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阴县2017年妇女儿童发展统计监测报告
索引号 | xzfgzbmzfbgs/2018-0031 | 公开目录: | 统计信息 |
公开责任部门 | 汉阴县统计局 | 公开形式: | 主动公开 |
文号 | 无 | 成文日期: | 2018年05月15日 |
有效性 | 有效 | 公开日期: | 2018-05-15 16:27 |
2017年,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高度重视下,各级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 《汉阴县妇女儿童发展规划(2011—2020年)》(汉政发﹝2012﹞15号),着力解决妇女儿童事业在发展中的重点、难点问题,新一轮“两规划”实施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一、经济与人口基本情况
(一)经济总量持续扩张。2017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95.1915亿元,同比增长10.8%;人均生产总值38236元,同比增长10.1%。
(二)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平稳提升。2017年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647元,同比增长9.7%。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252元,同比增长8.7%;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529元,同比增长9%。
(三)人口自然增长率小幅上升,人口平稳协调增长。2017年年末,全县公安户籍人口为312110人,其中女性人口为144234人,占总人口的46%,男女性别比为116.4;年末常住人口为248961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3.22‰,较上年提升0.69千分点。
(四)妇儿保障投入不断增强。2017年,财政支出中用于卫生方面投入达2.21亿元,比2010年增长151.1%;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达5.27亿元,比2010年增长154.6%;财政支出中用于扶贫方面投入1.54亿元,比上年增长60.4%;财政支出中用于环境污染治理投入0.9亿元,比上年增长34.3%。
二、《妇女儿童规划》实施效果总体情况
从《2017年妇女儿童情况表》监测的“两规划”中48项量化指标来看,达到2020年终期目标的有26项(用★表示),占54.2%;未达标的指标有22项(用○表示),占45.8%(重点监测指标进展情况见下表),全县“两规划”实施进展不均衡。
(一)妇女儿童与保健
1.婴儿死亡率得到明显控制。婴儿死亡率从2010年的11.09‰下降到2017年的2.99‰;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从2010年的13.3‰下降到2017年的4.79‰。
2.儿童营养水平有效提高。2017年低出生体重儿(出生时体重低于2500克)发生率0.79%,7岁以下儿童保健管理率由2010年的87.47%提升到95%。
3.儿童计划免疫保持高水平。纳入国家免疫规划的疫苗接种率均在99.9%以上,全部达到《规划》确定的2020年规划目标。
4.孕产妇保健服务水平全面提升。2017年全县孕产妇系统管理率为96.22%,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率达100%,产前检查率99.34%,婚前医学检查率达98.53%,已婚育龄妇女避孕率92.01%,无孕产妇死亡发生。
(二)妇女儿童与教育
1.学前教育蓬勃发展,学前三年毛入园率显著提高。2017年全县共有幼儿园49所,在园人数为0.93万人,其中女童0.45万人。学前三年毛入园率为97.26%,比2010年的61.8%提升35.46个百分点,女童平等接受学前教育。
2.九年义务教育全面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快速发展,但离规划目标还有差距。2017年小学学龄儿童净入学率、小学五年巩固率、初中阶段毛入学率、初中三年巩固率、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均保持在100%; 2017年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97.50%(女生97.55%),离2020年目标还差2.50个百分点。
3.妇女知识面貌有所改善,但距规划目标仍有较大差距。2017年,女性平均受教育年限10.03年,女性青壮年文盲率5.88%,两项指标距2020年达到13年以上和控制在1%以下的规划目标还有较大距离。
(三)妇女就业与社会保障
1.妇女就业取得新进展。2017年就业人员17.3万人,其中女性就业7.6万人,占比43.9%;城镇单位就业人数1.9万人,其中女性就业人数0.76万人,占比40%。
