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阴财政局五举措助推财政投资评审规范高效运行
截至11月底,汉阴财政局累计完成评审项目605个,送审金额14.49亿元,审减金额1.35亿元,审减率9.32 %,节支效果显著。
完善评审制度。为确保评审工作的规范、高效运行,重新修订了《汉阴县政府投资评审管理规定》,相继出台了《汉阴县常用造林、绿化及经济林种苗最高限价》、《汉阴县工程造价咨询等服务收费项目最高限价》、《汉阴县小型工程预算控制综合单价》等规范性文件,使评审工作有章可循、有据可依,评审结果科学、公正。
严格项目审核。在评审过程中,始终牢牢把握资料送审、现场踏勘、材料价格核定、工程量核对等关键环节,所有评审项目实行三级复审制,做到事前介入,事中跟踪,事后规范,保证评审质量。推行阳光审核,确保每一个项目做到审得准、算得细、说得清、效率高,打造“阳光评审”。
创新评审方式。对项目评审实行限时办结制度,根据项目轻重缓急和复杂程度,统筹合理安排评审力量,尤其是报审的贫困村通村水泥路硬化、便民桥、 “交钥匙”及基础设施等工程,从项目报审到出具评审报告平均缩短至3天。结合工作实际,推行预算评审政府购买服务模式。经公开招标确定了第三方评审中介机构,此举大大提高了评审效率和质量,降低评审风险。
强化廉政意识。强化项目评审责任追究,降低自由裁量。局领导定期对评审工作人员谈话谈心,始终把廉政教育作为大事常抓不懈,将廉政意识、风险意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严守纪律底线,真正将评审立在“规矩”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