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汉阴消费市场稳中有升

索引号 xzfgzbmzfbgs/2018-0039 公开目录: 统计信息
公开责任部门 汉阴县统计局 公开形式: 主动公开
文号 成文日期: 2018年03月01日
有效性 有效 公开日期: 2018-03-01 14:08

2017年汉阴县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3.05亿元,同比增长15%。增速高于全市平均水平0.6个百分点,增速在10县区排第五名,超额完成市考县14%的增速任务。其中限额以上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9.44亿元,同比增长19.4%,增速高于全市平均水平3.5个百分点,增速在全市10排第七名。

(一)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总量攀升,低开稳走。2017年汉阴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来看整体态势低开稳走。20171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09亿元,同比增长14.2%1—2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88亿元,同比增长15.2%1—3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5.76亿元,同比增长15.3%1—4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3.05亿元,同比增长15%

(二)限上零售额部分呈现出一、二、三季度逐步攀升,四季度回落态势。一季度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累计实现4.1亿元,同比增长12.1%;二季度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累计实现8.87亿元,同比增长23.3%;三季度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4.28亿元,同比增长23.9%;四季度实现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9.43亿元,同比增速19.4%

(三)城镇市场增速快于乡村市场。2017年城镇实现零售额20.54亿元,增长15.7%; 乡村实现零售额2.52亿元,增长9.9%。城镇市场增速快于乡村市场5.8个百分点。

(四)商品零售增速回落,餐饮市场上升势头明显。按消费形态分,2017年实现商品零售190475.0 万元,增长14.1%;实现餐饮收入40063.7 万元,增长19.5%,商品零售增速低于餐饮收入5.3个百分点。

(五)限额以上商贸企业的拉动作用明显。限上企业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9.44亿元,同比增速19.4%。限上部分占社零售总额比达到84.3%,位居全市10县区第1,高于全市平均水平20.6个百分点。

附件一:10县区限额以上社零总额占比(%

县区

全市

汉滨

汉阴

石泉

宁陕

紫阳

岚皋

平利

镇坪

旬阳

白河

限上占比(%

63.7

57.3

84.3

63.2

67.1

46.0

45.3

63.0

74.7

76.8

52.0

(六)人均消费品零售总额位次提升。据测算,2017年汉阴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9260 元,位居全市第5位,较上年提升3个位次。从净增额分析:较上年净增2070元。但是低于全市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额1907元。

附件二:10县区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统计表

县区

全市

汉滨

汉阴

石泉

宁陕

紫阳

岚皋

平利

镇坪

旬阳

白河

人均社零(元)

11167

15016

9260

8715

8605

9053

7834

8110

10115

10649

9318

(七)申报限额以上企业成绩突出。截止2017年年底限上商贸名录库在库企业达84家。2017年汉阴县商贸业成功申报限额以上企业16户。

(八)零售市场发展差异性较大。汉阴县近年来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文化办公用品类实现1946.9万元,同比增长329.7%;房地产市场的火爆带动了相关零售行业的销售,五金、电料类实现3310.3万元,同比增长106.6%;建筑及装潢材料类实现24115.3万元同比增长33.5%;汽车类,烟酒类,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粮油、食品类这五个行业同比增长不到10%;金银珠宝类,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中西药品类,书报杂志类,机电产品及设备类,化妆品类这6个行业同比增长在10-20%之间;同时体育、娱乐用品类实现232.2万元,同比增长-14.6%

二、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商贸龙头企业。2017年底,汉阴县虽有商贸企业84户,但现代化程度、经营方式相对比较单一,市场主体规模普遍较小,尚没有销售收入过亿元的企业,缺乏带动作用明显的大集团、大企业,造成全县消费品市场总量不大、竞争力不强、发展后劲不足。

(二)电商销售尚未成为县域消费市场的有力支撑。2017年限额以上商贸企业种有电商销售模式的仅有4户,共实现商品销售额仅有3848.9万元,约占限上社零总额的2%。而根据调查,目前汉阴限上商贸企业从事对外电商主要是农副产品、土特产、字画等行业,没有形成品牌化,规模化。

(三)限上企业实体门店盈利空间缩小。一方面是企业用工薪酬成本的增加,店面租金、运费、日常管理费用逐步增加,企业经营成本大幅上升。另一方面网购消费行为的日益普及,加剧分流我县城乡居民购买力,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汉阴消费品市场的增长。

(四)农村电商有待进一步拓展。乡村市场规模偏小,对整个消费品市场贡献率很小,农村消费品市场特别是电子商务潜力有待进一步挖掘。

(五)限额以上企业销售额基数加大,增速将进一步放缓。商贸业近年来快速发展,201779户企业实现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总额17.28亿元(不含大个体户),户均零售额达2187万元。今后要保持一定的增幅,就需要更大的量、更多户数的限额以上商贸企业来支撑。

三、对策和建议

(一)切实提高城乡居民的收入水平,以收入增长推动消费增长。一是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加大民生投入,消除城乡居民扩大消费后顾之忧。二是促进居民收入特别是工资性收入的持续快速增长,增强收入增长的可持续性,提高城乡居民的持久收入水平预期,切实提升持久消费能力。

 (二)加大限上商贸企业转型升级。积极应对电商对实体商业的影响,创新经营,加快转型升级,在困境中赢得发展。一是线上线下融合发展。通过与第三方合作建立网络零售平台,加快打造实体店、网上商城、移动端的全渠道经营模式,实现线上线下融合发展。二是大力发展连锁经营,降低运营成本,薄利多销。鼓励和引导县内现有的大型商贸企业引进知名品牌入驻,引进和培育一批知名连锁经营企业,大力发展连锁便利店、连锁社区超市、连锁饭店、连锁酒店。三是刺激消费热点,加强对商贸企业的引导,以假日经济、夜经济为重点,积极培育消费热点,创新消费方式,挖掘消费潜力,刺激消费。

(三)加强农村市场建设,进一步挖掘市场潜力。借助城镇化发展,积极推进乡村市场工程建设,引导大中型流通企业,连锁公司将经营范围向农村地区延伸,完善农产品流通网络,提升城乡商贸服务功能,改善和提升农村市场购物环境,促进农村消费品市场快速发展。

(四)完善限上企业统计基础工作。建议县经贸局牵头,县统计局及相关部门共同联合,在每个月抽出时间和人力,做到全县80余家的限上商贸企业每户企业上门服务指导,一一检查企业台账、统计人员、及办公设备是否齐全,对不健全的企业要督促加强整改,力促达到规范化要求。根据《安康市一套表调查单位管理改革方案(试行)》,管服并举,把企业落实统计人员作为前置条件,认真组织开展实地核查和业务指导,提高限上企业统计工作水平。

(五)加大限上企业培育,保持消费品市场可持续发展。一是继续狠抓限上单位培育工作,将达到限上标准的企业及时入库,纳入统计;二是按照限上企业培育工作任务,建议县经贸牵头、市场监管、文广、国税、地税等相关部门各尽其责、协调配合,做到不重不漏、应统尽统;三是加大推进个转企工作力度,做大做强县域民营经济蛋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