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阴“321”管护模式开启河湖治理新途径
去年4月,全面深化河长制实施湖长制工作以来,汉阴将河湖长制工作延伸到河、湖、库塘等水体,通过“清河、护岸、净水、保水”四项行动,实现全县水域环境管护全覆盖,积极探索“321”河湖治理新模式,成为全市推进河湖长制过程中的典型经验。
“321”管护模式
汉阴境内河流众多,水资源丰富,流域面积1㎞²以上的河流共302条,有中型水库2座,其中一座在建,小型水库42座,堰塘2800余口。是国家南水北调工程中线的重要水源涵养地区。治标先治本。按照县域内水情,汉阴县因地制宜,以“水资源保护、水域岸线管理保护、水污染防治、水环境治理、水生态修复、执法监管”等方式,在“一河一策”、“一湖一档”的背景下,开启了河湖长制“321”管护模式。
“321”河湖管护模式,是指汉阴创新提出“3(宣传教育三条线)+2(河湖监控数字化、巡视立体化)+1支保洁队伍(护河员、护林员、保洁员、公益志愿者等)”的“321”河湖治理网络体系,坚持巡河、执法、治水并举,助推全县河湖长制工作“精细化、动态化、长效化”发展。
“321”治水成效
按照省市河湖长工作相关工作要求,汉阴县成立了以县委书记为“总河(湖)长”的专职领导小组,全县共落实河长358人,湖长92人,河湖警长35人,护河(库)员157人,出台了《河湖长制督查考核制度》等9项制度,一张蓝图绘到底,坚持巡河、执法、治水并举,河湖长制各项工作得到有效落实。
截至目前,已在观音河水库实施了总投资270万元的围栏安装工程,300万元新建2处污水处理厂,针对库区水岸线100米范围内的住房实施移民搬迁安置,该项目县财政己下拨资金1000万元,首批迁移群众48户,187人。同时,为了从根本上提升月河治水成效,汉阴启动了投资3.2亿元的月河综合治理(县城至平梁试验段)PPP等民生项目建设。
一年来,全县共开展河湖长制进校园、进社区等八进重点宣传活动68场次,印发宣传资料4.2万余份。宣传教育人数7.5万人次,依据河长制微信工作群线索,已处理4起涉河湖违法行为,目前县境汉江、月河主要河道下河道口全部实施封堵,无乱采现象。关停养猪场15个,拆除家禽圈舍43处,在各镇建设生活污水处理设施防治畜禽养殖、生活污水、农业面源对河湖污染,据《汉江水质保护工作动态》通报显示,2018年1至4月以来,汉阴县城镇水环境改善成效居全市首位,勾勒了一屏“四面青山好写意,一曲绿水好流觞”的生态画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