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阴县2018年一季度工业经济运行情况简析
索引号 | xzfgzbmzfbgs/2018-0049 | 公开目录: | 统计信息 |
公开责任部门 | 汉阴县统计局 | 公开形式: | 主动公开 |
文号 | 无 | 成文日期: | 2018年04月27日 |
有效性 | 有效 | 公开日期: | 2018-04-27 15:00 |
今年以来,全县工业战线努力化解复杂多变经济环境带来的不利影响,以“稳增长、调结构、促转型”为工作主线,努力克服经济下行和转型升级艰难爬坡的双重压力,先后多次召开工业经济运行分析会,研究出台一系列新招、实招、硬招,解决工业经济影响全局发展的突出问题,工业一季度顺利实现“开门红”,但存在的问题需引起重视。
一、工业经济运行特点
(一)工业增加值增速排名全市第一。一季度,全县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11.48亿元,同比增长27.8%,增速位居全市第一,增速高于全市平均水平14.1个百分点,创近四年来新高。
(二) 工业对经济增长贡献份额达八成。一季度,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51.1%,在GDP增长13.6%当中,工业拉动增长11.0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80.9%。
(三)产值增加值增速双双高走。一季度,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33.3%,较上年同期提高13.0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7.8%,较上年同期提高10.0个百分点。
(四)农产品加工业增势强劲。一季度农产品加工业完成产值16.14亿元,同比增长32.9%,占规模以上工业总量39.9%。其中:农副食品加工业产值同比增长36.6%;食品制造业产值同比增长44.1%;酒、饮料及精制茶制造业产值同比增长26.8%;纺织业产值同比增长43.6%;家具制造业产值同比增长104.3%。
二、存在问题
(一)工业增速过高,有待回落到合理区间。一季度工业产值、增加值双高走,均创近年来历史最好水平,增速有待在二季度回落并保持到合理区间。
(二)后期持续增长压力加大。今年工业首季顺利实现“开门红”得益于去年基数偏低(含调基),2017年2月、3月全县规模以上工业当月完成工业总产值仅为8.9、11.6亿元(1—3月调基2.35亿元,影响工业产值直接增长7.0个百分点),处于去年全年最低点生产水平,随着上年基数的不断提高,全县工业生产后期持续增长压力将逐渐加大。
(三)部分产业同比下降。一季度,丝绸产值同比下降46.2%,下拉产值增长0.2个百分点;贵金属冶炼产值同比下降29.2%,下拉产值增长2.5个百分点;炸药、火工及焰火产品制造业产值同比下降6.9%,下拉产值增长0.1个百分点。
(四)工业统计基础仍很薄弱。随着统计制度的改革和调整,“规上”工业企业承载的统计调查任务越来越重,加之企业统计人员层次不齐、变动大,部分企业财务和统计人员不完备、兼职较多,影响了工业统计数据质量。
三、建议
一季度汉阴工业顺利实现了“开门红”,但存在的问题需引起重视。
(一)强化工业经济运行监测预警。密切关注经济发展形势和宏观调控政策变化,及时研究分析经济运行走势,准确把握全县工业经济运行态势,及时发现和解决工业经济运行中存在的困难与问题,切实提高工业经济运行监测、预警工作水平。
(二)继续狠抓工业统计基础工作。企业统计基础是保障统计源头数据质量,提高全县经济运行数据质量的关键。各镇和有关部门要严格按照县政府《关于印发汉阴县夯实“四上”企业统计基础工作方案的通知》(汉政办发〔2017〕157号)精神,严格恪守联网直报“四条红线”,建立、健全工业企业原始记录和统计台帐,严禁一址多企上报数据,确保做到“数出有根,有据可查”,使工业统计工作管理规范化成为常态。
(三)新增企业及早申报纳统。新增企业是拉动工业经济增长的重要载体,从往年申报来看,月度申报少,大多都集中在年度,(去年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共11户,月度2户,年度9户。)对当年经济增长的贡献不大。随着目标任务的进一步加大,要重视月度申报,及早明确新增企业培育对象,尽早将符合条件的企业及时申报入库,为全县工业经济发展增加新动能,增强工业发展后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