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阴县脱贫攻坚村组道路建设实施方案
索引号 | xzfgzbmzfb/2018-0124 | 公开目录: | 县政府文件,三农政策 |
公开责任部门 | 汉阴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 公开形式: | 主动公开 |
文号 | 无 | 成文日期: | 2018年03月19日 |
有效性 | 有效 | 公开日期: | 2018-03-20 09:03 |
为切实加快脱贫攻坚村组道路建设步伐,强力推进交通保障脱贫工作,根据国家发改委、交通运输部、国务院扶贫办《关于进一步发挥交通扶贫脱贫攻坚基础支撑作用的实施意见》、陕西省交通运输厅印发《深度贫困地区交通脱贫攻坚实施方案》《安康市通村水泥路建设管理办法》等文件精神,结合全县脱贫攻坚村组道路建设实际,特制订本方案:
一、工程建设总体思路及基本原则
(一)总体思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精神,按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把握不同地域的交通需求,按照“三年任务、两年完成”总目标,加快推进脱贫攻坚村组道路建设,为实现贫困人口脱贫致富提供更好保障。
(二)基本原则
因地制宜,精准施策。准确把握不同镇、村组的交通需求,重点针对贫困人口相对数量多、贫困发生率高的村组,根据建设资金效益和群众需求,合理确定申报项目计划。
政府主导,强力推进。强化政府责任,充分发挥政府脱贫攻坚主体作用,做好交通扶贫与产业扶贫、易地扶贫搬迁等对接,建设宜居、宜行、宜游的美丽乡村和美好家园。
创新机制,激发活力。建立健全上下一体、部门协同、内外联动的交通扶贫新机制,广泛动员和吸引各方面力量参与交通建设,以交通发展引导扶贫开发,增强贫困村组和贫困户自身发展的内生动力和发展活力。
二、项目确定程序及建设目标任务
村组道路建设按照“村组申报、各镇筛选、脱贫攻坚指挥部核查、县政府审定,县交通局或镇人民政府组织实施”的程序,采取统一规划、协调推进、分步实施的方式推进,所有建设项目原则上必须是《汉阴县脱贫攻坚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以下简称“国开行贷款项目”)和交通行业自然村通硬化路项目(以下简称“自然村通硬化路项目”)纳入规划的村组道路建设项目。
按照“三年任务、两年完成”的目标,计划在2019年前全面完成全县脱贫攻坚村组道路建设任务,基本消除贫困地区发展的交通瓶颈,总体实现农村公路进得来、出得去、行得通、走得畅,所有建制村通硬化路、通客车、通邮政,自然村道路条件得到根本改善。
三、工程建设主体及职责
各镇人民政府为“自然村通硬化路项目”建设主体,负责自然村通硬化路项目的招投标、规划许可等项目前期工作;负责通自然村道路建设的组织施工、社会风险评估、工程质量管理、工程计量、工程验收、工程决算与审计及报账资料完善等工作;负责全县所有脱贫攻坚村组道路建设项目和桥梁建设项目的征地拆迁等外围环境保障协调及相关费用的筹措工作。
县交通局为行业监管主体和“国开行贷款项目”建设主体,负责“国开行贷款项目”的招投标、组织施工和工程质量管理;负责全县所有脱贫攻坚村组道路、桥梁建设项目的勘测设计、技术指导、质量监督、工程监理、检测公司的委托聘请及国开行贷款项目工程验收等工作;负责交通行业自然村通硬化路建设项目奖补资金的筹措等工作。
县扶贫开发公司负责指导“国开行贷款项目”支持的脱贫攻坚村组道路、桥梁建设项目报账资料完善、贷款资金的办理等工作。
四、工程建设标准
1.村组道路建设:主要技术指标为C30混凝土路面宽度3.5米、厚度不小于18cm,路基宽度不小于4.5米(不含边沟宽度);道路最小曲线半径不小于15米,特殊路段不小于10米,最大纵坡一般不超过9%,极限纵坡不大于10%;外侧土路肩宽度不小于75cm,内侧水泥砼硬化路肩大于等于25cm并作为L型水沟边墙使用,内侧L型水沟宽度大于等于40cm,深度大于等于30 cm,铺底采用厚度为10cmC20砼;每公里设置错车道不少于3个,并根据道路自然条件等具体情况,设置必要涵洞、安防等设施。
2.桥梁建设项目:桥梁按照地形特点和相关技术标准进行设计施工。
五、资金筹措及合同签订
脱贫攻坚村组道路建设项目由国开行贷款支持的村组道路建设项目和交通行业自然村通硬化路建设项目两个项目组成。其中“自然村通硬化路项目”使用交通行业自然村通硬化路建设专项资金,“国开行贷款项目”使用国家开发银行贷款。县扶贫开发公司根据工程进度,依规做好国家开发银行贷款用款申请和兑付。
