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梁镇脱贫攻坚“三区融合”模式彰显 工作新气象
平梁镇以“三区融合工作”为载体,以四位一体工作为措施,全面推动脱贫攻坚统筹农村发展工作。
三区融合工作:“围绕搬迁建社区、围绕农旅建景区、围绕增收建园区”。四位一体工作:“以脱贫攻坚工作为引领、以三变改革为内生动力、以321基层社会治理模式为保障、以乡村振兴为目标”。
该镇以脱贫攻坚工作为引领,抢抓扶贫政策机遇,2017年完成棉丰安置社区建设,共计安置600余户2000余人,实现350户1000人以上贫困群众“搬得出、住得下,能发展”的目标;抓住打造省级示范小区建设机遇,完成沐浴河棉丰安置社区段河堤、部分道路硬化,完成了排水体系、垃圾中转站、电力供应设施建设,完善了小区配套功能。申报了棉丰新型社区,建立小区物业管理公司,提高了社区管理的服务水平。
在摸清该镇贫困群众搬迁底子的基础上,根据群众搬迁意愿,启动棉丰安置小区B区续建工程,力争安置群众200户以上,使小区安置总规模达到800户以上。集镇实施农贸市场提升工程,扩容商贸零售业,为搬迁至棉丰小区的贫困户解决就业问题;特别是在太行村、登天村实施旧房改造或选址新建132户,交钥匙工程40户,解决贫困户住房困难问题。
围绕增收建园区。该镇以农村三变改革为载体(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首批在全镇开展两个试点村,通过三变改革的实施,闲置资源得到有效利用,如土地、闲置劳动力在产业发展和劳动力技能培训中得到很好利用。
该镇率先在太行村试点,按照“山上茶园、山下牡丹园”的产业发展思路,建成5000亩能够安置3000人以上长期就业的农业园区。用足用活产业扶持政策、金融信贷政策,支持棉丰玫瑰园、泰康合作社、太行山茶叶、太行山油茶、太行山花椒园扩大规模,现发展玫瑰园100亩、太行山茶500亩,油茶1300亩、油用牡丹500亩,花椒园2200亩,富硒蔬菜基地500亩,家庭农场20户,形成就业带动型(棉丰玫瑰园)、产加销参与型(太康公司),股份分红型(太行山茶叶合作社)、自主经营型(家庭农场)四种产业增收模式。建立脱贫学校和定向就业,对企业、产业大户、合作社、园区实施贴息贷款和产业奖补等优惠政策倾斜。鼓励发展林下养鸡、野生动物养殖等产业,拓展农业增收渠道。大力发展平梁电商产业、依托平梁电商产业园、发展家庭农场、社区工厂、推行订单生产,极大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该镇对带动就业成效明显的园区或合作社进行奖励。
围绕农旅建景区。该镇硬化太行茶场道路7公里、沐浴路5公里,龙头庙公路2公里,实施棉太路10公里提升工程。狮子崖老院子2号院改造工程已经完工,即将组织验收;2号院庭院正在施工。1号院外墙改造、室内装修正在进行;1号院庭院和餐厅最高限价已定案,已经组织实施。塘坊室外改造工程,正在进行扫尾工作。兰家庄民居改造工程基本完工,正在进行整改。新修村部三层主体已经完工,室内装修正在进行,即将完工,计划10月入住。龙头庙景区周边已经进行绿化,已建成文化演出舞台。龙头庙道路1.5公里,已完工。投资30万元,镇标村标已建成。今年已投资300万元扩建玫瑰园100亩,新建油用牡丹200亩、菊花400亩、油葵200亩、蔬菜园500亩。
旅游是对接外面资源的一个窗口,通过当地镇政府请中国乡建院专家设计,太行村一组兰家庄改造民居9户,太行三组狮子崖改造民居2户。一排排仿古建筑给太行村增添了不少灵气,同时为农民持续增收打下坚实基础。
镇党委抓村支部 ,村支部抓党员,党员联系群众;镇人大主席团抓代表小组,代表小组抓代表,代表联系选民;镇政府抓村委会,村委会抓中心户长,中心户长联系群众;党委、人大、政府这三条工作线实施人员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有力促进了村民自治。现321基层社会治理模式已发挥六大促进作用:1、促脱贫攻坚。如太行村二三级网格长20人充实了脱贫攻坚帮扶力量,弥补了镇村干部不足,解决了村班子软散的现状;2、促进了三变改革各类村民自治平台12个的建立,充实培育了经营主体7个,且二三级网格长成了经营主体法人,引领了村民致富,还对接和培育了市场,如太行山老树茶县人大代表沈桂树,创办的太行山老树茶专业合作社,现已发展茶园2500余亩,带动农户150余户,其中贫困户50余户,永胜专业合作社带动贫困户58户、235人增收,每人每月增收800至1200元。