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沈故里,兴业福地——中国汉阴

作者: 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2019-01-08 09:03
  这是一座历史文化与现代文明相互交融的山水之城。

  这是一座展现卓越新姿与蓬勃活力的现代之城。

  山之壮美,水之灵秀,成就了这里的自然宁静;川之肥沃,城之隽丽,造就了这里的浩浩风华。

  这就是秦巴硒谷、生态汉阴。

点击链接观看精彩视频:https://v.qq.com/x/page/z0824zf5flq.html?pcsharecode=bISJ4RAz&sf=uri

  三沈故里,兴业福地——中国汉阴

  踞秦巴展三千河岳,汇人文邀四海宾朋

  汉阴县地处陕西省南部,北枕秦岭,南依巴山,全县辖10个镇141个行政村,版图面积1365平方公里,总人口31万。汉阴是吉祥福瑞之地,县城北枕蜿蜒连绵的卧龙岗,南眺高耸入云的凤凰山,汉江、月河分流其间,成三山夹两川之势。汉阴是资源富庶之地,月河川道土地丰腴,水资源丰富,是安康市大米、油料、畜禽的主产区,境内50%的土壤含硒量达到中等富硒水平,是全国富硒区。汉阴生态良好,山川俊秀,物华天宝,是享誉内外的“生物基因宝库”和“天然中药材之乡”,素有陕西“小江南”,安康“白菜心”的美誉。汉阴是钟灵毓秀之地,森林覆盖率达63%,空气中负离子含量极高,有天然氧吧之美誉。不仅有闻名遐迩的三沈纪念馆、凤凰山国家森林公园,观音河国家湿地公园,更有中国首座集移民文化、农耕文化、旅游文化为一体的凤堰万亩古梯田移民生态博物馆。汉阴是人文璀璨之地,文庙、文峰塔、古城墙、“抱瓮丈人”见证着汉阴悠久的历史和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汉阴是我国“五四”新文化运动先驱和享誉国际的文化大师沈仕远、沈尹默、沈兼士昆仲故里,是陕南抗日第一军的发祥地和主要活动区,诞生了沈启贤、何振亚、杨弃三位开国将军。也是明清湖广移民文化、巴蜀文化、汉水文化兼容并蓄的融合地,民风淳朴,饮食文化源远流长,被命名为“陕菜之乡”。先后获得国家卫生县城、国家园林县城、全国绿化模范县、省级文明县城、省级生态县、省级平安县等多项荣誉。汉阴的经济、社会、文化等各项事业正迈入飞速发展的快车道,汉阴已成为秦巴汉水间一个生态之城,兴业福地。

  秉地利聚八方之气  着妙笔绘锦绣蓝图


      汉阴地处中国南北分界线,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和交通优势,“十天”高速、阳安铁路、316国道穿境而过,“西渝高铁”、通用机场、铁路物流园区、凤凰山隧道正在加快推进,公路,高铁、航空共同构筑高效立体、四通八达的交通枢纽。


  近年来,汉阴县委、县政府抢抓国家推进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的战略机遇和陕西深度实施陕南循环生态发展机遇,紧扣建设幸福汉阴主题,以脱贫攻坚为统揽,以追赶超越为主线,深入实施生态立县、工业强县、科教兴县、农旅富民四大战略,统筹推进一城五园三带三产业发展布局,全力把汉阴打造为全省循环发展示范区、全市富硒产业发展核心区、特色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创新区。县域经济实力显著增强,一个经济发展、人民幸福、社会和谐的宏伟蓝图已然绘就,一个百舸争流、万众创新、蓬勃兴业的新汉阴乘势腾飞。

