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汉阴县人民政府>政务要闻>镇情快讯

镇情快讯

自立更生斩穷根 巾帼何曾让须眉

——汉阳镇笔架村贫困户高国彩励志脱贫典型事迹

作者:俞明喆 饶润润 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2017-08-22 08:30

       人们常说“女子能顶半边天”,可对于汉阳镇笔架村的农村妇女高国彩来说,顶在她头上的,可不止这半边天。提到高国彩,乡亲邻里们纷纷竖起大拇指,夸赞道:“这个女人可不简单,不仅撑起了她家那一片天,还带头摘了自家的“贫困帽”,乡里乡亲间她也没少帮衬,真是不容易!” 


      高国彩,汉阴县汉阳镇笔架村人,是两个孩子的母亲,出生于1976年的她有一个完整却不完美的家庭:10多年前,丈夫汤兴斌在煤矿工作,突如其来的一场事故让正值而立之年的丈夫失去了双腿,从此只能躺着度完余生。那年,大女儿汤桂英5岁,小儿子汤进德只有2岁。


      事故发生后,高国彩不仅要担负起整个家庭的经济开销,还要照顾残疾的丈夫和一双年幼的儿女,作为一个身高不到1.6米、体重不到100斤、小学文化水平的家庭主妇,高国彩并没有被生活的重压击垮,而且变得愈发坚强、愈发勤奋。她一边照顾年幼的孩子和身有残疾的丈夫,一边种田耕地、操持家务,同时还思索着回乡发展的出路,经过深思熟虑后,高国彩与丈夫汤兴斌决定,用矿难补给他的8万元治疗补偿费,一边回家治疗,一边把看病节省下来的4万块钱精打细算的分配使用,花了2万块钱买了别人一家公路边的旧房子,用剩下的1万多块钱开了一个小商店,来维持一家人的基本花销。高国彩平时为人和善、待人诚恳,处事大方,每到农忙时节,她总会在自家门口贴上“谁家急需籽种、化肥、农药,春播先领取,秋后再付款”的告知,看似一个小小的举动,对春耕夏种的农民来说,着实解决了燃眉之急。经过高国彩的细心经营,小店的生意逐渐有了起色,附近的村民们张大叔向我们说道,她家的经济条件并不好,但在生意上从不斤斤计较,商品价格低、利润薄,公平买卖,童叟无欺,而且服务还周到,有时谁家一时半会急需用个啥,又没有时间来店里买,她只要有空,就会骑着自行车亲自送货上门,这为身在山区,交通不便的村民提供了很大的便利。正是这些善意的助人之举为高国彩赢得了更多的人缘,村民们都爱照顾她的生意,即使高国彩不在家,村民来买东西,也会自己去取,把钱交给卧床的汤兴斌。


      2014年春,在精准识别入户走访中,得知了高兴彩的家庭状况后,经笔架村三委通过村民代表大会评议将其家庭纳入贫困户建档立卡,并列为低保。朴实勤劳的高国彩在了解国家的扶贫政策方针后,当即决定借这帮扶政策的契机,来发展养殖业,她向人借钱养了7头猪,年底卖出后,还清了买猪的钱,自己还赚了些钱,同时按照扶贫政策,政府年底奖补了3500元,这更加坚定了她发展养殖业的信心。虽然家里已有6、7亩地要耕种,家务活也很繁重,但对生活充满热情、吃苦耐劳的高国彩在享受到政府扶贫政策的实惠后,决定扩大自己的养殖业。2015年初,她又在自家住房下面公路边扩建了一个猪圈,养了20多头猪,办起了小型养猪场,这些年卧床的汤兴斌自学了些养殖技术,为了方便照顾,她把猪圈里安上了监控,让丈夫能时常看到自家的猪,多提指导意见。扩大了养殖产业,家里还有6、7亩地要耕种,高国彩逐渐感到体力不支,但她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热情让她不愿放弃,她开动脑筋,想到了周边与自己曾经一样困难但勤劳的邻居,于是她将猪场的部分猪仔先作价赊给周边有需要的贫困户养殖,等到贫困户资金充裕时再来结账,这样,一边帮助贫困户解决了养殖资金不足的问题,一边也缓解了自己的劳作压力。同时,她在农忙时会雇些家境贫困的人来帮自己干活,帮助他们增加收入的同时,也解决了自己的发展难题。就这样,高国彩的养殖业逐年在扩大,到今年共养殖了近40头猪。


      2016年底,高国彩主动向村委递交了贫困户退出申请书,决定摘了这顶贫困户的“穷帽子”,村委经过慎重考虑后支持高国彩的决定。在村支部的办公室,她对她的帮扶人笔架村的陈主任说出了一段很平实的话:“脱贫不能等靠要,人只要精神不倒,再难的日子都能熬出头,更何况现在党和政府的政策这么好,连孩子上学都有各种帮扶政策,孩子们也在一天天长大、一天天懂事,现在放假回家也会帮我做些事,我还有什么可发愁的,这日子现在一天更比一天好,我只有摘了这贫困户的名字,才能给孩子做好榜样,让他们今后勤勤恳恳的做人。”为了给孩子们树立做人的榜样,她浑身上下没有一分抱怨、没有一丝愁容,对未来的憧憬和对美好生活的满满自信令人钦佩。十多年来,她用自己的坚强与毅力自立更生斩断了穷根,一点一滴地拨开了不幸带来的阴霾,重新为这个家撑起了一片艳阳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