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思维助力脱贫——蒲溪镇积极探索电商脱贫新路径
如何使小小二维码管好帮扶干部?如何用小小二维码为贫困户服务?如何用二维码掌握贫困户的动态?运用互联网思维真正使贫困村胜利村脱贫摘帽,是蒲溪镇在实施脱贫攻坚中一直思考的问题。去年以来,蒲溪镇积极探索和实践,走出了一条“互联网+贫困户”的干群同心同向助力贫困户脱贫增收的路径。
二维码+管理 干部无心偷懒
22岁的方宝宝家里有三口人,父母年事已高,自己也未成婚,是胜利村的贫困户,在和父亲外出务工后,家中只有母亲一人操持家务。近日,方宝宝返乡回家过年,拿着手机对着家门口的二维码信息“扫了”一下,看到里面家庭的信息和帮扶干部来他们家帮扶的照片信息,顿时潸然泪下……
“没想到我们的干部这样照顾我的母亲,太谢谢你们了”,方宝宝感激的说到。
走进胜利村的贫困户家门口,每户贫困户家门口都贴着一个小卡片,左侧印有帮包干部的姓名、联系方式、村委会名称和电话,右侧是二维码,上面印有贫困户的名字。二维码相当于贫困户的身份证,里面记录着贫困户的致贫原因、扶贫措施。把二维码挂在贫困户门口,既是一种将现代信息技术与传统管理服务有效嫁接的创新,又是如何管好帮扶干部的有效途径。为此,镇纪委专门出台了“日排查、周量化、月通报”的监督管理方式,监管在日常,使每名干部用心帮扶贫困户,实实在在为贫困户服务,因户而异解决贫困户实际问题。
二维码+服务 农产品远航
从胜利村的冯财芝家到镇上去,要先到村部再到镇上,来回坐车都要花去不少的车费。要出趟门并不方便,但是,这并不影响她家把农副产品卖出去,并且还卖上好价钱。最近,他家的甜杆酒、土鸡、土鸡蛋丰收了,被蒲溪镇三犇电商公司买走。“这下,我不用出门就能挣钱了!”冯大妈很高兴。
“你这个照片拍的不够好,没有将农产品的优势拍出来,没有卖点,不能使很快吸引消费者的眼球……”,电商公司的照片采集负责人指导着帮扶干部卿文说到。
蒲溪镇三犇电商公司是该镇电商服务中心吸纳的第一个电商公司,该公司一直也在摸索如何将贫困户的农产品通过他们的网上店铺远销,通过电商办推荐该公司借助镇脱贫攻坚“电子信息平台”将贫困户中的农产品信息收集和整理,根据贫困户的农产品数量,按周、按量集中到户收购一次,方便贫困户将家中的产品销售,助力贫困户增收。
二维码+系统 小平台成了“大管家”
“点一下就显示贫困户的情况,再点一下就清楚干部帮扶的过程……这个系统真不错”安康市第三方评估小组成员打开蒲溪镇脱贫攻坚电子信息系统后说到。
“扶贫要精准,得做到‘一户一策’、因人因地施策。”蒲溪镇扶贫办主任黄鸿道出建立二维码识别管理平台的初衷:纸质版建档立卡繁琐,查找不便。而二维码管理简化了贫困户精准管理程序,更高效便捷。
2016年年初,蒲溪镇党委政府引入大数据、云平台等先进技术,建立贫困户二维码识别管理平台,将识别出的贫困户基本信息全部生成二维码进行管理。
用手机一扫,便进入蒲溪镇二维码管理平台,贫困户个人信息、致贫原因、帮扶责任人、帮扶措施、帮扶记录、帮扶成效等多项内容便显示出来。为保护贫困群众个人隐私,二维码识别管理平台坚持封闭运行规范管理。数据管理由专人负责,对贫困户的基本信息、帮扶信息、脱贫信息等及时更新维护,确保管理规范、运行高效。
2016年以来,按照县脱贫攻坚办公室的统一部署,胜利村为2016年重点贫困村,蒲溪镇党委政府年初精心部署,按照“两不愁、三保障”的要求,高标准规划、高起点引领,创新驱动,巧借互联网思维,开启了“电子信息平台监督管理服务”的电商精准帮扶新模式的试点。事实证明,二维码识别管理平台建立后,贫困户信息管理更精准,脱贫工作透明度和管理效力大大提升。在此基础上,近日,全镇所有贫困户全面进入二维码识别管理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