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阴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汉阴县“十三五”突发事件应急体系建设规划的通知

索引号 xzfgzbmzfb/2017-0298 公开目录: 规划计划,县政府办文件,应急预案
公开责任部门 政府办 公开形式: 主动公开
文号 汉政办发〔2017〕129号 成文日期: 2017年08月31日
有效性 有效 公开日期: 2017-09-01 08:15

各镇人民政府,县政府各工作部门、直属机构:

  《汉阴县“十三五”突发事件应急体系建设规划》已经县政府同意,现印发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汉阴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7年8月31日


  汉阴县“十三五”突发事件应急体系建设规划


  “十三五”时期(2016—2020)是我县打赢脱贫攻坚战、建成全面够格小康的决胜期,也是推进平安幸福汉阴的关键期。科学编制和实施《汉阴县“十三五”突发事件应急体系建设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对于进一步提高全市预防和应对突发事件的整体能力,推进“平安汉阴”建设,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具有重要意义。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陕西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办法》以及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我县实际,编制本规划。

  一、面临形势和挑战

  随着全县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面临的应急管理风险和挑战更加复杂化。

  (一)自然灾害易发多发。干旱、暴雨、冰雪、雾霾等极端天气灾害给社会造成的影响越来越大,加之秦巴山区地质结构复杂,全县现有地质灾害隐患点116处,地质灾害易发区占全市总面积的一半以上。尤其是南北两山地区,山大沟深,加之南北两山地区群众严河沟分布的特点,一旦发生短时强降雨或持续性降水,极易引发地质灾害和洪涝灾害。

  (二)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严峻。目前,经济下行压力增大,部分企业安全投入不足,管理不到位,安全生产事故风险上升;地处高速和国道的过境线上,过境车辆较多,交通事故时有发生。

  (三)社会安全形势趋于复杂。随着经济结构的调整,改革进入深水区,各类上访群体不断出现,聚集上访演化为群体性事件的风险增高;各类社会矛盾伴随改革发展的不发日趋复杂化,发生各类突发事件风险增多,应急管理体系建设面临的形势更加严峻复杂。

  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建设目标

  (一)指导思想。以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牢固树立“红线”意识和“底线”思维,坚持注重基层、夯实基础、突出重点、稳步推进的建设思路,以应急管理基础建设为支撑,加大科普宣教力度,进一步增强应对与处置突发事件的综合能力,构建全方位、立体化的公共安全网,不断提升应急管理工作规范化、科学化和法制化水平。为汉阴经济快速稳定安全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二)基本原则。

  1.以人为本,服务发展。始终坚持把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作为应急管理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服务党和政府总体工作部署。

  2.依法管理,科学应对。坚持有法必依、执法必严,依法开展突发事件预防准备、处置救援和恢复重建工作。坚持强化隐患排查,加强监测预警,注重分析研判,及时有效处置各类突发事件,最大限度减少损失。

  3.统筹兼顾,远近结合。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充分激活存量资源,重点促进信息、队伍、物资、装备的有机整合,实现资源共享,避免重复建设,提升应急水平。

  4.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合理布局应急体系建设任务,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参与应急救援工作,实现多方参与、共建共享、风险共担,政府、社会、公众有机结合齐抓共管的新格局。

  (三)建设目标。逐步建立统一指挥、结构合理、反应灵敏、功能完备、运转高效、体系完整、覆盖应急管理全过程和全社会共同参与的突发事件应急体系。

  三、主要任务

  (一)健全完善应急体制与机制。各镇政府、各部门要严格按照应急管理职能设立应急管理机构,配齐配强应急管理兼职工作人员。推进应急管理“五进”工作,在农村、社区、学校、企业等建立广泛的应急组织机构。建立公公安、公路、交通、农林水利、旅游等部门间的协调联运机制。落实应急值守通报机制,及时通报突发事件应急信息报告工作。

  (二)不断增强监测预警能力。以汉阴县政府网站为基础,整合全县预警信息发布资源,建立健全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运行机制,强化突发事件预警信息的网格化管理,增强全社会应急快速响应能力。持续加强地质灾害监测预警工作,不断增强山洪监测预警能力。健全饮用水质量监测体系,保障居民安全饮水。健全完善气象监测预报体系,提高极端天气应对能力。健全完善空气质量监测体系,增强空气重污染监测预警能力。加快森林火灾监控、重大传染病、食品安全卫生和动植物疫情监控体系建设。

