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汉阴县人民政府>政务要闻>汉阴要闻

汉阴要闻

汉阴县投资环境情况介绍​

作者:佚名 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2017-01-09 17:10

       汉阴地处陕南秦巴腹地,北靠秦岭,南倚巴山。位于安康西北部,距离安康市主城区39公里。古称西城、安阳,唐至德2年(公元757年)始名汉阴至今。全县辖10个镇,版图面积1365平方公里,总人口30.8万人。汉阴交通区位优越,阳安铁路和十天高速、316国道穿境而过。汉阴融入了安康半小时经济圈,西安3小时经济圈,川、甘、鄂、渝5小时经济圈。“十三五”期间,随着安康富强机场、西(安)武(汉)高铁、阳安铁路复线以及月河快速干道的建成运营,汉阴将成为陕南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和物流、人流、信息流集散地。汉阴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诞生了“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先驱、北大“三沈”——沈士远、沈尹默、沈兼士昆仲。汉阴饮食文化源远流长,富硒小吃风味独特,已被省烹饪餐饮行业协会命名为全省第二个“陕菜之乡”,白火石汆汤等14种菜肴被认定为“陕西名菜”,炕炕馍等10种汉阴小吃被认定为“陕西名小吃”。汉阴绿色生态,森林覆盖率达68%。全年空气优良天数达350天以上,空气负离子含量达到国家一级标准,是名副其实的“天然氧吧”。汉阴也是一江清水供北京的国家“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重要水源地。中国首座集移民文化、农耕文化、旅游文化为一体的凤堰万亩明清古梯田,每年吸引众多游客前来踏青赏景、观光旅游,是生态宜居、休闲度假的绝佳胜地。

近年来,全县上下紧紧围绕幸福汉阴建设,抢抓国家战略新机遇,积极适应经济新常态,经济社会保持了平稳较快发展的良好势头。我们认为,汉阴的发展主要得益于良好的投资比较优势:

一是发展机遇恰逢其时。汉阴地处月河川道城镇带,300余平方公里,地势平坦开阔,素有安康“白菜心”之美誉,是安康市九县三区中区位优势最明显的县,也是安康市统筹城乡发展实验区和“一体两翼”工业发展规划的核心区。“十三五”期间,随着国家主体功能区试点示范建设、新一轮秦巴山区连片扶贫开发和南水北调生态资源补偿等重大战略的推进实施,陕西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起点,省委、省政府加快推进陕南循环发展、汉江综合整治、避灾移民搬迁,都给汉阴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二是富硒资源独特。硒是人体生命必需的微量元素,有“抗癌之王”“心脏守护神”“天然解毒剂”之称。通过补硒能够有效预防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白内障等40多种疾病。汉阴县处于安康“优质、环保、安全”的富硒区域之中,50%以上土壤硒含量达到富硒(0.2mg/kg)水平,27%土壤达到高硒(0.4mg/kg)水平,境内土壤硒元素含量高、分布广,不含有毒元素,无工业污染,生物多样性保持良好,是生产优质天然有机富硒农产品的理想之地。

三是用工成本低廉。我县总人口30.8万人,有劳动力17.3万人,其中富余劳动力6.8万人,普通工人最低工资标准仅相当于东部沿海地区人力成本的三分之二。

四是承载平台配套完善。汉阴县月河工业集中区是陕西省2009年认定的首批重点建设县域工业园区,总规划1180公顷,由富硒食品产业园、装备制造产业园、月河现代物流产业园三个园区组成,园区水、电、路、讯等设施配套完备,现已入驻企业181户。建成了1.7万平方米的富硒食品孵化器标准化厂房,配套建设了富硒食品检测检验中心、产品展销研发中心,一批食品企业入驻。开工建设的中小企业产业园6万㎡标准化厂房,预计明年可建成投用,将成为承载招商企业和培育小微企业的重要平台。

月河现代农业示范园以月河川道586村为重点建设区域,推广种养结合、循环经济、设施农业等现代农业发展模式,园区自然条件良好,连片土地集中,专业合作组织众多,“公司+家庭农场+农户”生产模式成熟,是发展富硒农产品种养基地、苗木花卉、生态旅游观光带等项目的理想之地。目前,我县已建成省级园区5个、市级园区16个、县级园区20个。现代农业园区建成面积达8.37万亩,园区面积占比名列全省第21位、全市第一位。