全镇各级人大代表直接帮扶贫困户332户1251人。3、促进农村社会维稳。全镇各村20至30户就有了一名三级网格长,村情民意传递更快捷,做到了小事不出组,大事不出村,由于网格长反馈信息及时,工作认真负责,化解全镇信访老户4 例,从代表兼任网格长后接待选民1000余次,化解各类矛盾纠纷3000余起,特别是太行村由原来的上访大村迅速转变为社会综合治理先进村。4、促进了新民风建设。321基层自治平台培育和开发了劳动力市场,太行村各经营主体如种植养殖合作社及协会12个,合作社的龙头带动,使得该村户户有1+N个产业,人人有事干,过去“等、要、靠、懒、散”的现象逐步减少,人人争当产业标兵、致富标兵多了,是非多、治安事件多的现象少了,好婆婆、好媳妇等“诚、孝、俭、勤、和”的新民风展现了。5、促进村级后备干部培养(该村班子成员平均年龄54岁,且多年没有发展年轻党员,党员平均年龄在60岁以上);同时村上多年没有真正培养年轻后备干部,实施321基层社会治理模式后,先从村三级网格长中纳入村三委干部3人;转为组长3人;转为村后备干部3人,转为入党积极分子2人。6、以321基层社会治理模式促进全镇平安建设知晓率和社会治安满意率提升。全镇各村利用二三级网格长召开院落会、到户宣讲政策法规,人大代表帮扶贫困户、党员联系群众,以法律六进活动为载体,群众的法律意识明显增强,两率两度进入全县十个乡镇前列,村风文明在平梁大地日益呈现,如县人大代表欧波、镇人大代表廖山美协助平梁法庭开展流动法庭3场次,收到非常好的普法效果。
盘活现有资源,让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太行村人换了一种活法。农户以自家房屋入股、农户土地入股、集体资产量化入股、资产性收益资金投入经营主体给贫困户保底分红、凭借5321贷款政策入股太行山茶叶专业合作社、永胜农业专业合作社,资金实现了向股金的转变。太行村现有股民651户2060人,量化给太行村所有贫困户的县级财政资产性收益资金、苏陕协作项目资金、市农业局支持太行村产业发展资金、产业奖补资金等合计153万元全部入股到村集体经济合作社同时投放到本村各经营主体,贫困户实现了由农民向股民的转变,该村实现了“无物不股、无人不股”的工作景象。三变改革实施以来,太行村释放了首批红利,分红总额128052.4元,其中贫困户分红59024.80元,经营主体分红48760.00,村集体分红20267.6元。贫困户最低分红213.30元,最高分红1139.20元。2019年9月,太行村将组织进行第二次分红,分红总额241206.00元,其中贫困户分红131346.00元,经营主体分红70546.00元,村集体分红39296.00元。贫困户最低分红208.00,最高分红5000.00元;且土地入股分红32万元。
乡村振兴的主要内容包括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四大内容。该镇在产业振兴、文化振兴、组织振兴方面取得了新业绩。
产业发展如火如荼。特别是太行村积极为经营主体做好外围服务,协助平梁镇愚公花椒种植专业合作社、平梁镇永胜专业合作社、太康公司等合作社协会负责人动员村民土地入股、贷款入股、劳动力入股,现在花椒种植2200亩、油茶种植1300亩、养牛650头,带动250余户贫困户增收。沿路种植油葵200亩,菊花牡丹各100亩。
不断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全镇新建20个村级文化广场,同时投资300万元新建集镇文化广场1个,集中扶贫政策宣讲、广场舞、二人转等巡回在各村演出,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得到极大丰富。
组织振兴展现新变化。全镇20个村通过村三委换届,换出新活力,全镇2017年前村三委班子平均年龄54岁,2018年换届后平均年龄46岁。辖区市县镇人大代表新进村三委班子有10人,转为后备干部20人。
平梁镇以“三区融合发展”模式为载体,以四位一体工作措施为抓手,通过真抓实干,一个崭新的工作局面展现在全镇干群面前。
