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佛寺镇:小蚕桑撬动大产业
近年来,铁佛寺镇积极响应县委、县政府号召,把蚕桑产业作为产业脱贫中的重要内容,全镇蚕桑产业保持健康有序发展,产业基础日益巩固、产业规模逐步增加、产业效益稳步提升。蚕桑产业已经成为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快车道,为实现全镇顺利脱贫摘帽奠定重要的产业基础。
产业提档,规模扩大,发展势头强劲
八月,骄阳似火,铁佛寺镇四合村村部的气氛如同这天气般火热。“我流转土地2亩”、“我流转土地1.5亩”、“我的2亩水田”,数十名群众正在争先恐后地向村永发蚕桑专业合作社流转自己家里的土地。
“我这次准备把家里的4亩土地全部流转给村上,让村上发展蚕桑产业,这样每年通过流转土地可以得到千把块,然后计划在园区务工赚点钱,这样不用操什么心,就能赚到几千块,这样的好事谁不干?”村民吴永存说道。
流转土地是合作社给村民带来的第一桶金,园区务工是合作社带来的第二桶金,关键还要考虑规模化种养带来的效益。
“以前村民自己每年只能养几张蚕,每张蚕把开支刨开,几乎没有啥收入,如果行市不好很可能还会亏钱。现在进行规模化种植养殖,一方面可以通过现代化生产方式节约生产性成本,另一方面可以由合作社牵头为产品销售找渠道避免经营性风险,可说说是一举多得。”四合村永发蚕桑合作社理事长张培永说道。
同样的合作社,铁佛今年在全镇10个行政村进行了全覆盖。
“借助全县蚕桑奖补资金,抢抓‘三个一’合作社建社机遇,全镇今年计划流转土地1150亩,投资500万元,建成桑园10个,配套建设蚕室10个、小蚕共育室10个,预计年底能产出1季蚕40张,带来近80万元收益,现在各村发展蚕桑产业的人的热情都在高涨。”镇产业办负责人说道。
产业带动,富民见效,夯实振兴基础
铁佛寺镇历年来有种桑养蚕基础,产业体系、生产技术、产业效益良好,继续推动蚕桑产业壮大规模,增强发展后劲,是全镇产业推动产业脱贫的重要一环。
由“三个一”专业合作社牵头,通过资金扶持、新建基地、培育能人大户等措施,全镇1000余名贫困户将由蚕桑产业获得收益,土地流转和园区务工收入预计达500万元,将为贫困村、贫困人口脱贫摘帽做出积极贡献,届时蚕桑产业将成为真正的“金饭碗”。
为争取让蚕桑产业在实现全镇同步奔小康、助推“乡村振兴”中发挥重要带动作用,铁佛寺镇科学谋划、合理布局,力争在明后两年,继续做大做强蚕桑产业。“今年以来,为进一步推进产业促脱贫工作,铁佛寺镇党委、政府制定了‘1158’发展战略,其中蚕桑产业就是‘5’的重要一环,即在全镇发展桑园2000亩,各村同步配套蚕室建设、产业道路建设、辅助设施建设,进一步改善全镇蚕桑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条件,力争把铁佛打造成为优质的桑种、蚕茧、茧丝,让铁佛这一传统蚕桑重镇恢复以往荣光。”铁佛寺镇党委书记吴大美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