“自然村通硬化路项目”由各镇政府按照国家招标投标法有关规定及汉阴县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规范政府投资工程建设项目招投标活动的通知》(汉政发〔2017〕18号)文件规定及要求,负责组织招投标工作。招标结束后,各镇政府作为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签订责任明确的施工合同,县交通局作为第三方质量监督单位参与合同签订,并由县交通局颁发开工许可证方可开工建设。“国开行贷款项目”由县交通局负责组织实行打捆公开招标,招标结束后,签订施工合同,颁发开工许可证开工建设。
六、工程管理与验收
在项目实施中,严格落实建设项目法人制、招投标制、工程监理制和合同管理制,建立和完善“政府监督、行业监管、法人管理、社会监理、企业自检、设计监控”六位一体的质量保证体系,由各镇负责工程质量的日常管理,县交通局负责工程建设质量的检查和监督,定期或不定期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对施工过程中的工程质量进行抽查,全面保证工程质量和进度。
1.实行项目监理制度。由县交通局负责聘请监理公司和第三方检测机构,组建工程监理组对全县所有脱贫攻坚村组道路、桥梁项目进行全程监理。重点对路基、路面基层、混凝土浇筑等质量进行全过程监督并对工序组织中间交验,对工程建设所用材料、关键工序、主要指标进行抽检,对施工过程中压实度、强度、厚度等指标进行检测,建立检测档案。
2.建立技术保障制度。县交通局负责全县所有脱贫攻坚村组道路工程建设技术指导和质量监督,突出抓好原材料、隐蔽工程、关键工程质量管理,对工程建设中出现的问题要及时发现纠正,着力提升村组道路建设质量和水平。
3.坚持自主监督原则。按照“谁受益、谁监督”原则,推行脱贫攻坚村组道路建设项目社会群众义务监督机制,由项目所在村委会负责,每个建设项目至少推荐2至3名村民代表作为义务监督员,并由镇政府统一将义务监督员情况报县交通局备案,县交通局负责组织镇村义务监督员工程质量日常监管培训,加强对工程建设质量全过程监督。
4.工程交竣工验收。村组道路建设项目严格执行交竣工验收制度,“自然村通硬化路项目”由各镇政府组织验收,县交通局参与,“国开行贷款项目”由县交通局组织验收,各镇政府参与,并严格落实“谁验收、谁核查,谁签字、谁负责”。脱贫攻坚村组道路、桥梁项目竣成后,施工企业按照有关规定,对工程质量进行自检,并完成工程资料的收集和编制。验收通过的项目由镇政府负责养管,验收不合格的,根据项目存在的问题,由项目实施主体负责落实施工单位限期整改。
5.工程资金管理。“自然村通硬化路项目”按上级交通主管部门奖补标准,由县交通局根据村组道路建设考核办法将工程奖补资金拨付到镇政府,由镇政府负责不足部分资金的筹措。“国开行贷款项目”按工程计量管理,由县交通局负责县级资本金的筹措,并按国开行贷款有关规定办理资金报账。村组道路建设项目必须严格按照设计图纸施工,确保完成设计图纸中的工程内容和工程项目,对超出设计外发生的工程费用原则一概不予追加。如遇特殊情况,由项目建设主体单位牵头,会同财政、审计、交通等部门现场核定确定增加工程费用。
七、组织保障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镇政府要成立脱贫攻坚村组道路建设组织机构,主要领导亲自挂帅,负责加强与县发改、财政、审计、扶贫、交通及扶贫开发公司等部门的沟通衔接,及时解决项目建设中出现的问题,确保道路建设工程稳步推进。
(二)聚焦工作合力。县交通局要制定具体可行、操作性强的工程质量管理办法和考核奖惩措施,抽调专人负责日常工作,认真做好工程技术指导,强化质量监管和督促工程进度,按月对各镇脱贫攻坚村组道路质量和进度情况进行排名通报。县扶贫开发公司要加强同国家开发银行的对接沟通,简化资金拨付程序,保障建设项目贷款资金及时拨付到位。县发改局、财政局、国土局、住建局、环保局、电力局等部门要积极支持,简化项目建设相关审批手续,各职能部门要围绕各自职能职责,全力协助解决好项目建设中的困难和问题,确保工程顺利推进。
(三)考核奖惩。将村组道路建设任务纳入对县交通局和各镇扶贫绩效考核,并由县交通局按照村组道路建设考核办法,严格实行“周统计、月评比、季通报”机制,对工作措施得力、工程建设推进良好的镇按照考核结果给予一定资金奖励;对措施乏力、质量不优、进度缓慢的镇进行通报批评,并对相关责任人进行约谈。
汉阴县脱贫攻坚指挥部办公室
汉阴县交通运输局
2018年3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