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阴县卫生和计划生育局2018年部门预算综合说明
索引号 | xzfgzbmxzfgbm-GK-2018-0149 | 公开目录: | 预决算公开 |
公开责任部门 | 公开形式: | 主动公开 | |
文号 | 无 | 成文日期: | 2018年02月11日 |
有效性 | 有效 | 公开日期: | 2018-02-11 11:10 |
一、部门主要职责
(一)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贯彻中、省、市卫生工作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拟订全县卫生改革和发展目标、规划和政策。拟订我县医疗卫生管理的规范性文件及食品安全地方标准。
(二)贯彻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药品法典和国家基本药物目录,贯彻国家药物政策,拟订我县国家基本药物使用的相关配套政策措施及组织指导管理实施工作。
(三)统筹规划与协调全县卫生事业发展,合理配置卫生资源,负责编制和组织实施全县卫生事业发展规划。
(四)组织拟订并实施农村卫生发展规划和政策措施,负责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综合管理。
(五)拟订社区卫生、妇幼卫生发展规划和政策措施,规划并指导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负责妇幼保健的综合管理和监督。
(六)负责疾病预防控制和地方病防治工作,拟订实施重大疾病防治和地方病防治规划与策略,贯彻国家免疫规划及政策措施,协调有关部门对重大疾病、地方病实施防控与干预。
(七)负责卫生应急工作,拟订卫生应急预案和政策措施,负责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预警和风险评估,指导实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防控制与应急处置,发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信息。
(八)贯彻国家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法律法规,拟订我县规范性文件,负责编制和组织实施中医药中长期发展规划,促进中西医均衡协调发展。
(九)指导规范卫生行政执法工作,负责职业卫生、放射卫生和学校卫生的监督管理,负责公共场所和饮用水的卫生安全监督管理,负责传染病防治监督。
(十)负责医疗机构医疗服务的全行业监督管理,贯彻执行国家医疗服务、技术、医疗质量和采供血机构管理的政策、规范、标准,建立全县医疗服务评价和监督体系。
(十一)参与拟订我县医学教育发展规划,组织开展医学继续教育和毕业后医学教育工作。
(十二)指导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工作,拟订全县卫生人才发展规划,组织实施国家卫生专业技术人员资格标准。
(十三)负责辖区保健对象的医疗保健工作,负责有关重要会议与重大活动的医疗卫生保障工作。
(十四)承担县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县地方病防治领导小组、县艾滋病防治领导小组的日常工作。
(十五)贯彻执行党和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拟订我县人口和计划生育政策并组织实施;推进计划生育行政执法体系建设,规范执法行为。
(十六)负责协调推动有关部门、群众团体履行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相关职责;配合有关部门对各镇党政领导落实计划生育责任情况进行考核;会同有关部门提出促进出生人口性别平衡的政策措施。
(十七)制定全县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救助机制和保障制度。
(十八)提出我县人口发展战略建议,制定并组织实施全县人口发展的中长期规划、年度计划和事业发展规划,监督管理规划执行情况,保持适度生育水平。
(十九)负责监测全县人口和计划生育发展动态;负责人口和计划生育的信息综合及信息化建设。
(二十)负责全县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和服务工作,研究提出促进人口有序流动、合理分布的政策建议;制定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规划,负责建立流动人口计划生育信息共享和公共服务工作机制;会同相关部门做好城镇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工作。
