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阴2017年生产总值(GDP)总量迈上新台阶
2017年,汉阴全县上下大力实施“生态立县、工业强县、科教兴县、农旅富民”战略,统筹推进“1533”发展布局,全力加快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推动经济朝着更有质量、更有效益、更可持续的方向发展,经济实力在追赶超越中迈上新台阶。预计2017年生产总值突破百亿大关,实现100.2亿元,同比增长11%。一、二、三产业分别同比增长4%,14%,8%,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13.8:60.2:26。
农业的基础作用持续稳固。全年粮油总产达12万吨,预计农业总产值22.8 亿元,增长5%。新建绿丰农业、高誉绞股蓝等现代农业园区10个,秦沪农业、龙寨沟茶叶、高梁畜牧、中坪魔芋等10个现代农业园区晋升为市级园区,凤堰园区积极打造航母型园区,全县现代农业园区总数达60个,面积达10.75万亩。省级现代农业园区占比位居全市前列。
工业的支撑作用明显增强。聚焦工业经济转型升级,加快园区基础设施配套和管理体制改革,狠抓工业经济提质增效。强力推进《工业稳增长促投资十条措施》落实,引导企业由“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益型”“科技创新型”转变,启动科技创新工程,龙飞魔芋成功创建“科技创新示范企业”,华能科技、华晔药业、聚源菊花、凤堰茶叶等8户企业成功创建“科技型小微企业”。华能公司通过省高新技术企业认定。2017年先后为全县11家企业发放还贷周转金38笔共计1.9亿元,帮助企业顺利归还贷款2.99亿元,为企业减少财务费用支出700万元以上。全年实施工业技改项目11个,完成投资2.9亿元。战略性新兴产业完成投资8.6亿元,增长60.3%。全年新增规模以上企业11户,预计全年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完成175亿元,增长18.5%。
第三产业拉动作用日益显现。以“油菜花”旅游季为抓手,四季主题旅游及硒菊旅游活动月成功举办,全年共接待游客273万人次,增长14.2%;旅游总收入15.8亿元,增长34.0%。全年新增限额以上商贸企业16户,城乡居民消费环境不断优化。预计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23亿元,增长15%。大力发展书画产品等文化产业,泰邦书画、琪琪文化、凯发标识一批文化企业效益良好,规模以上文化企业营业收入增速连续四个季度位居全市第一。
市场主体更加活跃。加快“放管服”改革,倒逼相关部门和行业减环节、优流程,压时限、提效率,破除制约企业和群众办事创业的体制机制障碍,持续强化企业市场主体地位,不断增强企业发展动力,有效提升全县营商环境。2017年新增市场主体2236家(其中个体户1644家),同比增长18%,全县市场主体总数达14900家,其中企业总数达2173家,每万人拥有企业87家。积极开展“个转企、小升规、规改股、股上市”引导培育工作,全年成功申报“四上”企业34户,超市政府下达任务20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