荫蔽日的地方。清康熙前期,广东嘉应州兴宁县的客家人林仕琪,偕同结拜弟兄陈、刘、李三个家族,携家带口,沿长江溯汉水西迁,经过长途跋涉,终于看中了这块远离世尘的地方,遂决意定居在这里。林氏迁陕始祖林仕琪仅用四吊铜钱,以手指脚踏为界,买下了这块山林。他们于荒山结草为庐,插标为界,逐渐将这块处女地开垦成人烟聚集的村庄。

  一、林、陈西迁陕南的历史背景

  清王朝建立之后,反清复明的斗争在相当长的一个历史时期未能平静。在东南沿海,以前明将领郑成功为首的反清义军不断发动对清作战,给清朝统治造成极大威胁。顺治四年(1647)至顺治六年(1649),郑成功率领海上义师,连破福建的同安、海磴、漳浦并攻克泉州及闽南沿海的一些地方,进据金门、厦门,在金厦地区建立抗清基地,将厦门改名为思明州,设立“六官”分理庶政,健全行政机构,团结各方面的抗清力量。一时间,各地商民纷纷集中到思明州,“井里烟火,几如承平时景象”,抗清义师也迅速壮大,势力扩大到广东的潮州、潮阳、惠来、揭扬一带。

  顺治十五年(永历十二年,1658)正月初五,郑成功接受永历帝册封“延平王”;顺治十六年(1659)六月,在战火中成长期来的郑成功,遥奉南明永历帝圣旨,高举“招讨大元帅”旗帜,率大军二十五万六千人,兵分八十三营,由长江口溯流而上,陆师在崇明岛登陆,水陆并进,七月至焦山,破瓜州,攻克了长江的重要门户镇江,围困南京。郑成功又分兵由监军张煌言率领沿江而上,迅速攻克芜湖、收复微州、宁国、太平、池州等30余府、州、县,在广大的江南地区再一次点燃了抗清的烽火。当地人民欢呼雀跃,“箪食壶浆”“纷纷来附”,“义师所至,父老争出,持牛酒犒师,扶杖炷香,望见衣冠,涕泗交下,以为十五年来所未见”。可惜因决策失误,贻误战机等诸多因素,北伐失败,郑成功于八月十八日撤出长江。

  长江战役显示了郑成功义师的雄厚实力,大江两岸民心的归附使清统治者不寒而栗。福建总督姚启圣在一份奏疏中说:“在当日原因福建海贼猖獗而议迁界,又因贼势蔓延止迁福建一省不足困贼,故并迁及广东、浙江、江南、山东、北直五省之界。是迁五省之界者其祸始于福建之郑贼也。”为了切断义师同广大人民群众的联系,使郑成功抗清部队无立足之地,以便最后消灭他们。

  广东地处沿海,在战略上,扼南海之喉,历来海上贸易非常活跃,尤其是广东人民在反清斗争中有过不少英勇悲壮的举动,因此,必然被列入“迁界”的范围。广东从顺治十八年至康熙三年(1661~1664年)三次划界“迁界”,除海南岛和澳门不便迁移外,所有广东沿海地区基本包括在内。据阮元纂《广东通志·海防篇》载:“粤省东起饶平大城所上里尾,西迄钦州防城”,中经广州、惠州、潮州、肇庆、高州、雷州、廉州等七府所属二十七州县,地方三千余里。

  据唐内阁中书温彦博为《林氏宗谱》撰写的“源流总序”记载:"林氏之先,出自黄帝,高辛氏之后。"商周之交,纣王无道,商朝少师比干乃纣王叔父,因忠谏而被纣王剖心焚面而死。比干夫人妫氏(陈姓)怀孕三月,与婢侍奔于牧野,公元前11l9年于长林石室中产一男孩,取名泉,字长恩。周武王伐纣克商,妫氏携泉归周,周武王以其居长林石室,赐姓林名坚,遂有林氏传世。