(二十一)负责组织全县实施人口和计划生育科学研究的总体规划;综合管理全县人口和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工作,依法公布有关计划生育重要信息,监督计划生育药具发放工作。
(二十二)制定全县人口和计划生育宣传教育工作规划;组织开展全民性人口和计划生育的宣传教育;制定全县计划生育干部教育培训规划并组织实施。
(二十三)推动实施计划生育的生殖健康促进计划;承担、制定优生优育和提高出生人口素质的政策措施,并组织实施;会同有关部门降低出生缺陷人口数量。
(二十四)编报全县计划生育事业经费、基本建设支出经费的预算及计划生育药具需求计划。
(二十五)指导县计划生育协会业务工作。
(二十六)承办县政府和上级业务部门交办的其它事项。
二、2018年度部门主要工作任务
2018年全县卫生计生工作的总体思路是:紧紧围绕实施健康中国战略,以健康扶贫和建设健康县城统揽卫生计生工作全局,突出医改、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和重点项目建设三个重点,落实全面从严治党的各项要求,奋力实现“全县创优秀、全市争先进、全省出经验”的争先进位目标。
(一)强化政治站位,抓实抓好健康扶贫工作
一是围绕考核目标,实现四个“百分百”。继续实行健康扶贫“月安排、月考核、月通报”制度,全面建立问题台账,逐项登记销号,确保政策知晓率、一站式结算报销、新农合参合率、大病保险参保率达到“四个100%”。二是突出靶向治标,扎实开展好健康扶贫“三个一批”行动计划(大病集中救治一批、慢病签约管理一批,重病兜底保障一批)。继续抓好贫困患者11种大病的集中救治,组织实施好贫困白内障患者免费救治,积极组织开展疾病预防“八大行动”,切实控增量、减存量,彻底解决“病根”变“穷根”的问题。三是充分发挥四大帮扶体系职能作用,推进优质资源下沉,狠抓天使健康扶贫、交友连心活动。四是全面落实健康扶贫“五重保障”。做好健康扶贫资金的审核、拨付和监管工作;围绕“五重保障”(新农合、大病保险、民政医疗救助、医疗救助基金、政府兜底救助),精打细算、量入为出,用好合疗资金和其他救助资金,有效减轻贫困人口就医费用负担,助推全县精准脱贫、过硬脱贫。
(二)坚持以人为本,不断提升计划生育优质服务水平
一是强化国策意识,推进计生工作转型发展。继续落实党政“三个一”领导机制和计划生育“一票否决”、重点管理机制,确保出生人口统计准确率保持在96%以上,政策外多孩率控制在3%以内。二是迅速启动新一轮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单位创建工作。以改革完善计划生育服务管理为动力,健全管理体制,完善服务机制,强化基层基础,切实提高妇女儿童健康服务质量,最大限度满足人民群众获得感,确保通过国家验收。三是全面实行计划生育“镇聘、村用、县考核”一体化管理新模式,认真落实村计生专干8000至1万元的年工资待遇,有效解决镇村计生管理人员缺乏、基础薄弱问题,全力推进镇、村人口计生网络“四有”标准。四是严格执行双月督查制度,推行半年、年终质量检查与平时抽查、随机解剖、数据比对相结合的考核机制;完善镇、村级动态管理,抓好镇、村计划生育目标完成情况考核,推进计生质量稳步提升。五是加强人口信息化建设。做好婚育健康“十证合一”系统管理应用,简化办证程序和流程,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路;利用QQ群、微信群等方式加大日常工作督导力度,确保信息准确率、反馈及时率和“一证通”应用率保持在市考指标以内。六是认真落实计生利益导向机制。深入开展农村贫困计生家庭精准扶贫工作,各项计生奖励优惠资金兑现率达100%。七是抓好城乡结合部、工农业园区和城区流入人口计划生育管理,严格落实“以房管人”、定期查验登记制度,实现流动人口基本公共卫生计生服务均等化、全覆盖。
(三)狠抓健康促进,稳步推进健康县城建设
一是积极开展国家健康促进县创建工作。坚持大健康理念和政府主导、全社会参与的原则,充分关注生命全周期、健康全过程,把健康融入所有政策,实施医疗卫生、体育健身、心理干预等17项综合治理措施,使居民健康素养水平达到20%,重大慢性病过早死亡率比2015年降低10%,减少残疾和失能的发生。二是将建设健康县城与创建国家健康促进县有机结合,同步推进。围绕19项工作职责,不断完善医疗服务网络、开展健康养老、医养结合和信息化建设,力争2019年实现人人享有15分钟卫生服务圈的目标。三是抓好以健康细胞工程建设为主的公益设施建设。协调相关部门做好健康主题公园、健康长廊、健康步道等支持性环境建设,今年年底累计建成14所健康小屋。四是统筹开展城乡整洁、全民健身、合理膳食等“十大行动”,抓好爱国卫生活动月、世界卫生日、无烟日宣传教育活动和病媒生物防制、城乡环境卫生整治,巩固提升国家卫生县城创建成果。
(四)勇破医改坚冰,着力打造医共体建设特色亮点
