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阴县行政审批服务局关于办理县政协九届二次会议第83号提案的函
汉阴县行政审批服务局
关于办理县政协九届二次会议第83号
提案的函
张代平等委员:
你们提出的《关于提高政务大厅办事效率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首先,衷心感谢你们对县政务服务工作的关心与支持!
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各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截至2018年7月,全县39个部门647项行政审批及服务事项全部进驻政务大厅,实行一厅式办公,为全县的群众、企业提供优质高效的政务服务。上半年,累计受理各类办件70857件,按期办结率100%,满意率100%。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与发达地区相比,仍存在一定的差距,需要进一步改进工作方法,不断创新便民服务举措,让群众和企业有更好的办事体验。我们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
一是组建县行政审批服务局,实行“一枚印章管审批”。 2017年11月30日,县行政审批服务局挂牌,依托县政务服务中心组建县行政审批服务局,我县正式启动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试点,按照“精简高效、审管分离、协同监管、稳步推进”的原则,分两批次将县直16个部门187项行政许可事项审批权划转至县行政审批服务局。自2018年7月1日起,县行政审批服务局正式对外运行,同时启用“汉阴县行政审批服务局行政审批专用章”,原审批部门的行政审批专用章全部封存,不再行使审批权,工作重心转移到全面加强事中事后的监管,构建了“宽进严管”的市场格局。
二是政务服务标准化建设不断完善。以创建省级政务服务标准化试点县为契机,不断完善全县政务服务体系在进驻事项管理、硬件设施、服务运行、“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建设、窗口人员管理等各项指标的标准化建设,使全县政务服务工作提水平、上台阶。按照政务服务标准化要求,调整大厅布局,规划设置群众自助服务区、等待休息区,阅览区、查询区等,让群众在办事的同时,享受到优质的办事环境。对照《陕西省政务服务中心运行规范》,梳理完善政务服务制度汇编,在落实信息公开、AB岗制度、一次性告知、首问负责、限时办结、投诉受理等制度的基础上,出台了延时服务、并联审批、联合踏勘等制度,为提高工作效率、实现科学管理、强化政务服务提供了坚实保证。定期强化对工作人员业务规范、办事效率、管理制度、政务礼仪等方面的培训,引进专业技术人才,不断提高依法行政能力和水平。
三是优化提升营商环境,不断推动“最多跑一次”改革。充分运用“互联网+政务服务”和大数据,协调各进驻部门逐项梳理政务服务事项,汇总形成“最多跑一次”事项清单并对社会公开。先后推出两批次共计134项“最多跑一次”事项清单,倒逼各部门减权放权、降时提效。推行EMS邮寄服务,为外地的办事群众带来实实在在的便利和实惠,同时利用网上材料预审、干部代办、结果快递送达等,推出首批115项“零跑路”事项,足不出户即可办事;推出首批285项网上预约服务事项,群众通过互联网或手机APP提出预约申请,就可以轻松享受优先办理服务。
四是政务服务效能得到持续优化。实现了以“3549”服务承诺为代表的审批服务效率大提升。以方便群众办事创业为契机,通过不断优化服务流程,完善服务方式,不断增强群众和企业的获得感。落实“五证合一”,在大厅设置防伪印章刻制和银行开户,实现新设立企业从“名称核准-注册-税务备案-印章刻制备案-印章刻制-银行开户”全过程3个工作日办结;坚持以“依法登记、规范登记、准确登记、便民利民”为原则,在企业完成全集调查、登记资料齐全,符合登记的前提下,将一般登记类型压缩至受理之日起5个工作日办结;通过“整合流程、一窗受理、内部流转、并联审批、限时办结”的模式,再造建设项目联合审批流程,将涉及6个单位14项审批事项的工程建设项目施工许可证,从原来的167个工作日压缩至49个工作日。
五是不断完善“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建设。大力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用“数据跑路”取代“群众跑腿”。根据全市政务服务一张网建设规划,积极与市政务中心对接,启用市级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完成县镇村三级便民服务事项的整体录入工作,建成了“一号申请、一窗受理、一网通办、市县镇村四级联动”的政务服务网络,形成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政务服务模式。积极配合市政务服务平台升级改造,确保政务服务平台功能界面、数据结构、应用接口统一规范,便于下一步与省级平台进行对接,为实现上下联动、层级清晰的政务服务网络奠定良好的基础。
最后,再次感谢你们对我县政务服务工作的大力关怀与支持,我们将进一步健全工作机制,加强大厅管理,完善制度建设,不断提高为民服务水平,努力为企业和群众服务好,为建设幸福汉阴做出应有的贡献!
汉阴县行政审批服务局
2018年7月24日
联系电话:0915-5214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