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汉阴工业经济运行情况简析
索引号 | xzfgzbmzfbgs/2018-0026 | 公开目录: | 统计信息 |
公开责任部门 | 汉阴县统计局 | 公开形式: | 主动公开 |
文号 | 无 | 成文日期: | 2018年02月28日 |
有效性 | 有效 | 公开日期: | 2018-02-28 18:52 |
2017 年,全县上下大力实施“生态立县 工业强县”战略,统筹推进“1533”发展布局,坚持不懈优结构、转方式、促改革,强化工业经济运行调度,工业经济实现了年初预期发展目标。
一、工业经济运行特点
(一)工业经济呈现年初高开、年中回落、年底回升至平稳的运行态势。全县工业经济一季度高开,增速达全年最高且较上年同期高出4.2个百分点,自四月以后逐月回落,年中增速低至14.2%,较上年同期回落4.6个百分点;7月份后缓慢回升平稳保持至年底,增速达到15.5%,实现了工业经济年初预期发展目标。
(二)规上工业企业户数仍位居全市各县区前列。全年新增入库纳统规上工业企业11户,其中新建性2户、成长性9户,在库纳统企业达到79户(12月份月报户数),企业户数位列九县一区第二(仅低于汉滨86户)。
(三)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比回落。2017年,三次产业比为14.1:59.2:27.7,第三产业占比较上年提升2.1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占比较上年降低0.4个百分点,其中工业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50.4%,较上年回落1.6个百分点。
(四)工业对GDP的贡献持续攀升。从全年实现生产总值10.8%的增速来看,二产拉动GDP增长8.3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77.2%,其中工业拉动GDP增长7.9个百分点,较上年提升0.4;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73.3%,较上年提升4.0个百分点。
(五)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势头强劲。2017年,全县35户农产品加工企业完成产值66.02亿元,同比增长21.7%,较上年同期加快1.3个百分点,拉动工业增长6.7个百分点。
二、存在问题
(一)工业增速排名靠后。2017年,全县79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总产值176.29亿元,同比增长18.6%;实现工业增加值47.22亿元,同比增长15.5%,增速低于全市平均水平0.3个百分点,在五个循环县区中排名第四(仅高于旬阳县15.1%),在九县一区中排名第八。
(二)逾一成企业呈现负增长。2017年,全县规上工业企业产值下降企业达10户,占总户数12.7%,产值同比减少11.81亿元,下拉全县工业产值增长8.0个百分点。余家沟采石场、川陕魔芋厂、金茂生物、堰坪茶厂、杨柳富硒等一批企业生产下滑,产值下降,影响较大。
(三)新增入规纳统企业规模小后劲不足。2017年,全年新增入库纳统规上工业企业11户,其中:当年新建投产企业2户(同立电子、佳佳乐陶瓷),年度申报纳统成长性企业9户(成长性企业产值不纳入当年统计)。11户新增入库企业全年完成产值3.92亿元,户均产值0.36亿元,其中2户当年新建投产企业全年完成产值1.22亿元,仅占产值总量0.7%,拉动工业增长0.8个百分点。
三、建议
(一)全力以赴抓好工业增长点的落实。对能够形成新的增长点的在建项目,要采取有效措施,全力帮助企业解决建设、生产中存在的问题,争取项目早日投产见效,确保全县工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二)加强重点行业的分类指导。针对企业面临的成本上升、资金紧张等问题,工业主管部门和镇要主动作为,积极为企业协调解决生产要素供需矛盾,努力为企业生产经营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寻找出路,促进企业正常生产,避免出现大的波动。
(三)积极培育小微企业健康向上发展。立足汉阴富硒食品特色优势,引导富硒茶叶、魔芋、食用菌、粮油、豆制品等企业做精做深,提高产品附加值,积极支持和培育小微企业发展,争取早日入规纳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