  (三)注重强化风险管控能力。进一步加强地质灾害、防汛抗旱、极端天气、消防安全、群体性事件等社会面风险隐患排查整治力度,建立健全风险隐患数据台账,加强风险隐患的排查与治理,落实风险隐患动态监管制度。根据区域、行业灾害风险特点,及时组织研判隐患与风险发展趋势,积极采取措施,落实风险的转移、分解和弱化工作,把风险可能带来的突发事件损失降到最低程度。

  (四)优化应急预案加强演练。突出抓好各镇、各部门、基层企、事业单位应急预案修编工作,增强预案的操作性和实效性。推进基层应急预案体系建设,实现应急预案在农村、社区全覆盖。加强应急预案培训和宣传,增强应急预案管理的科学性。重大活动、重要时期应及时组织预案演练,通过应急演练实现检验和完善预案、锻炼和锻造队伍、磨合机制、提升能力的目的。

  (五)建立完善应急队伍。依托汉阴消防大队、武警中队和民兵组织组建汉阴县综合应急救援队。根据行业特点,组建山林火灾应急救援队、防汛抗旱应急救援队、地质灾害应急救援队、气象灾害应急救援队、道路交通安全应急救援队等专业应急救援队伍。依托社会力量,加强各级各类应急志愿者队伍建设。

  (六)加快推进应急平台建设。加快建成汉阴县应急减灾指挥中心,依托县应急指挥平台和县公安局指挥体系,健全应急指挥平台体系,与各相关部门专业应急指挥平台实现互联互通;增加应急指挥平台的演练频次,强化应急指挥平台的业务培训,提升运用和维修技术人员解决问题和服务支撑能力,保证平台稳定运行。

  (七)强化应急宣教与培训。每年组织1次以上应急管理集中培训。指导基层单位开展多种形式的培训活动。不断丰富应急科普宣教载体。注重应急科普宣教基地建设,加强面向公众的应急知识科普宣教工作。继续贯彻落实《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指导纲要》,推进应急知识进学校、入教材、上课堂,把公共安全教育贯穿于学校教育的各个环节,切实增强中小学生自救互救意识和应急避险能力。

  (八)积极推进应急物资保障建设。完善应急物资保障体系,加强应急物资信息库建设。相关业务部门负责指导配备应急救援物资,重点加强对重大级以下突发事件处置物资保障的储备,积极推进抢险救灾及突发事件应对专业物资储备建设,增加储备物资的品种和数量,建立健全应急储备物资采购、调运、更新等应急物资管理制度,加强应急物资信息数据库建设,实现应急物资与数据信息共享。

  (九)加强恢复重建能力建设。建立突发事件灾情评估体系,对各类突发事件受灾情况实施动态监测和快速评估,为恢复重建提供科学依据。完善政府紧急调用应急物资配套制度,保障生活必需品快速供应。构建“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救助服务体系。根据实际完善社会救助服务具体事项、标准,规范社会救助的程序、途径等相关配套政策。建立应急救助多元长效机制,对不同救助对象开展生活帮扶、心理救助、资源链接、能力提升、社会融入等多样化、个性化服务。

  四、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做好规划之间的衔接工作。按照“统一领导、分类管理、分级负责、条块结合、属地为主”的原则,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应急管理组织机构,充分发挥应急委员会等应急管理机构职能。建立部门之间协调与联系机制,及时研究解决规划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同时,做好本规划和省突发事件应急体系建设规划和市级相关规划之间建设任务的衔接和重点项目建设的对接,合理配置资源,统筹推进规划各项任务的落实。

  (二)加大投入力度,完善规划实施保障机制。要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将突发事件应对处置专项经费、应急管理工作经费和重点项目建设配套资金纳入财政预算,建立紧急情况下财政资金快速拨付机制,建立政府引导、社会参与投入的长效机制,健全政府、企业、社会力量相结合的应急资金保障机制。积极探索建立应急救援公益性资金,完善社会捐赠机制。

  (三)强化监督评估,建立《规划》实施长效机制。建立三级规划实施管理协调机制,强化对规划实施情况的跟踪分析,完善激励和考核机制,明确各方责任,保障规划建设任务的全面完成。建立健全规划实施的年度评估、中期评估和总体执行情况总结制度。各镇、各部门及时针对本地区、本行业特点抓好规划落实,促进预案的不断完善和应急管理工作的整体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