  据考证,广东兴宁林氏,乃是柴宗训后裔。西晋末年(316),林坚之第47代孙林禄迁入福建,为林氏入闽始祖。随唐之际,林禄第12代孙林士弘因参加农民起义被剿,其后代为避祸而改姓柴。后周时,柴氏一度为帝;显德七年(960),赵匡胤陈桥兵变,黄袍加身,柴世宗被迫禅位。宋建隆二年(961),周恭帝柴宗训为逃避宋王朝的监视迫害,携官员、家眷、随从辗转逃至福建济南山,易柴复林,因号“济南堂”,柴宗训为林氏二次入闽始祖。柴宗训四子:朝、宝、厚、严,其后裔又分别播迁到广东嘉应州(含兴宁县)、福建武平、长汀、宁化、上杭乃至广西、江西等地。

  值得注意的是,郑成功抗清失败后,曾经支持过郑军的广大百姓无疑成为反清复明的“罪犯”,从而成为迁徙最为残酷的受害者,经过层层清理和搜捕,“罪大恶极”者被流放黑龙江、宁古塔等边塞之地为奴,大多数百姓则强行迁徙内地,无异于一种流放,有的甚至被捆绑押送。对于与义师无连带关系的另一部分濒海居民本说,也只能是携家带口,漂泊流浪。他们中有在川渝东北和陕南定居的,也有在湖南、湖北乃至云南贵州等地定居下来的。

  据笔者对陕西省汉阴县渭溪乡林家堡子的田野调查,林氏第十一代孙林方高介绍,林氏先祖西迁入陕时携带有大量银两和财物,不知是什么原因驱使,他们翻山越岭,千方百计躲避官府追捕,避居到这渺无人烟的大林莽。笔者查阅大量文献史料,郑成功的高级将领中,林氏家族有:林习山、林日锦、林忠、林胜、林若霖、林壮、林顺、林榆、林贯、林英、林壮猷、林察、林乔升等;陈氏家族将领有:陈鼎、陈永华、陈魁、陈鹏、陈泽、陈森、陈辉、陈霸、陈璋、陈槐日、陈世冑等;而这些将领率领的本家族中下级将领不计其数,很多将领先后在攻克泉州、漳州、潮州以及南京、厦门、台湾等大型战役中阵亡或下落不明。可以设言,林仕琪极可能为郑成功部下,郑成功攻击南京失利后,在厦门经营数年,在清军在围攻下,不得不转入台湾,其留守在厦门和沿海的部将在清廷的软硬兼施下,有的投降归顺清廷,有的被捕杀抄家,有的则远遁他乡。林仕琪恰恰在这一时间段隐居陕南山中,既然拥有不菲的财富,却远避深山老林,其个中奥秘,不言而喻。

  二、林氏迁陕后的耕读传家

  林仕琪定居凤凰山南麓的不毛之地,几代人都是当地的富户。在林氏迁陕第11代嫡传孙林方高的宅院里,至今还残存着昔日林氏家族祭祀先祖的镂花铜烛台和碧蓝香炉碗等物。蜿蜒雄居山间的城墙,表明了林氏家族雄厚的经济实力。嘉庆年间蔓延于川陕楚三省的白莲教农民起义,使陕南不少以家族为纽带的村落都修建起堡寨,以抵御白莲教农民军的侵扰。大概在这种背景下,蜗居在凤凰山麓的林氏家族也开始修寨筑堡。由林氏迁陕第五代传人林朝贵率其子林凤鸣、林凤舞、林凤仪共同修建,历时数载,终于嘉庆二十四年(1819)夏末竣工。号称“致祥堡”,则是寄托了林氏家族先祖祈求平安吉祥的美好愿望。