一是巩固推进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步伐。健全完善现代医院管理制度,重点抓好编制人事备案制、带量议价采购、医疗服务价格调整等多项改革,加快推进县域医共体建设,实现县镇两级医疗机构资源纵向整合、横向协作。二是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制创新。加强对基层医疗机构的考核监管,巩固和完善镇村卫生服务一体化工作成果;以医共体为依托,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建立远程医疗协作网,不断提升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三是加大药品耗材采购“两票制”执行力度,严格管控药品耗材购销环节、票货验收环节;加快推动药品耗材议价工作,提高网采率;建立完善重点药品监控制度,促进合理用药,降低药品费用,督促县、镇、村基本药物使用率分别达到50%、70%和80%以上。四是加快推动医养护一体化建设。抓好县第二人民医院、县中医医院中医养老养护康复中心、同济养老养护康复中心3个医养结合示范点建设,推进医疗与养老服务融合发展,开通老年患者就医绿色通道,为老年人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基本医疗服务。
(五)强化医政医管力度,健全完善城乡医疗服务体系
一是巩固提升全国中医药先进单位创建成果,加强中医药重点专病专科建设和适宜技术推广,充分发挥中医药在健康养老、慢性病治疗、康复医疗、健康保健等服务中的独特作用。二是狠抓医疗质量管理,持续提高县级医疗机构服务能力。县级公立医院要突出特色,各有侧重地抓好重点学科建设;继续实施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提升患者就医满意率,确保平均住院日、人均住院费用、药占比、耗材占比等重点考核指标保持在市考指标以内;加强对民营医疗机构、基层医疗机构医疗质量督查频次,对村卫生室和个体诊所输液业务进行限制性准入,全面推行同级医疗机构检验结果互认,杜绝重大医疗责任事故、院内感染事件发生。三是采取多种方式扎实开展卫生“十百千万”人才培训工作,积极参与省市卫生专业技能大练兵大比武活动。四是做好卫生应急工作,理顺公共卫生及医疗应急管理职责,进一步完善应急预案,建好队伍,开展防火、防汛等应急演练活动;继续开展平安医院创建,完善医疗纠纷第三方调解机制,杜绝群体医闹、上访事件发生。五是充分利用苏陕协作平台,持续提升我县医疗机构服务能力。积极主动与江苏省溧阳市卫计局对接联系,采取双向交流方式,开展人才培训进修和技术支援。六是做好干部保健和无偿献血工作。全县临床用血100%来自无偿献血,积极创造条件,适时申报创建国家无偿献血先进县。
(六)加强项目工作,实现医疗资源合理配置
一是加大卫生重点项目建设力度。县妇幼保健院住院楼项目主体工程力争11月底前封顶;采取“PPP”模式做好县第二人民医院和县中医医院医养中心项目招商引资,年内进行实质性开工;加强项目资金协调,启动漩涡中心卫生院迁建工程;突出抓好47个贫困村标准卫生室建设,确保本年度项目建设和固定资产投资任务全面完成。二是全面完成居民健康卡的发行和应用。各级医疗卫生机构要定期对居民健康卡用卡环境进行抽查,7月底前完成居民健康卡发放,实现居民健康卡全员人口覆盖。三是依托心医国际系统建设,实现全县医疗机构远程会诊全覆盖。加强HIS系统业务培训工作,实现医疗保障、药品供应、计划生育等六大类基础应用。
(七)夯实公卫工作,增强群众对卫生服务的获得感
一是坚持“预防为主”工作方针,全面落实结核病、乙肝、狂犬病等重点传染病专病专策精细化防控策略;加强不明原因肺炎、感染性腹泻监测检测,推进消除麻疹工作和地方病防治工作,确保全年不发生重大传染病疫情。二是继续创建全国妇幼健康示范县,围绕去年9月国家验收组反馈的问题,全面加强整改,着力提升县镇两级妇幼健康服务能力,努力降低孕产妇、新生儿死亡率,确保通过国家验收命名。三是探索城区居民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由城关镇中心卫生院牵头,将主治医师职称以上医务人员纳入家庭医生人才库,以慢性病患者、因病致贫户、计生特殊家庭为重点签约服务对象,打造城区居民家庭医生签约新模式。四是加强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精细化、规范化管理,启动第六轮母亲健康工程,打包做好计生“两项工程”,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两癌筛查”、孕前优生检查和产后访视等妇幼健康服务;加强妇科、儿科高层次人才引进和培养,解决妇幼健康服务能力不足的问题。五是加强衔接配合,筹备召开全市卫生计生监督现场会;积极探索“互联网+”和卫生监督员驻点监督执法新模式,尝试在线监测、在线取证等新技术应用,提升卫生监管效能和服务水平。
(八)改革支付方式,增强新农合综合保障水平
