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阴县统计局关于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统计公报

索引号 xzfgzbmxzfgbm-GK-2018-0325 公开目录: 统计信息
公开责任部门 汉阴县统计局 公开形式: 主动公开
文号 成文日期: 2018年04月20日
有效性 有效 公开日期: 2018-04-22 18:44

汉 阴 县 统 计 局

关于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统计公报

(2018年4月20日)


2017年,全县上下大力实施“生态立县、工业强县、科教兴县、农旅富民”战略,统筹推进“1533”发展布局,坚持不懈优结构、转方式、促改革、惠民生,举全县之力打好“追赶超越、脱贫攻坚、环境保护、市场监管、综治维稳、安全生产、防汛抢险”七场硬仗,经济社会呈现稳中有进、持续向好的发展态势。

一、综 合

据统计,2017年汉阴县实现生产总值95.1915亿元,同比增长10.8%。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13.4402亿元,同比增长5.1%;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55.3542亿元,同比增长14.1%;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26.3971亿元,同比增长6.6%。人均生产总值达38271元,三次产业比为14.1:59.2:27.7.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50.4%。

在生产总值增长10.8%当中,第一产业拉动生产总值增长0.8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7.2%;第二产业拉动增长8.3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77.2%,其中工业拉动增长7.9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73.3%;第三产业拉动增长1.7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15.6%。

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达61%。公众安全感满意率达95.1%。每万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数达到58人。普惠性幼儿园占比达68.5%。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率达87%,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97.3%。万元生产总值能耗降低率3.1%。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一是产业结构不合理,二产独大的局面短时间内还难以改变,三产释放活力空间还很大,二、三产占比与省市平均水平仍有较大差距,县域经济发展结构性矛盾还比较突出。多元支撑的产业格局尚未有效形成,整体还属于投资拉动型的粗放式发展,经济持续增长的韧性和动力不足。二是主导产业不够明晰,产业链不完善,产业绿色化、规模化、集约化、市场化程度不高。三是项目意识有所退化,项目建设环境尚需改善,投资增长压力较大。四是社会事业发展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缺乏优质的教育、医疗资源,公共服务水平与人民群众的期望还有一定差距。城乡环境治理还有薄弱环节,环境质量还不够优,环境保护压力较大。五是城镇化水平不高,城乡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

二、农 业

全年农业总产值达到23.0978亿元,同比增长5.1%。农业增加值为13.6569亿元,同比增长5.1%。

种植业产值达到13.7922亿元,同比增长5.8%。2017年全县粮食播种面积37.4万亩,同比下降1.3%,其中夏粮面积14.3万亩,同比下降1%;秋粮面积23.02万亩,同比下降1.5%。粮食总产量为10.04万吨,其中夏粮产量2.69万吨,秋粮产量7.35万吨。食用菌产量为0.91万吨,下降2.42%。魔芋面积为1.8万亩,产量为3.5万吨。莲藕播种面积为1.57万亩,产量为3. 5万吨。蔬菜播种面积为12.16万亩,增长2.5%,蔬菜产量为19.6万吨,增长1.5%,实现产值6.3亿元,增长4.3%。

林业产值为2.1207亿元,同比增长15.9%。油茶籽产量为1522吨,核桃建园10.7万亩,增长13%,产量为2200吨。板栗建园面积8. 5万亩,产量为3500吨,增长4.9%。

牧业产值为6.0466亿元,同比增长0.9%。猪出栏为38.93万头,同比下降0.5%;猪存栏为27.51万头,同比下降0.2%。牛出栏为5.78万头,同比下降0.9%;牛存栏为3.65万头,同比增长0.2%。羊出栏为5.78万只,同比下降0.9%;羊存栏为5.2万只,同比下降2.6%。家禽出栏为140.78万只,同比增长1.7%;家禽存栏为128.65万只、同比增长0.8%。肉类产量3.3万吨,同比下降1%;禽蛋产量0.74万吨,同比增长1.6%。