2.妇女社会保障水平不断提高。2017年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1.4万人,其中女性参保0.7万人;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18.5万人,其中女性参保8.5万人;参加城镇职工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的女性人数分别为0.62、0.82、0.35、0.4、0.6万人;女性城市、农村低保人数为0.17、0.5万人。
(四)妇女参政议政
1.妇女参政议政能力不断增强。妇女参与决策和社会管理的人数不断增加,参政议政的水平日益提高,一批素质高、年纪轻、工作能力强的女干部走上了领导岗位。县委领导班子、县人大领导班子、县政府领导班子以及镇领导班子均配有女干部。
2.妇女参政议政比例小幅提升。2017年,县人大代表中女性比例为24.29%,比2010年提升4个百分点;县政协委员中女性比例为25%,比2010年提升15个百分点。
(五)妇女儿童与法律保护
对妇女儿童的法律援助工作和对违法犯罪分子的打击力度不断加强,有力地维护了妇女儿童合法权益。2017年全县破获强奸案件1起;受救助(庇护)的妇女儿童6人次;妇女法律援助的工作站点11个,获得法律援助的妇女和未成年人分别为82人、13人;建立少年法庭1个。
(六)妇女儿童与社会生活环境
1.儿童文化内容不断丰富。2017年少儿电视(广播)节目播出时长达到90小时,少儿图书馆藏书0.35万册,未成年人参观美术博物馆达到3.2万人次,儿童中心(或儿童之家)达到23个。
2.城市生活环境进一步优化。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环保意识不断加强,加大城市亮化、美化、绿化工程和市容市貌卫生整治力度,全县城市环境人居环境明显优化。2017年县镇自来水普及率达到100%;城市污水处理率和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分别为87%和100%;城市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13.5平方米。
3.农村生活环境不断改善。2017年农村集中式供水受益人口比例为85%,农村自来水普及率95%。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建议
尽管全县妇女儿童发展(2011-2020)规划目标已经进入稳定期,但仍存在一些问题:一是教育方面需继续加强;二是妇女参政议政工作有待进一步提升;三是孕产妇系统管理离规划目标还有差距;四是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离规划目标差距较大。
建议:一是进一步强化政府行为,强化“男女平等”的意识和“儿童优先”的理念,多为广大妇女儿童办实事,加大“两规划”的实施力度。二是强化教育保障,补齐高中阶段毛入学率、女性平均受教育年限、青壮年女性文盲率等短板。三是提升妇女参政议政能力和决策管理水平。四是加大妇女儿童事业发展投入,为妇女儿童提供良好生存、健康发展的社会环境。
一、经济与人口基本情况
(一)经济总量持续扩张。2017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95.1915亿元,同比增长10.8%;人均生产总值38236元,同比增长10.1%。
(二)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平稳提升。2017年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647元,同比增长9.7%。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252元,同比增长8.7%;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529元,同比增长9%。
(三)人口自然增长率小幅上升,人口平稳协调增长。2017年年末,全县公安户籍人口为312110人,其中女性人口为144234人,占总人口的46%,男女性别比为116.4;年末常住人口为248961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3.22‰,较上年提升0.69千分点。
(四)妇儿保障投入不断增强。2017年,财政支出中用于卫生方面投入达2.21亿元,比2010年增长151.1%;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达5.27亿元,比2010年增长154.6%;财政支出中用于扶贫方面投入1.54亿元,比上年增长60.4%;财政支出中用于环境污染治理投入0.9亿元,比上年增长34.3%。
二、《妇女儿童规划》实施效果总体情况
从《2017年妇女儿童情况表》监测的“两规划”中48项量化指标来看,达到2020年终期目标的有26项(用★表示),占54.2%;未达标的指标有22项(用○表示),占45.8%(重点监测指标进展情况见下表),全县“两规划”实施进展不均衡。
(一)妇女儿童与保健
1.婴儿死亡率得到明显控制。婴儿死亡率从2010年的11.09‰下降到2017年的2.99‰;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从2010年的13.3‰下降到2017年的4.79‰。