三区融合工作:“围绕搬迁建社区、围绕农旅建景区、围绕增收建园区”。四位一体工作:“以脱贫攻坚工作为引领、以三变改革为内生动力、以321基层社会治理模式为保障、以乡村振兴为目标”。
该镇以脱贫攻坚工作为引领,抢抓扶贫政策机遇,2017年完成棉丰安置社区建设,共计安置600余户2000余人,实现350户1000人以上贫困群众“搬得出、住得下,能发展”的目标;抓住打造省级示范小区建设机遇,完成沐浴河棉丰安置社区段河堤、部分道路硬化,完成了排水体系、垃圾中转站、电力供应设施建设,完善了小区配套功能。申报了棉丰新型社区,建立小区物业管理公司,提高了社区管理的服务水平。
在摸清该镇贫困群众搬迁底子的基础上,根据群众搬迁意愿,启动棉丰安置小区B区续建工程,力争安置群众200户以上,使小区安置总规模达到800户以上。集镇实施农贸市场提升工程,扩容商贸零售业,为搬迁至棉丰小区的贫困户解决就业问题;特别是在太行村、登天村实施旧房改造或选址新建132户,交钥匙工程40户,解决贫困户住房困难问题。
围绕增收建园区。该镇以农村三变改革为载体(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首批在全镇开展两个试点村,通过三变改革的实施,闲置资源得到有效利用,如土地、闲置劳动力在产业发展和劳动力技能培训中得到很好利用。
该镇率先在太行村试点,按照“山上茶园、山下牡丹园”的产业发展思路,建成5000亩能够安置3000人以上长期就业的农业园区。用足用活产业扶持政策、金融信贷政策,支持棉丰玫瑰园、泰康合作社、太行山茶叶、太行山油茶、太行山花椒园扩大规模,现发展玫瑰园100亩、太行山茶500亩,油茶1300亩、油用牡丹500亩,花椒园2200亩,富硒蔬菜基地500亩,家庭农场20户,形成就业带动型(棉丰玫瑰园)、产加销参与型(太康公司),股份分红型(太行山茶叶合作社)、自主经营型(家庭农场)四种产业增收模式。建立脱贫学校和定向就业,对企业、产业大户、合作社、园区实施贴息贷款和产业奖补等优惠政策倾斜。鼓励发展林下养鸡、野生动物养殖等产业,拓展农业增收渠道。大力发展平梁电商产业、依托平梁电商产业园、发展家庭农场、社区工厂、推行订单生产,极大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该镇对带动就业成效明显的园区或合作社进行奖励。
围绕农旅建景区。该镇硬化太行茶场道路7公里、沐浴路5公里,龙头庙公路2公里,实施棉太路10公里提升工程。狮子崖老院子2号院改造工程已经完工,即将组织验收;2号院庭院正在施工。1号院外墙改造、室内装修正在进行;1号院庭院和餐厅最高限价已定案,已经组织实施。塘坊室外改造工程,正在进行扫尾工作。兰家庄民居改造工程基本完工,正在进行整改。新修村部三层主体已经完工,室内装修正在进行,即将完工,计划10月入住。龙头庙景区周边已经进行绿化,已建成文化演出舞台。龙头庙道路1.5公里,已完工。投资30万元,镇标村标已建成。今年已投资300万元扩建玫瑰园100亩,新建油用牡丹200亩、菊花400亩、油葵200亩、蔬菜园500亩。
旅游是对接外面资源的一个窗口,通过当地镇政府请中国乡建院专家设计,太行村一组兰家庄改造民居9户,太行三组狮子崖改造民居2户。一排排仿古建筑给太行村增添了不少灵气,同时为农民持续增收打下坚实基础。
321基层社会治理模式 为开展工作做好人力保障
镇党委抓村支部 ,村支部抓党员,党员联系群众;镇人大主席团抓代表小组,代表小组抓代表,代表联系选民;镇政府抓村委会,村委会抓中心户长,中心户长联系群众;党委、人大、政府这三条工作线实施人员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有力促进了村民自治。现321基层社会治理模式已发挥六大促进作用:1、促脱贫攻坚。如太行村二三级网格长20人充实了脱贫攻坚帮扶力量,弥补了镇村干部不足,解决了村班子软散的现状;2、促进了三变改革各类村民自治平台12个的建立,充实培育了经营主体7个,且二三级网格长成了经营主体法人,引领了村民致富,还对接和培育了市场,如太行山老树茶县人大代表沈桂树,创办的太行山老树茶专业合作社,现已发展茶园2500余亩,带动农户150余户,其中贫困户50余户,永胜专业合作社带动贫困户58户、235人增收,每人每月增收800至1200元。全镇各级人大代表直接帮扶贫困户332户1251人。3、促进农村社会维稳。