  “致祥堡”是一座聚族而居的城堡式建筑,其造型是典型的闽粤客家大围屋风格,它坐北朝南,依山傍水,分外围、中围、内围三道石砦墙。仅内堡占地16亩,呈簸箕形状,建有正门(南门)、东门、西门三个城门,城门均以打凿得十分精致的花岗岩石条砌成,南门门楣的巨型石条上锩刻着“致祥堡”三个大字以及“嘉庆二十四年季夏”和“济南堂主人”的上下款识。门内顶壁上镌刻着“创修人林朝贵同男林凤鸣、舞、仪建立”的字样。

  随着人口的繁衍和增长,结义兄弟林、陈、刘、李四姓的后裔逐渐向外分析和迁居,有的甚至到土地平衍的地方谋求新的发展。当然,外迁最多的还是陈、刘、李三姓,他们卜居在汉阳、旋涡等地,开辟出另一方天地。

  “致祥堡”并没有给林氏家族带来多大的吉祥,庄园的富有也无法掩饰农耕生涯的平庸。林氏家族秉承客家人“耕读传家”的传统,一心想在仕途上开辟通道,以求得政治上的荣耀和庇护。为此,他们不惜花重金延师教子,甚至让儿孙们闭门读书,鼓励后辈们在书中去追寻“黄金屋”和“颜如玉”。终于,同治年间的乡试使林家堡子出了一个秀才。秀才名良德,是林氏家族迁陕后的第八代传人。因林秀才读书时痴迷到口水长流也毫无知觉,遂被人送了一个"林口水先生"的绰号。自从有了林家秀才,山里也就有了一种文化依托。乡间遇有民事纠纷,山民们翻山越岭去县衙告状,但凡有"林口水先生"代书的状纸,必令知县刮目相看,为此,竟给林家堡子带来无比的荣耀。然而,“死读书,读死书”不仅没能使林秀才继续高中,反而使其成为一个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书痴"。林良德读书到50多岁也未能中举,民国十四年(1925),带着终身未能中举的遗憾去世了。

  林良德去世后,林氏家族内部爆发了一场争夺财产的纠纷。一些远迁外地的族人打着“嫡传”的旗号,公然入主城堡,争夺财产。于是,一场旷日持久的官司从汉阴县衙打到兴安府衙,一次又一次地翻山越岭,往返奔波,请客送礼,打通关节;一次又一次地官府踏勘,差役勒索,地方骚扰,使双方耗尽了财产和精力,也没能分别出个是非曲直来。林氏家族的后裔却与贫困交上了伙伴,直到上个世纪中叶那场伟大的土地改革运动中,高大的城堡中甚至没有能划分出一个地主来。

  伴随着历史风云的变幻,“致祥堡”坚如磐石的石砦城墙在一次又一次地遭受到损蚀和蚕食,城堡内建筑精美的宗祠和屋宇毗连的幽雅也荡然无存。如今,“致祥堡”的外围砦墙已荡然无存;中围也仅剩下基础和一处垛豁;内围尽管被拆得七零八落,但正门和西门还依稀保持着原貌,正门门首石匾额上的“致祥堡”和上下提款,虽然已被风雨摩挲得漫漶不清,但石刻的刀痕仍顽强地展示着昔日的风貌。林氏家族原有族谱,后因岁月的变迁而佚失,但林氏后裔依然牢记着家族的派系。其派语是:

  仕明耀远 朝凤忠良

  志端兴正 仁显义章

  万代荣华 永世其昌

  福禄祯祥 金玉满堂

  随着人口的繁衍和增长,林、陈、刘、李四姓的后裔逐渐向外分析和迁居,有的甚至到土地平衍的地方谋求新的发展。当然,外迁最多的还是陈、刘、李三姓,他们卜居在汉阳、旋涡等地,开辟出另一方天地。现在,定居在“致祥堡”的尚有林氏子孙10户、38人,他们是林仕祺—林良德的嫡系子孙。68岁的林端正是林氏迁陕第十代传人,也是族中辈分最高的人;80岁的林方南(兴字派)和40岁的林兴治,还是林端正的侄子;而林正国、林正明等人,则正是青壮年时期,5岁的林仁武算是林氏家族的第13代传人。

