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汉阴县人民政府>政务要闻>部门动态

部门动态

【庆祝改革开放40年】难忘的“如意”牌电视

作者:佚名 来源: 发布时间:2018-12-21 10:55

    

如今,电视机已进入千家万户。但在几十年前,谁家要是有台电视机,哪怕只能收到1个频道,也会成为大家羡慕的对象。

  在“波澜壮阔 三秦华章——陕西改革开放40周年成就展”上,一张记录20世纪80年代初期“海燕”牌电视机生产流水线场景的照片,引起了不少人的共鸣。其中的一位,就是西安中信丝绸之路大酒店有限公司(西安喜来登大酒店)党总支书记董彦明。他说:“当年,陕西的‘海燕’‘如意’‘黄河’三大电视机品牌,在全国都是响当当的。”董彦明曾经担任国营陕西广播电视设备厂厂部办公室主任。该厂的产品就是“如意”牌电视机。

  聊起“如意”牌电视机的历史,董彦明打开了话匣子:“1978年,国营762厂启动了‘军转民’项目,从上海引进9英寸电视机散件进行组装。那时候电视机开关还是旋钮的,市场上也买不到塑料机壳。厂里木工班的师傅们,硬是一刀一刀抠出来一个漂亮大方的机壳。”

  在生产12英寸黑白电视机时,品牌被命名为“金凤”。1980年,“金凤”电视机品牌改名为“如意”。1981年,国营762厂、陕西彩色电视机厂和陕西秦川拖拉机厂进行合并,组建为国营陕西广播电视设备厂。1984年底,工厂合并完成,并从日本引进了现代化的彩色电视机自动生产线。该生产线年产量达15万台。

  “我1984年参加工作的时候,一个月工资是58.5元。当时我计划一个月攒30元,这样三年后就能买一台电视机了。可见当时的电视机是多么值钱。”董彦明笑着回忆。那时候的电视机要凭票购买,能有一张电视机票,是很多人梦寐以求的事。1988年,董彦明终于买到了一台18英寸的“如意”牌彩电。

  20世纪80年代,彩电、冰箱、洗衣机成了百姓家庭生活中的“三大件”。巨大的市场需求空间,给当时的家电企业创造出很多商机。以彩电行业为例,几百家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涌出,陕西省则凭借“黄河”“海燕”“如意”三大彩电品牌,一跃成为国内彩电生产大省。

  直到今天,西安市民张毅家中还有一台20世纪80年代生产的“如意”电视机。“这种‘大屁股’电视机已经是老古董了,但我一直没舍得处理,毕竟它承载了几代人的记忆。那时候看电视,遇到信号不好,就会出现满屏的‘雪花’。家人还要过去扒拉扒拉天线,电视才能恢复影像。”

  张毅清楚地记得,1983年春节,中央电视台推出了春节联欢晚会。从那以后,每年大年三十看春晚守岁,就成了中国人过年的重要内容。

  “我家的电视机历经了从黑白到彩色、手动到遥控、显像管到液晶屏的变化。现在家里这台电视机是52英寸,还能和手机连接。”张毅说。在他看来,电视机已经由过去的奢侈品成为现在每个家庭的标配。这从侧面反映了改革开放以来群众生活水平的大幅提高。(记者/李龙飞 石喻涵)

  三秦大地见证历史巨变 改革引领陕西不断向前

  “波澜壮阔 三秦华章——陕西改革开放40周年成就展”在干部群众中引起热烈反响

  一幅幅展现40年发展历程的图片,一段段展示40年辉煌成就的影像,真实记录了改革开放40年来陕西的沧桑巨变……连日来,“波澜壮阔 三秦华章——陕西改革开放40周年成就展”在干部群众中引起热烈反响,前来陕西历史博物馆参观展览的干部群众络绎不绝。

  12月16日,展馆迎来第5个展日。一大早,西安医学院的师生就来到展厅。每块展板上丰富精彩的内容,都打动着现场师生。他们在展板前仔细观看,认真聆听讲解,了解改革开放40年来陕西的发展成就。“这次我们来了84名研究生党员和45名临床医学专业的学生,就是要以参观此次展览为契机,使学生对陕西改革开放所取得的成就有切身感受,这样也实现了我们思想政治理论课‘理论与实践、校内与校外、线上与线下’的结合。”西安医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桑利娥告诉记者。

  “有一种生在中国真好的感觉!”西安医学院研究生尹瑞雪说,“看到祖国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以及家乡日新月异的变化,我的内心非常激动。我要把展览的精彩内容讲给没来现场的同学们听,并通过撰写通讯稿、发表心得体会等方式在学院进行宣传。”

  为了参观展览,丹凤县寺坪镇赵塬村的汪锁云利用周末闲暇时间,早早来到陕西历史博物馆门口排队领票。尽管等了两个多小时才领到票入场参观,但他觉得“非常值得”。“跟做了一场梦一样,现在的生活是我以前完全不敢想象的。”汪锁云告诉记者,改革开放初期,我们的生活还处于温饱不足的状态,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城乡居民的生活从解决了温饱问题,到迈向小康甚至富裕水平,日子一天比一天好。

  来自山西省太原市的游客梁耀奇在每个展板前都驻足良久、感悟回味。他说:“这次展览不仅让我感受到陕西厚重的历史、灿烂的文化,还让我看到改革开放以来,三秦大地突飞猛进的幸福图景。我会把陕西介绍给更多的人,让大家更加全面地了解陕西、认识陕西。”

  西安邮电大学学生刘梓桐参观过不少展览,但这次展览对她来说“非常特别”。“这次展览,我既看到了陕西40年来的发展成就,又感受到了一种奋斗精神。”刘梓桐说,作为新时代大学生,既要继承老一辈留下的优良传统,还要学好本领、勇于担当、砥砺前行,为奋力追赶超越作出应有贡献。

  西安理工大学机械与精密仪器工程学院的学生王宇萱用“震撼”和“信念”来形容自己参观后的感受。她说:“改革开放40年来陕西的发展变化让我震撼,应该说,各项事业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特别是当我看到神舟十一号飞船发射的情景时,我为国家在科技领域所取得的成绩感到十分自豪,这些都将坚定我为中国梦添砖加瓦的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