一是聚焦热点问题,推动医保支付制度改革。对新农合资金实行按人头总额预付,超支不补,结余留用,遏制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提高医保基金使用效率和基金安全;全面推行临床路径下的按病种付费,探索开展DRGS付费方式,落实参保人员在不同等级医疗机构就诊差别化的报销政策;加快推进按人头付费、按床日付费等复合型支付方式改革,扩大支付方式改革对定点医疗机构的覆盖面。二是落实新的筹资标准,强化新农合基金监管。2018年新农合参合率保持在98%以上,并拉开不同级别定点医疗机构间报销比例,进一步向基层倾斜;加强新农合基金监管和稽查,严厉打击套取合疗资金行为,管好老百姓的救命钱。三是建立完善大病保险和补充保险制度,形成保障合力,不断提高大病保障水平和服务可及性,着力维护人民群众健康权益,避免人民群众因病致贫、因病返贫。
三、部门基层预算单位构成及经费管理方式
汉阴县卫生和计划生育局属汉阴县人民政府组成部门之一,内设11个股室,下设2个正科级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县合疗办、县疾控中心),3个正科级差额拨款事业单位(县人民医院、县中医医院、县妇幼保健院),2个副科级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县卫生计生监督所、县卫生和计生信息中心),14个镇卫生院为全额拨款事业单位。
四、部门人员情况说明
截至2017年底,本部门人员编制708人,其中行政编制23人、事业编制685人;实有人员742人,其中行政31人、事业711人。单位管理的离退休人员242人。
五、部门国有资产占有使用及资产购置情况说明
截至2017年12月31日,本部门所属单位固定资产账面价值234994611.06元,无形资产账面价值1515174.86元,共有车辆49辆。
六、部门预算绩效目标说明
2018年本部门实现了绩效目标管理全覆盖,涉及绩效目标专项资金拨款42万元,用于开展病媒生物密度监测、病媒生物孳生地调查以及病媒生物消杀工作。以使县城建成区域的病媒生物密度控制在国家标准范围以内,给辖区人民群众创造一个干净、整洁、优美的工作和生活环境。
七、2018年部门预算收支说明
(一)收支预算总体情况
2018年本部门预算收入21507.0655万元,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拨款收入为5034.3855万元,占总收入的23%,较上年下降68%,下降的原因是按照预算管理要求,县财政今年不再将上级财政预计下达的各类专项资金预算批复到单位,导致一般公共预算拨款收入大幅下降。政府性基金拨款收入为16472.68万元,占总收入的77%,较上年增长100%,增长的原因是按照政府性基金管理要求,县财政今年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的资金预算批复到单位,导致政府性基金拨款收入百分之百增加。
2018年本部门预算支出20488.3855万元,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拨款支出5034.3855万元,占支出总额的25%。政府性基金拨款支出15454元,占支出总额的75%,本年收支结余1018.68万元,年初结余8195.21万元,累计结余9213.89万元。
(二)财政拨款收支情况
2018年本部门财政拨款收入21507.0655万元,其中公共预算部分5034.3855万元,较上年下降10711.4995万元,下降幅度68%,下降的原因是按照预算管理要求,县财政今年不再将上级财政预计下达的各类专项资金预算批复到单位,导致一般公共预算拨款收入大幅下降。政府性基金预算部分16472.68万元,较上年增长16472.68,增幅100%,增长的原因是按照政府性基金管理要求,县财政今年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的资金预算批复到单位,导致政府性基金拨款收入百分之百增加。
2018年本部门财政拨款支出20488.3855万元,其中人员经费支出3931.8205万元,较上年增长429.2955万元,增幅12%,原因是机关事业单位新增人员增资、正常晋职晋级带来的人员经费增长;公用经费支出119.18万元,较上年增长9.55万元,增幅9%,主要原因是增加了对中医药事业经费的投入,用于创建全国中医药先进示范县相关支出,引起了公用经费支出的增长;项目支出983.385万元,较上年下降11150.345万元,下降幅度为92%,原因是按照预算管理要求,县财政今年不再将上级财政预计下达的各类专项资金预算批复到单位,导致项目支出大幅下降;政府性基金支出15454万元,较上年增长15454万元,增幅100%,原因是按照政府性基金管理要求,县财政今年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的资金预算批复到单位,导致政府性基金支出百分之百增加。