2.儿童营养水平有效提高。2017年低出生体重儿(出生时体重低于2500克)发生率0.79%,7岁以下儿童保健管理率由2010年的87.47%提升到95%。
3.儿童计划免疫保持高水平。纳入国家免疫规划的疫苗接种率均在99.9%以上,全部达到《规划》确定的2020年规划目标。
4.孕产妇保健服务水平全面提升。2017年全县孕产妇系统管理率为96.22%,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率达100%,产前检查率99.34%,婚前医学检查率达98.53%,已婚育龄妇女避孕率92.01%,无孕产妇死亡发生。
(二)妇女儿童与教育
1.学前教育蓬勃发展,学前三年毛入园率显著提高。2017年全县共有幼儿园49所,在园人数为0.93万人,其中女童0.45万人。学前三年毛入园率为97.26%,比2010年的61.8%提升35.46个百分点,女童平等接受学前教育。
2.九年义务教育全面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快速发展,但离规划目标还有差距。2017年小学学龄儿童净入学率、小学五年巩固率、初中阶段毛入学率、初中三年巩固率、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均保持在100%; 2017年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97.50%(女生97.55%),离2020年目标还差2.50个百分点。
3.妇女知识面貌有所改善,但距规划目标仍有较大差距。2017年,女性平均受教育年限10.03年,女性青壮年文盲率5.88%,两项指标距2020年达到13年以上和控制在1%以下的规划目标还有较大距离。
(三)妇女就业与社会保障
1.妇女就业取得新进展。2017年就业人员17.3万人,其中女性就业7.6万人,占比43.9%;城镇单位就业人数1.9万人,其中女性就业人数0.76万人,占比40%。
2.妇女社会保障水平不断提高。2017年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1.4万人,其中女性参保0.7万人;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18.5万人,其中女性参保8.5万人;参加城镇职工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的女性人数分别为0.62、0.82、0.35、0.4、0.6万人;女性城市、农村低保人数为0.17、0.5万人。
(四)妇女参政议政
1.妇女参政议政能力不断增强。妇女参与决策和社会管理的人数不断增加,参政议政的水平日益提高,一批素质高、年纪轻、工作能力强的女干部走上了领导岗位。县委领导班子、县人大领导班子、县政府领导班子以及镇领导班子均配有女干部。
2.妇女参政议政比例小幅提升。2017年,县人大代表中女性比例为24.29%,比2010年提升4个百分点;县政协委员中女性比例为25%,比2010年提升15个百分点。
(五)妇女儿童与法律保护
对妇女儿童的法律援助工作和对违法犯罪分子的打击力度不断加强,有力地维护了妇女儿童合法权益。2017年全县破获强奸案件1起;受救助(庇护)的妇女儿童6人次;妇女法律援助的工作站点11个,获得法律援助的妇女和未成年人分别为82人、13人;建立少年法庭1个。
(六)妇女儿童与社会生活环境
1.儿童文化内容不断丰富。2017年少儿电视(广播)节目播出时长达到90小时,少儿图书馆藏书0.35万册,未成年人参观美术博物馆达到3.2万人次,儿童中心(或儿童之家)达到23个。
2.城市生活环境进一步优化。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环保意识不断加强,加大城市亮化、美化、绿化工程和市容市貌卫生整治力度,全县城市环境人居环境明显优化。2017年县镇自来水普及率达到100%;城市污水处理率和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分别为87%和100%;城市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13.5平方米。
3.农村生活环境不断改善。2017年农村集中式供水受益人口比例为85%,农村自来水普及率95%。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建议
尽管全县妇女儿童发展(2011-2020)规划目标已经进入稳定期,但仍存在一些问题:一是教育方面需继续加强;二是妇女参政议政工作有待进一步提升;三是孕产妇系统管理离规划目标还有差距;四是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离规划目标差距较大。
建议:一是进一步强化政府行为,强化“男女平等”的意识和“儿童优先”的理念,多为广大妇女儿童办实事,加大“两规划”的实施力度。二是强化教育保障,补齐高中阶段毛入学率、女性平均受教育年限、青壮年女性文盲率等短板。三是提升妇女参政议政能力和决策管理水平。四是加大妇女儿童事业发展投入,为妇女儿童提供良好生存、健康发展的社会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