渔业产值为0.5913亿元,同比下降0.7%。水产品产量5528吨,同比增长0.1%。

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为0.5470亿元,同比增长3.5%。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1户,年末共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79户。

全部工业实现总产值180.1亿元,同比增长18.3%;规模以上工业实现总产值176.3亿元,同比增长18.6%。规模以下工业实现产值3.8亿元,同比增长6.1%。

全部工业实现增加值47.94亿元,同比增长15.3%;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47.22亿元,同比增长15.5%;规模以下工业实现增加值0.72亿元,同比增长6.1%。

全年建筑业实现增加值7.4154亿元,同比增长5.5%。县内资质等级以上建筑业企业完成建筑业产值4.1838亿元,同比增长23.9%,其中建筑工程产值3.9630亿元,安装工程产值0.2198亿元。房屋建筑完成面积11.2万平方米,竣工房屋价值达到1.6890亿元。

全年商品房销售面积达8.26万平方米,同比下降36.3%。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02.4754亿元,同比增长22.8%。其中:地方固定资产投资97.0194亿元,同比增长25%。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5.4214亿元,同比下降10.3%。完成工业投资21.3485亿元,增长3.2%;完成民间投资48.4199亿元,增长21.1%。

五、交通和邮电

县境内公路里程为1962.681公里,其中:高速公路35.69公里,国道37公里、县道150.445公里、乡道316.971公里、村道1422.575公里。

全年完成交通运输仓储邮电业增加值3.3807亿元,同比增长6.6%。公路客货运周转量增长7.5%,铁路客货运周转量增长7.4%,邮政主营业务收入增长23%,电信主营业务收入增长33%。其他盈利性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67.5%。

邮电通信业完成邮电业务总量1.46亿元。年末固定电话用户达2.7万户,移动电话用户达21.6万户,互联网宽带用户3.5万户。

六、商贸

全年新增限额以上商贸企业16户,年末共有限额以上企业82户。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23.0539亿元,增长15%。其中:限上企业实现零售额19.4354亿元,同比增长19.4%。

七、财政金融

全年完成市县口径财政总收入3.8111亿元,完成地方财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775亿元。税收与非税占比为69:31.财政收入结构和质量达到历史最高水平,比2016年上升23个百分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20.7亿元,同比增长7.8%。民生支出17.57亿元,民生支出占比达84.9%。全年完成国税税收收入1.47亿元,增长73.3%,地税税收收入1.15亿元,下降15.4%。

年末全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达100.5470亿元,同比增长10.7%,其中:住户存款余额达69.5114亿元,同比增长10.8%。各项贷款余额达48.6745亿元,同比增长19.3%,其中:短期贷款余额达14.3122亿元,同比增长29.8%。

八、教  育

幼儿园

全县共有幼儿园54所,教育部门办28所,民办26所其中普惠性幼儿园9所,附设学前班20所。共有298个教学班;在园人数为9336人,其中独立幼儿园8847人,附设学前班489人。学前教育教职工945人(其中民办幼儿园556人),专任教师495人,保育员211人。园舍面积59449.2平方米。

小学

全县共有小学学校42所,教学点64个,教学班550个,其中复式班11个。全县小学校内外适龄人口数(6至11周岁)为21310人,在校学龄人口数为21310人,小学入学率为100%,辍学率为0%。全县小学在校生21310人(其中女10044人),巩固率100%;寄宿生为4119人;全县小学毕业生2957人,一年级招生3783人。教职工1169人,其中专任教师1146人;全县小学学校占地面积488012.37平方米,建筑面积199726.64平方米。