  修人和绘锦绣前程  展雄心汇八方英才


汉阴素有“尊商重商安商”的传统,从沟通南北,绵延曲折的双河口千年古商道,到千帆竞渡,直下湖湘的汉阳码头,展示着汉阴人民敞开胸怀欢迎八方宾朋的热忱。


  汉阴县委、县政府牢固树立循环发展、链式发展、融合发展的理念,坚持高质量增长和高速度增长双向发力,按照“一城五园三带三产业”发展布局,精心构筑月河工业园、现代农业园、月河现代物流园和凤凰山国家森林公园、三沈文化产业园,全力打造月河川道城镇经济带、南区沿江生态旅游经济带、北区山林经济带,大力发展富硒食品、新型建材、生态文化旅游三大支柱产业。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和业态覆盖。

  月河工业园,构建以富硒食品、新型建材为支撑的工业产业链,大力提升园区的综合承载能力和循环配套水平。迄今为止,已经入驻上百家知名企业,各项主要经济指标连年增长,成为陕南循环发展示范园区。富硒食品产业不断壮大,富硒饮品、富硒大米、富硒魔芋等特色产品远销全国各地,被中国食品工业协会命名为“全国食品工业强县”。新型建材产业蓬勃发展,形成了建设管材、艺术石材、钢化玻璃、工艺陶瓷、家具定制等多个产业链条。

  现代农业园,以月河川道5镇86村为重点,坚持通过推进农村“三变”改革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建成省市县现代农业园区共60个,建成面积占比名列全省前列,居全市第一。推行“企业+家庭农场+合作社+农户”的模式,有效加快农业园区规模化发展和贫困农民加快脱贫致富步伐。

  月河现代物流园,以“中国硒谷·汉阴大集”为核心骨干项目,加快建材、汽车、日化等物流小区建设,形成集仓储、运输、冷链、电子商务、金融服务、文化体验等于一体的高度融合的综合物流园区格局。

  凤凰山国家森林公园,以凤堰古梯田为核心,发挥核心景区的辐射带动作用,整合全县旅游资源,着力打造“一心三线”的生态旅游格局。

  三沈文化产业园,以三沈文化为依托,开展文化创意设计,从书画艺术、养老养生、家训文化创意体验三个方面构建产业链条,形成核心园区联基地带万家的格局,推进文旅融合、以文兴旅。

点击链接观看精彩视频:https://v.qq.com/x/page/z0824zf5flq.html?pcsharecode=bISJ4RAz&sf=uri

  在加快幸福汉阴建设的步伐中,县委、县政府始终坚持“发展环境就是生产力”的理念,不断优化投资环境。设立企业发展基金,专项用于落地企业的后续发展扶持,设立企业还贷周转金,破解企业融资难题,政府还积极为企业协调组织贷款贴息、向上申报各类项目扶持等优惠政策,切实解决企业建成投产后面临的资金问题。简化审批流程。建成了行政审批事项高度集中的县政务服务中心,设立了招商引资“绿色通道”,给予企业最大的让利优惠和一站式办公、保姆式服务。优化劳动力资源。高度重视基础教育、用工培训、人才引入等工作,高水平普及了十三年免费教育;职业教育质量不断提升;人才引入工程连年实施;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常年开展。全面提升了汉阴县劳动力资源质量,为企业提供大量优秀从业人员,有效降低企业生产成本。完善服务机制。先后出台了《关于进一步优化投资环境的意见》《汉阴工业稳增长促投资十条措施》等一系列措施,实施一个投资项目、一名县级领导包抓、一个部门负责、一套班子推进、一套工作方案保障的“五个一”工作机制,形成了“一切围绕项目、一切服务项目、一切保障项目”的干事创业氛围。


  汉阴因山水而得名,因人文而厚重,因生态而美丽,因执着而奋进。放眼汉阴,生态福地、价值洼地、人文重地已成为这座城市的名片;布局汉阴,一城五园描绘的是恢弘的画卷,三带三产业涌动的是蓬勃的力量,循环发展绽放的是奋进的光辉。

  一块历史神韵的汉水绿地;
  一座魅力四射的人文之城。
  诚挚邀请您携手合作,共谋发展!
  幸福汉阴,欢迎您。


点击链接观看精彩视频:https://v.qq.com/x/page/z0824zf5flq.html?pcsharecode=bISJ4RAz&sf=ur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