  三、兴宁陈氏源流及现状

  康熙前期,兴宁陈氏(名讳失考),与结拜兄弟林仕琪同时迁居陕西安康汉阴县渭溪乡凤凰山南麓。兴宁陈氏也带有大量钱财,定居渭溪后,置田买地,广劈山场,家业日益兴旺。

  据广东兴宁陈氏的考证,该族系“世馨堂”陈氏裔脉,始祖陈必富公,讳崇荣,东容公之子,源出开闽始祖陈元光之后陈洪进派下。必富公世系为:元光----向----邦----咏---章甫----岳----羽----夷则(泉州始祖)----俦----嘉---丞----恭----仲寓----元通----黯----仁旰----光举----用祖----洪进----文显----宗庆----坦(潮州始祖)----宣----知柔(九世孙分迁兴宁)----东容----必富。

  必富公原籍广东海阳(潮州)秋溪鹳塘巷内,生于明永乐七年(1409)己丑岁五月二十七日亥时。自幼失怙恃,赖辛己姑来家抚养成长。公性敏精,好诗书,懂理学,以经商为业。初来兴宁贸易生意时,见兴宁水陆交通方便,是粤东商贸胜地,遂于明景泰七年(1456)移居兴宁。初居老塔下枫林坪,后迁簸箕村,军陂桥,三迁甘葛岭,为甘葛岭一世祖。卒葬张陂塘,后与妣郑氏合葬曾坑里。妣郑孺人,生子三:长子文业、次文政、三子文朝;文政公,妣方氏,生四子:景让、景明、景新、景和。

  据清光绪十七年(1891)《兴宁陈氏族谱》记载:除二世祖文朝公迁归善(惠州)白云之外,自兴宁外迁的族人有:迁四川重庆府荣昌县、西蜀巴县等三十三户(其中迁居陕南一支因地处大巴山川陕接壤之地而被误认为“西蜀”);江西南康等县五户;广西百色等县二户;本省紫金八户;吴川县三户;增城一户;广宁县六户;河源县九户;归善(惠州)十户;博罗县十一户。光绪修谱后,仍然有族人陆续外迁省内外及移居港、澳、台和海外。据不完全统计,必富公后裔迁出外地约有二万多人。至19世纪50年代,其后裔分布在兴宁八个镇十五个村,人口万余,支裔不断向外析居。[①]

  据现存渭溪乡凤凰山南麓的《陈母吴老孺人墓碑》记载:“原籍广东嘉应州兴宁县人氏,生于嘉庆辛未年(1811)九月十三日,陕西省兴安府石泉县前池河麻园坪,殁于光绪十一年六月初四日。”其膝下二子:长怀长,次怀荣;三孙:长旺,长盛,一名讳不详。后多有迁徙外地者。据传,兴宁陈氏定居渭溪乡后,与林氏一道,辛勤开辟,成为当地富户。

  兴宁陈氏定居陕西后,虽然避居深山,但依然害怕官府的追捕,传至陈怀荣手中,因听信方士巫言,为避灾祸,贱卖掉渭溪乡凤凰山南麓的所有庄园田地,迁居到更加边远的深山老林,人口逐渐凋零,直到新中国建立前后,其后裔才回迁到“致祥堡”周边地区,延续至今。单传至陈远德,陈远德衍传二子,现有2户、8人。[②]

  而今,凋零的山中城堡大部分人家还显得贫困,但四代同堂的天伦之乐却弥漫在这里。城堡外的层层梯田大多已插上稻秧,也有耕牛在农夫的吆喝声中趟着泥水耙田,碧绿的桑叶在阳光下闪闪发光,偶尔有一两声高亢的客家山歌飘入耳鼓,竟使人怔怔地不肯离去。青山环绕着这方阡陌纵横的田野,愈发显露出南国的风情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