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阴六措并举推动公共机构节能工作再上新台阶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完善机制。公共节能工作是一项重要工作任务和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加强领导,完善体制机制,我县成立了由县委常委、县政府常务副县长任组长,县政府分管副县长任副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县公共节能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县政府机关后勤服务管理中心,具体负责全县公共节能工作的组织、协调和督办等工作。
二是广泛宣传教育,提高节能意识。我县积极开展节约能源资源和环境保护的宣传工作,通过宣传栏、电子屏、标语、传单和微博等形式进行公共节能宣传,使广大干部职工群众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增加做好节能工作的紧迫感、责任感和使命感,通过宣传使广大干部职工群众认识到加强公共节能工作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是富民强县的重要方法。通过重点宣传节能法律法规,提高日常生活中的节能技巧,进一步提高广大干部群众的节能参与意识,真正做到依法节能、全民行动,形成了“人人节约、事事节约、处处节约”的良好节能氛围。
三是完善制度体系,落实监督机制。建立健全各项能源资源消耗统计、报告、考核、公示制度,促进各单位耗能设备管理规范化、科学化,从根本上推进各单位公共节能工作的开展。县公共节能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各单位对《公共机构节能条例》贯彻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严厉查处各种违反《公共机构节能条例》的行为。加大对违规行为的处罚力度,对有关责任人和公共机构负责人依法追究责任。同时,充分发挥广大干部群众监督和新闻媒体舆论监督的作用,鼓励先进,鞭策后进。
四是加强日常管理,严格控制能耗。一是节约用电。我县积极实施县城气化工程,目前正在抓紧天然气门站建设,预计年底可正式通气。合理设置和使用路灯及景观照明,除重大节假日和重大活动等特殊情况外一律关闭景观照明。各机关工作人员注重从身边细节入手,办公室、会议室亮度足够时尽可能少开灯或不开灯;计算机、打印机,复印机及传真机等办公设备不用时,随时关闭;下班后自觉关闭各类电器电源、减少待机消耗。二是节约用水。加强用水设备的日常维护管理,对县城供水管网进行了改造,目前已基本完成县城供水管网改造和农村人饮工程改造。定期检修损坏、老化的供水管道、阀门等用水设备,切实减少耗水量。在用水区域设置节约用水标识,使机关干部职工养成良好的节水习惯。三是狠抓公务用车节能管理。2013年起我县对超标车和违规公务用车进行了专项治理,共清理超标车辆14辆。2015年又起动了公务用车改革,成立了公务用车服务中心,紧紧围绕节约型、廉洁型机关的要求,转变了传统的公务用车运行管理方式,合理有效配置公务用车资源,交通费用节约可控、车辆管理规范透明、监管问责科学有效,有效降低了行政成本。四是节约办公耗材。结合“智慧汉阴”建设,进一步完善了电子政务城域网和政务办公OA系统,积极推行无纸化办公。加强了文印耗材管理,提倡双面用纸,注重稿纸、复印纸的再利用,降低纸张消耗。大力提倡修旧利废,延长文印设备的使用寿命,逐步淘汰高耗能的计算机、打印机等办公设备。五是节约公务支出。出台了《汉阴县党政机关公务接待管理暂行规定》,县财政局、监察局、审计局印发了《关于规范公务接待费、会议费、培训费报销事项的通知》,2015年全县“三公”经费较2014年有所下降。
五是严格采购制度,厉行勤俭节约。全县办公用品采购严格实行“按需采购”制度,由县财政局采购中心负总责,从源头上控制采购的数量、规模,节约成本。按照国家有关强制采购或者优先采购的规定,同类产品只准采购列入节能产品名录和环境标志中的产品和设备,杜绝采购国家明令淘汰的用能产品和设备。不断扩大实施节能产品政府采购的范围,各单位加强办公用品申领的管理,建立办公用品入库台帐,实行办公用品申领登记制度,厉行节约,减少浪费。
六是广泛开展“绿色照明”行动,大力普及高效节能灯具。开展“绿色照明”节能示范县创建工作,在全县机关和事业单位实施节能改造工作。计划到2020年,全县淘汰国家禁止使用的照明产品,采用先进技术及产品对照明系统进行节能改造和建设新的照明系统。目前,我县在县城亮化、公共场所、行政服务中心、发改局等部分机关单位推广使用了LED照明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