本年财政拨款收支结余1018.68万元,年初结余8195.21万元,累计结余9213.89万元。
(三)一般公共预算拨款支出明细情况
1、一般公共预算当年拨款规模变化情况
2018年,本部门一般公共预算当年拨款5034.3855万元,较上年下降10711.4995万元,下降幅度68%。下降原因同二。
2、支出按功能科目分类的明细情况
2018年本部门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按功能科目分类为5034.3855万元,较上年下降10711.4995万元,下降幅度68%。其中人员经费3931.8205万元,公用经费支出119.18万元,占支出总额80%;专项业务经费支出983.385万元,占支出总额20%。
部门综合预算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明细表(按功能科目分) |
|||||||
|
|
|
|
|
|
|
单位:万元 |
功能科目编码 |
功能科目名称 |
2017年合计 |
2018年合计 |
人员经费支出 |
公用经费支出 |
专项业务经费支出 |
备注 |
合 计 |
15745.88 |
5034.39 |
3931.82 |
119.18 |
983.39 |
|
|
208 |
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 |
531.79 |
610.73 |
610.73 |
|
|
|
210 |
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支出 |
15214.09 |
4423.66 |
3321.09 |
119.18 |
983.39 |
|
21001 |
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管理事务 |
507.23 |
823.02 |
285.60 |
93.38 |
444.04 |
|
21002 |
公立医院 |
1214.31 |
1052.47 |
832.47 |
|
220.00 |
|
21003 |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 |
2096.73 |
1854.76 |
1701.56 |
|
153.20 |
|
21004 |
公共卫生 |
1595.43 |
693.41 |
501.46 |
25.80 |
166.15 |
|
21005 |
医疗保障 |
9657.29 |
|
|
|
|
|
21007 |
计划生育事务 |
143.10 |
|
|
|
|
|
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610.73万元,较上年增加78.94万元,增幅15%,原因是机关事业单位新增离退休人员增资、养老金调资带来的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增长;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支出4423.66万元,较上年下降10790.43万元,下降幅度71%,下降幅度较大的原因是按照预算管理要求,县财政今年不再将上级财政预计下达的各类专项资金预算批复到单位,导致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支出大幅下降。
3、支出按经济科目分类的明细情况
2018年本部门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按经济科目分类为5034.3855万元,其中人员经费3931.8205万元,公用经费支出119.18万元,占支出总额80%;专项业务经费支出983.385万元,占支出总额20%。工资福利支出3460.35万元,较上年增加500.25万元,增幅17%;商品和服务支出687.53万元,较上年减少1637.55万元,下降幅度70%,下降幅度较大的原因是按照预算管理要求,县财政今年不再将上级财政预计下达的各类专项资金预算批复到单位,导致商品和服务支出大幅下降;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支出853.5万元,较上年减少9454.2万元,下降幅度92%,下降幅度较大的原因是按照预算和政府性基金管理要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资金应从政府性基金列支,故将上级财政预计下达的2018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资金预算为基金户列支,从而导致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支出大幅下降;基本建设支出20万元,较上年减少130万元,下降幅度87%,主要原因是2018年对专用设备购置和基础设施建设的预算减少了;其他资本性支出13万元,较上年增加10万元,主要是因为工作任务的增加及业务开展的需要,导致办公设备购置支出增加。