全镇各村20至30户就有了一名三级网格长,村情民意传递更快捷,做到了小事不出组,大事不出村,由于网格长反馈信息及时,工作认真负责,化解全镇信访老户4 例,从代表兼任网格长后接待选民1000余次,化解各类矛盾纠纷3000余起,特别是太行村由原来的上访大村迅速转变为社会综合治理先进村。4、促进了新民风建设。321基层自治平台培育和开发了劳动力市场,太行村各经营主体如种植养殖合作社及协会12个,合作社的龙头带动,使得该村户户有1+N个产业,人人有事干,过去“等、要、靠、懒、散”的现象逐步减少,人人争当产业标兵、致富标兵多了,是非多、治安事件多的现象少了,好婆婆、好媳妇等“诚、孝、俭、勤、和”的新民风展现了。5、促进村级后备干部培养(该村班子成员平均年龄54岁,且多年没有发展年轻党员,党员平均年龄在60岁以上);同时村上多年没有真正培养年轻后备干部,实施321基层社会治理模式后,先从村三级网格长中纳入村三委干部3人;转为组长3人;转为村后备干部3人,转为入党积极分子2人。6、以321基层社会治理模式促进全镇平安建设知晓率和社会治安满意率提升。全镇各村利用二三级网格长召开院落会、到户宣讲政策法规,人大代表帮扶贫困户、党员联系群众,以法律六进活动为载体,群众的法律意识明显增强,两率两度进入全县十个乡镇前列,村风文明在平梁大地日益呈现,如县人大代表欧波、镇人大代表廖山美协助平梁法庭开展流动法庭3场次,收到非常好的普法效果。
三变改革增强内生动力
盘活现有资源,让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太行村人换了一种活法。农户以自家房屋入股、农户土地入股、集体资产量化入股、资产性收益资金投入经营主体给贫困户保底分红、凭借5321贷款政策入股太行山茶叶专业合作社、永胜农业专业合作社,资金实现了向股金的转变。太行村现有股民651户2060人,量化给太行村所有贫困户的县级财政资产性收益资金、苏陕协作项目资金、市农业局支持太行村产业发展资金、产业奖补资金等合计153万元全部入股到村集体经济合作社同时投放到本村各经营主体,贫困户实现了由农民向股民的转变,该村实现了“无物不股、无人不股”的工作景象。三变改革实施以来,太行村释放了首批红利,分红总额128052.4元,其中贫困户分红59024.80元,经营主体分红48760.00,村集体分红20267.6元。贫困户最低分红213.30元,最高分红1139.20元。2019年9月,太行村将组织进行第二次分红,分红总额241206.00元,其中贫困户分红131346.00元,经营主体分红70546.00元,村集体分红39296.00元。贫困户最低分红208.00,最高分红5000.00元;且土地入股分红32万元。
乡村振兴顺应广大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待
乡村振兴的主要内容包括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四大内容。该镇在产业振兴、文化振兴、组织振兴方面取得了新业绩。
产业发展如火如荼。特别是太行村积极为经营主体做好外围服务,协助平梁镇愚公花椒种植专业合作社、平梁镇永胜专业合作社、太康公司等合作社协会负责人动员村民土地入股、贷款入股、劳动力入股,现在花椒种植2200亩、油茶种植1300亩、养牛650头,带动250余户贫困户增收。沿路种植油葵200亩,菊花牡丹各100亩。
不断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全镇新建20个村级文化广场,同时投资300万元新建集镇文化广场1个,集中扶贫政策宣讲、广场舞、二人转等巡回在各村演出,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得到极大丰富。
组织振兴展现新变化。全镇20个村通过村三委换届,换出新活力,全镇2017年前村三委班子平均年龄54岁,2018年换届后平均年龄46岁。辖区市县镇人大代表新进村三委班子有10人,转为后备干部20人。
平梁镇以“三区融合发展”模式为载体,以四位一体工作措施为抓手,通过真抓实干,一个崭新的工作局面展现在全镇干群面前。
上一篇:法制教育走进酒店小学[ 09-30 ]
下一篇:汉阴县初级中学四措并举强化网络安全[ 09-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