五是发展环境优质高效。县政府出台了落地招商引资企业扶持办法,设立招商企业发展专项基金,给予落地企业后续发展扶持。此外,政府还为企业申报中省各类产业发展政策支持和项目扶持,协调组织银行贷款以及免费劳动力技能培训等优惠政策扶持,切实解决企业建成投产后面临的资金、用工等实际问题。县行政服务中心采取全程电子信息化审批,实现了企业办理行政审批手续和备案事项一套机构监管、一个窗口对外、一厅式受理、一次性办结,给予企业最大的让利优惠和最贴心的保姆式服务。

“十三五”时期,我县将紧紧围绕生态宜居县城、月河工业集中区、现代农业园区、现代物流园区、凤凰山国家森林公园、旅游文化产业园“一城五园”战略,依托月河川道生态农业观光带、汉江沿岸休闲旅游观光带和北部山林经济产业带三带建设,坚持把富硒食品、新型建材和生态旅游三大产业作为吸引投资的重点领域,以集聚上下游产品、拉长产业链条、培育优势支柱产业的产业链招商之路。在这里,结合汉阴的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和发展方向,重点向各位企业家推介以下四个领域的投资项目:

第一类是富硒食品产业项目:

汉阴将富硒食品产业作为“一县一业”主导产业大力发展。目前,全县27家从事茶叶、大米、食用油、食用菌、豆制品、魔芋、苦荞等富硒食品、饮品生产企业通过食品QS安全认证,有13家企业的13个产品获准使用富硒食品认证标志。通过分析县域富硒食品产业发展现状,我们在富硒食品产业链节点上还有众多具备开发潜力、可弥补行业空白的项目供企业选择。

在种养环节上。循环利用农业自然生物资源及食用菌生产的下脚料等有机生产体系的废弃资源,开发引进无公害无污染的生物有机农药、有机饲料及饲料添加剂等项目。重点发展引进富硒有机农产品基地建设、富硒杂粮基地及深加工、富硒有机大米种植基地、林果种植、林下生态畜禽养殖项目。

在生产加工环节上。利用洁净丰富的水资源和独特的生物资源开发生产富硒瓶装山泉水、茵陈保健饮品、无花果饮品、富硒果蔬汁等项目;深度开发引进核桃深加工、油茶深加工、米糠油、富硒食用菌即食食品、土豆膨化食品等项目;结合汉阴富硒特色小吃的发展,开发引进袋装泡椒泡菜、袋装干菜、富硒调味品等汉阴地方特色鲜明的食材加工项目。

第二类是新型材料产业项目:

 一是新型建材产业。深度开发汉阴丰富的陶土(页岩)资源,重点引进企业生产彩釉琉璃瓦、陶质板材、轻质玻化陶瓷、仿古砖瓦、渗水砖、陶瓷地板砖等附加值较高的新型建材;结合苗木花卉产业、食品包装材料开发,引进企业生产开发苗木花卉专用陶粒、陶板、陶制花盆、工艺品以及食品用包装用陶瓷、陶罐、餐具项目。

二是生物材料产业。汉阴地处秦巴山区腹地,生物资源种类繁多,杜仲、天麻、黄精、葛根等百余种中药材遍布全境,素有天然的“生物基因宝库”和“天然中药材之乡”之称。引进中药生产企业,开展中药材GAP规范种植、认证和从事中药药品生产开发本县世茂生物、华晔植化两家公司掌握多项先进专利技术,可共同开发食品、日化用品添加剂及高效环保型生物防锈颜料、重防腐蚀涂料等项目以及杜仲食药产品、杜仲胶特种轮胎、杜仲胶医疗器械、杜仲异型管件等杜仲综合利用项目。

第三类是加工制造产业项目:

借助丰富的水电、人力资源和装备制造产业孵化园,重点引进服装生产加工、小型电子产品生产、光伏太阳能电池板及配件制造加工等劳动密集型企业以及山地用智能小型农用机械、小型烘烤设备生产等项目。

第四类是文化旅游开发项目:

“十三五”期间,汉阴的文化旅游产业将围绕“一园四区”建设,暨三沈文化产业园、以金花湖、金花峡、观音湖、观音峡为主体的两湖两峡水利风景区、以沈氏家训展览馆的沈氏家文化旅游景区、以凤堰古梯田为核心的梯田汉江景区,以凤凰山和铁瓦殿道教文化为内容的凤凰山旅游景区,在此基础上整合文化旅游资源,在全县形成“一心三带”的生态旅游格局。在这里我重点推介凤堰古梯田景区建设项目、凤凰山国家森林公园休闲旅游区建设项目、月河流域农业观光带建设项目、汉阴文化旅游产业园建设项目、中国优秀家训文化教育基地建设项目、两湖两峡水利观光区建设项目,漩涡古镇、双河口古镇开发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