部门综合预算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明细表(按经济分类科目分) |
|||||||
|
|
|
|
|
|
|
单位:万元 |
经济科目编码 |
经济科目名称 |
2017年合计 |
2018年合计 |
人员经费支出 |
公用经费支出 |
专项业务 |
备注 |
合 计 |
15745.88 |
5034.39 |
3931.82 |
119.18 |
983.38 |
|
|
301 |
工资福利支出 |
2960.1 |
3460.35 |
3310.35 |
|
150.00 |
|
302 |
商品和服务支出 |
2325.08 |
687.53 |
|
116.18 |
571.35 |
|
303 |
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 |
10307.7 |
853.50 |
621.47 |
|
232.04 |
|
309 |
基本建设支出 |
150 |
20.00 |
|
|
20.00 |
|
310 |
其他资本性支出 |
3 |
13.00 |
|
3.00 |
10.00 |
|
(四)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情况
按照预算管理要求,县财政今年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预算批复到了本部门,2018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支出 15454万元,本年结余1018.68万元,
年初结余8195.21万元,累计结余9213.89万元。
(五)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拨款收支情况
本部门无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拨款收支。
(六)部门“三公”经费等预算情况
我局2018年“三公”经费预算7万元,其中因公出国(境)费预算为0, 公务接待费预算7万元,与上年持平,主要是近年来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我局健全各项管理制度,规范支出行为,对接待费预算从总量上进行控制,大力压减了不合理开支;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维护费预算为0,主要是我县实行公车改革,单位公务车辆由政府办收回,交由县公车办统一管理。
2018年会议费预算8万元、培训费预算7万元,与上年持平,原因是严格执行会议费、培训费管理办法,压缩会议规模和次数、培训人数和天数对会议费、培训费预算进行压减。
(七)机关运行经费安排情况
2018年本部门机关运行经费119.18万元,比去年增加9.55万元,增长原因主要为2018 年部门预算增加了20万元中医药事业经费,用于创建全国中医药先进示范县相关支出。
(八)政府采购情况
2018年本部门政府采购预算共3568.0054万元,其中政府采购货物类预算2553.2854万元,政府采购工程类预算392万元,政府采购信息网络类预算578.5万元,政府采购服务类预算44.22万元。
八、专业名词解释
(一)“三公”经费:是指用财政拨款安排的因公出国(境)费、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和公务接待费。其中,因公出国(境)费反映单位公务出国(境)的国际旅费、国外城市间交通费、住宿费、伙食费、培训费、公杂费等支出;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反映单位公务用车车辆购置支出(含车辆购置税)及租用费、燃料费、维修费、过路过桥费、保险费、安全奖励费用等支出;公务接待费反映单位按规定开支的各类公务接待支出。
(二)公用运转经费:为保障行政单位(包括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运行用于购买货物和服务的各项公用经费,包括办公及印刷费、邮电费、差旅费、会议费、福利费、日常维修费、专用材料及办公用房水电费、办公用房取暖费、办公用房物业管理费、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以及其他费用。
汉阴县卫生和计划生育局
2018年2月11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