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阴县多措并举治理农村环境卫生
今年以来,汉阴县上下按照“强基础、抓投入、建机制、促管理”的总体思路,多措并举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治理,农村面貌和生产生活条件发生了显著改善。
一是建立健全农村环境卫生保洁长效机制。修订完善了《汉阴县农村生活垃圾清运保洁工作方案》,县财政每年预算安排440万元用于农村生活垃圾清运保洁专项补助及绩效考核奖励,在全县全面推行“确保重点、覆盖一般、市场运作、政府监管”的运行机制,在80个重点保洁村,采取“农户收集、公司清运、集中处理”的保洁模式,在59个一般保洁村,采取“农户自我管理、公司定期清运”的保洁模式,实现了全县农村生活垃圾清运保洁全覆盖。同时,对全县40个贫困村采用扶贫+环保的工作模式,各村配备了6--10名不等扶贫户,申请公益性岗位,用于农村生活垃圾清运保洁。
二是压实农户门前“五包”责任制,健全村民自治制度。从思想教育入手,提高村民的环境意识,各村经常宣传环保法规政策,组织参观典型村的环境卫生,明确农户门前“五包”(包房前屋后环境卫生日常保洁定时定点清运、包房前屋后的绿化、包房前屋后五堆六乱定期清理、包家禽圈养、包垃圾不乱到污水不乱排),使村民从思想上明确环境卫生与自身的健康、利益息息相关,使村民从被动到主动,从命令到自发,从小家到大家,全面调动了村民的工作积极性,提高了村民积极参与村环境卫生建设的自觉性。
三是推进卫生示范户、绿化示范户争创活动,提高群众自觉参与意识。在全县开展了“卫生示范户、绿化示范户”评选活动,验收合格后,以每户500元作为奖励,通过评选评比这个载体,深入发动群众,统一认识,广泛宣传,以点带面地推进村庄环境的净化美化。
四是有效落实河长制,切实加强涉河违法行为、河道卫生环境专项整治行动。 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管理原则,对境内有大小河沟302条明确了总河长、责任河长、河警长、巡河长工作,并设立河长公示牌,标明河长姓名、河长职责、水质目标和监督电话等内容,让广大人民群众参与监督,有效制止水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