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阴:让残疾人的家更“宜居”
有句土话叫“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狗窝”,虽然话儿土,理儿却不糙,可见老百姓内心中对“家”的眷恋;安居乐业,百姓唯有居得其所,身心安稳才有更大动力开辟新的生活。
“看,这是我家新盖的房,既宽敞又安全。”平梁镇石门寺村残疾人廖家贵看着刚刚盖起的新房,她满心欢喜地向我们说道。“搬新家了,高兴!幸亏有党的好政策,把房子重新修了修,要不然这辈子也住不上这么好的房子”,该村另一对残疾人谭文友、连永凤夫妇在新家开启新生活的这几日里,脸上满满绽放着幸福的笑容。他们提到的“好政策”,就是县办好“残疾人十件实事”中实施的农村贫困残疾人危房改造项目。今年,像他们这样被列入维修加固或重建住房实现“安居梦”的残疾人,全县共有30户。
政府主导 统筹规划
实施农村危房改造是《汉阴县“十三五”加快残疾人小康进程规划纲要》的重大政策措施,也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长远决策部署。今年,该县继续落实好该项涉残重点民生工程;以文件形式明确了改造任务、进度计划、工作要求和资金配套等内容,要求平梁、观音河等乡镇高度重视,采取强有力手段,确保按规定的时间节点,保质、保量全面完成改造任务。
残联主体 协同落实
由县残联具体负责组织实施和落实,协同乡镇和村委会帮助改造户落实好选址、基建施工、质量监督和验收,确保工程进度和质量。项目实施过程中,指导乡镇根据残疾人家庭的实际情况,制订“一户一方案”的危房改造计划,采取新建、拆建、修缮、置换等多种方式进行改造;改造中注重资源整合,与新农村建设、农村环境整治相结合,努力使改造后农房与院落及周边环境相协调。对既无劳动能力,又无理财能力的特困残疾人户,由村“两委”组织施工队负责为其组织房屋修建,确保建房项目如期完工。
用活资金 发挥效益
按照《农村贫困户危旧房改造建筑规范》“经济、实用、便捷”的原则,确保贫困残疾人危房改造项目稳步推进、见到实效。
残疾人是弱势群体,建设新的房屋总的花费大,而个人筹资相对困难;该县整合农村危旧房改造项目工程,用普惠加特惠的政策予以最大限度的为残疾人谋利益,使每户建房补助近3万元,确保了贫困危改残疾人家庭都能建得起房、建得好房。工程竣工后,对受助对象房屋逐户现场踏察、工程质量检查及验收,真正做到“验收一户、兑现一户”,确保贫困残疾人危房改造资金全部兑现到位,实现资金最大限度发挥效益。
目前,农村残疾人危房改造工程在县残联和各乡镇的共同努力下推进有序,预计9月底全部完工,贫困残疾人的“安居乐业梦”逐步成为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