中学

全县共有中学13所,其中十二年一贯制1所,高级中学2所,初级中学10所。初中有教学班174个,高中教学班116个。初中校内外适龄人口数(12至14周岁)为7149人,在校学龄人口数为7149人,入学率为100%,辍学率为0%,初中在校生8793人(其中女4058人);初中寄宿生5451人;初中一年级招生2941人。2016年初中毕业生总计2726人。高中在校生6364人(其中女3197人);高中寄宿生3666人;高中毕业生1459人,高中一年级招生2372人(应届毕业生1852人)。中学教职工1209人,专任教师1131人。全县初中学校占地面积206385平方米,建筑面积102549平方米。高中学校占地面积167822.7平方米,建筑面积79274.98平方米。

中等职业教育

职业高中1所,职业高中招生952人(应届毕业生860人),职业高中现有在校生2864人。学校共有教职工92人,专任教师91人。职业学校占地面积35978平方米,建筑面积14273平方米。

特殊教育

特殊教育学校1所,教学班3个。特殊教育总人数147人,其中特殊学校学生95人(其中女31人),随班就读学生52人。特殊学校占地面积2760平方米,建筑面积1290平方米。

九、卫 生

全县卫生机构总数197个,医疗机构194个,预防保健机构16个。全县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总数为1235张,全县卫生人员总数1625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1378人,每万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数55人。全县村卫生室163个,占行政村总数的115.6%,乡村医生208人。

全县医疗业务收入22977万元。其中:县级业务收入20368.7万元,占88.6%。乡镇业务收入2608.3万元,占11.4%。

全县医院、卫生院总诊疗人次为699827人次,其中:门诊人次数为640182人次,急诊人次数为59645人次。县级医院总诊疗人次数为508117人次,占全县医院、卫生院总诊疗人次的72.6%,中心、乡镇卫生院总诊疗人次数为191710人次,占全县医院、卫生院总诊疗人次数的27.4%。

全县Ⅰ类疫苗12种,完成接种71018针次(其中:基础免疫48063针次,加强免疫22955针次),接种率达99.99%;Ⅱ类疫苗11种,共计13617针次。乙肝疫苗接种率100%,及时率97.06%;卡介苗接种率100%;脊灰疫苗接种率99.97%,百白破疫苗接种率100%;白破疫苗接种率99.97%;麻风Ⅱ联疫苗接种率100%,麻腮风疫苗接种率100%;A群流脑疫苗接种率100%;A+C流脑疫苗接种率99.97%;乙脑疫苗接种率100%;甲肝疫苗接种率100%。开展含麻疹类疫苗查漏补种工作接种2818针次,接种率99.36%。开展重点人群乙肝疫苗接种工作,接种7826针次。

2017年,全县0—6岁儿童为23911人,保健覆盖人数为22658人,产妇3315例,孕产妇系统管理3312例,管理率99.34%。全县新生儿疾病筛查率87.23%,开展新生儿听力筛查2896例,产前检查率达91.1%,产后访视率97.36%,高危孕产妇管理率100%,住院分娩率100%,新生儿死亡率1.49‰。

2017年,参合农业人口总数达247547人,参合率99.28%,共筹集合疗基金1.559亿元。报销补偿13166.93万元,门诊统筹补偿328465人次,补偿金额1384.31万元;特殊慢性病补偿4756人次,补偿金额453.39万元。

十、人民生活与社会保障

年末公安户籍人口总户数为105479户,户籍人口为312110人。总人口中女性人口为144234人,性别比例为116.4.年末常住人口为248961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3.22‰。

2017年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647元,净增1384元,同比增长9.7%。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252元,净增2252元,同比增长8.7%;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529元,净增784元,同比增长9%。

全年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人数7.7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92%。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参加人数达10511人,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参加人数达18500人,全县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参加人数达13780人,农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18.48万人,城镇失业保险参加人数6342人。

全县各类社会福利收养性单位数18个,拥有1459张床位。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11599人,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3138人。


注:

1、生产总值按地域计算。

2、生产总值及各行业总产值、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减速度按可比价计算。

3、相关数据是市统计局评估后法定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