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阴县2017年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运行整体向好
索引号 | xzfgzbmzfbgs/2018-0041 | 公开目录: | 统计信息 |
公开责任部门 | 汉阴县统计局 | 公开形式: | 主动公开 |
文号 | 无 | 成文日期: | 2018年03月07日 |
有效性 | 有效 | 公开日期: | 2018-03-07 14:15 |
2017年,全县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达到23家,服务业企业经营规模不断扩大,经济效益稳步提高,主要行业营业收入稳步增长,吸纳就业能力不断增强,规模以上服务业运行态势整体向好。
一、 规模以上服务业运行基本情况
(一)总体经营情况
2017年全县规模以上服务业主要指标及增速一览表
指标 |
营业收入 (万元) |
增速 (%) |
营业利润 (万元) |
增速 (%) |
总计 |
12705 |
34.71 |
1385 |
30.53 |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
4067 |
-8.16 |
520 |
3.85 |
物业管理业 |
559 |
15.44 |
25 |
188.24 |
商务服务业 |
3102 |
810.24 |
323 |
369.09 |
居民服务业 |
306 |
20.08 |
25 |
13.82 |
机动车、电子产品和日用产品修理业 |
522 |
103.67 |
120 |
43.08 |
其他服务业 |
765 |
4.14 |
72 |
9.37 |
教育 |
1027 |
6.73 |
143 |
4.99 |
卫生 |
1141 |
23.09 |
-3 |
|
广播、电视、电影和影视录音制作业 |
117 |
7.23 |
7 |
19.30 |
文化艺术业 |
478 |
8.08 |
55 |
10.02 |
娱乐业 |
623 |
26.24 |
99 |
20 |
(二) 重点行业运行情况
1.房地产服务业小幅增长。以物业管理业为主的房地产服务业伴随着经济的发展,广大业主将物业管理工作作为提高自身整体生活水平的依据而对其报以厚望,开发商以此作为自己的销售亮点,政府部门将之作为规范小区管理,提升城市形象的重要手段加以引导。两家物业公司增加了汉阴凤凰未来城、涧池山水名城等小区的物业项目,全县2家物业管理服务业企业共实现营业收入559万元,同比增长15.44%,企业发展向好。
2.其他营利性服务业快速增长。全县纳入统计的其他营利性服务业单位10家(包含四个行业门类: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占全县规上服务业企业户数的43.5%;实现营业收入5912千元,同比增124.7%。营利性服务业保持较快增长态势主要得益于新增规上服务业企业的拉动。
3、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增速加快。2017年规模以上服务业中的商务服务业保持向好趋势,发展速度加快。商务服务业实现营业收入3102万元,同比增长810.24%,主要受9月新进一户商务服务业企业的拉动。
4、文化、体育和娱乐业持续增长。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现代服务业快速增长,全年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实现营业收入1217万元,增长16.57%;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需求越来越高,文化、体育和娱乐业持续增长成为服务业新的经济增长点。
二、需要关注的问题
(一)现有规模以上服务业所占门类较少,“冷热不均”。2017年,全县23家规上服务业仅分布11个行业,虽然相对于2016年所占的行业有了提高,但是与服务业整体的行业分类而言,现有企业所占的门类行业较少,比较集中的是道路运输行业有6家,物业管理、商务服务、机动车、地址产品和日用产品修理业、其他服务业、教育、卫生各是2家,而居民服务业、广播、电视、电影和影视录音制作业、文化艺术院、娱乐业各是1家,远远没有形成“多点开花”“百花齐放”的局面。
(二)服务业企业规模总体偏小。服务业企业经营规模偏小,服务水平较低,规模化经营匮乏,难以形成效应,服务企业科技含量不高,企业自身规模不大,缺乏大型骨干服务企业,整体层次有待提高。
(三)企业统计人员更换频繁。服务业企业相对于工业和投资本身具有准入门槛低、起步晚、规模较小等特点。人员流动性较大,分工也不是很明确。企业统计人员更换较为频繁,造成统计数据质量不高。
三、促进我县服务业发展的几点建议
(一)加强新兴服务业统计,开辟新增长点。以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为代表的现代新兴服务业近年来迅猛发展,已经成为拉动服务业增长的一支重要力量。要重点关注文化、旅游、体育、健康、养老、科技、生产性服务业、生活性服务业等新兴服务业或派生服务业发展态势。加强对服务业领域出现的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统计,相关主管部门与统计部门对接,摸底调查本地区的新兴行业的服务业企业,做到应统尽统。
(二)挖掘企业内部潜在动力。相关职能部门要进一步加大对服务业企业在资金、税收等方面政策的支持力度,对企业如何高效利用资源给出指导性建议,努力为企业创造良好的外部经营环境,使企业产品向高附加值和纵深方向发展和延伸,增强企业内生新动力,加快企业创新经营,降低企业经营费用和经营风险,提升企业盈利空间。
(三)部门联动,明确职责,抓好规上企业培育入库纳统工作。一是明确服务业发展牵头主抓部门,由牵头部门召集相关行业主管部门定期研究规上服务业的培育及入库纳统工作,将规上服务业的培育入库工作列入行业主管部门的目标考核内容。各主管部门之间要加强协作配合,积极发挥行业主管优势,加强对服务企业管理。二是出台奖励激励政策,积极培育现有服务业大个体、产业活动单位转型升级,注册为法人企业,对符合条件的及时申报纳入国家联网直报库,增加规模以上服务企业数量,提升规上服务企业入库质量。
(四)多措并举做好网上直报的催报和数据审核工作。一是规上服务业牵头部门和各行业主管部门要落实专人,负责指导和督促相关行业服务业入库和网上直报工作,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建立分工协作的有效工作机制。二是督促指导各规上服务业企业依法设置统计机构或者明确有关机构承担统计工作,配备专兼职统计人员并保持相对稳定,提供必要的场所、设备、经费等统计工作条件。三是统计部门要加大对企业统计人员的培训力度,切实做到应统尽统,不重不漏。同时提高服务业统计调查能力,切实把好审核关,确保数据质量。四是加强统计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扩大统计法律法规的社会知晓度和影响力,定期开展企业统计执法检查,对统计违法行为依法查处,使统计调查对象充分认识到提供统计资料是其应尽的法定义务,确保统计数据的真实性,提高全社会的统计法治意识。
注:以上服务业不包括住宿和餐饮业、批发零售业、房地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