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关镇:社区工厂圆了群众“就业梦”
8月19日,福建蒲田康威电子有限公司城关镇五一村移民搬迁安置点社区工厂开业,该社区工厂第一批30余名经过技术培训的贫困群众实现入厂就业,标志着该镇就业扶贫工作迈上新台阶。

开业仪式上,该镇负责人向企业和员工表示了祝贺,并围绕企业发展和推动贫困群众就业增收提出了殷切期望,希望镇、村两级最大限度地给予企业支持和帮助,营造良好的生产经营环境,合作社和社区工厂要不断探索创新发展的路子,壮大生产经营规模,拓展就业空间,保障贫困群众的利益,引领贫困劳动力实现稳定脱贫致富。

五一村社区工厂面积600平方米,主要加工生产电子手表,按照“合作社+社区工厂+培训+订单+销售”的运营模式,由社区工厂对有培训意愿的贫困劳动力进行技能培训,采取与外部企业订单生产的方式,将产品销往省内外各地。通过“合作社+社区工厂”搭建的就业平台,为当地群众创造就业岗位80余个,员工工资按照技术岗位的不同,最低底薪1800到3000不等,依据多劳多得原则采取“底薪+提成”,最高可实现每月4500元工资收入,受到了当地群众的热情欢迎。

在五一村社区工厂的车间,经过技术培训的工人们正在生产流水线上娴熟地组装着各类零件拼做出初步的电子手表。技术检验师再通过反复检查、验证、包装,符合标准的精致的电子手表就整齐地摆放在工作台上。

第一天上班的女工陶子娟高兴地说道:“原来想出门打工,但家里老人、小孩需要人照顾,现在好了,社区工厂离家只有200米,出门就能上班,以后每月至少能拿到2800元左右的工资,不用出远门就能获得一份稳定的工作和收入,老人小孩也有了照应,这真的是做梦都没想到的大好事。”
据悉,今年以来,该镇围绕易地搬迁贫困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目标,通过内引外联大力推进社区工厂建设,先后5家社区工厂投入生产运营,一批又一批贫困群众在家门口实现入厂就业,解决了易地搬迁群众就业难问题,让贫困群众在家门口圆了“就业梦”。
上一篇:铁佛寺镇:精准推进“三个一”战略布局描绘产业发展新蓝图[ 08-20 ]
下一篇:扶贫辣椒别样红——双河口镇黄土岗村产业发展促脱贫纪实[ 08-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