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阴县文化和旅游广电局2018年部门决算说明
索引号 | /2019-0000 | 公开目录: | 预决算公开 |
公开责任部门 | 公开形式: | 主动公开 | |
文号 | 成文日期: | 2019年08月27日 | |
有效性 | 有效 | 公开日期: | 2019-08-27 16:47 |
汉阴县文化和旅游广电局
2018年部门决算说明
一、部门主要职责及机构设置
(一)贯彻执行中、省、市关于文化、文物、新闻出版、广播电影电视、旅游事业方面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及措施办法;全县文化、文物、新闻出版、广电、旅游等产业的发展规划和年度计划,并组织实施。(二)负责全县文化、文物、旅游、广播影视领域的管理及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和体制机制改革;负责对全县文化、文物、旅游、广播影视、新闻出版工作及领域内新技术的推广应用。(三) 负责全县广播、电影、电视行业管理、监督、检查;对地面卫星接收设施及公用天线的安装资格进行审查、验收、年检;依法对地面卫星接收设施使用进行管理。(四)负责全县电视网络播出节目、自办节目和其它台向公众传播的视听节目安全优质播出的管理;负责办好汉阴县广播电视台,围绕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做好宣传报道。(五)负责指导和管理文化、文学、艺术、广电、新闻出版有关协会、学会、社团、研究会等各类组织;负责指导艺术创作与生产,推动全县美术、书法、摄影等各门类艺术的发展;负责社区、农村、机关、企事业单位文化活动建设指导;负责文化、艺术、新闻出版经营活动的监管;归口管理全县重大文化艺术活动。(六) 执行《文物保护法》,申报省市级重点文物的保护,考古发掘、古建筑维修项目并组织实施方案;审核在文物保护范围和建筑控制地带内建筑物的设计方案;依法查处破坏文物的违法行为,配合有关部门查处盗窃、盗掘、走私文物案件。(七)归口管理全县文化市场的发展规划和政策,研究拟定全县文化市场的发展规划和政策。负责全县文化产业培育、成长及文化项目、文化产业的招商引资工作;搞好农家书屋、信息共享工程建设;负责全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普查、申报、保护和发展工作;负责全县文化人才队伍建设、培训工作,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八) 负责全县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工作;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实施全县文化市场“打黄”、“打非”行动;依法管理各类文化市场,查处其违法违规行为;负责审查办理各类文化经营许可证并实施年检;负责各类文化、文物、广播、电影、电视、互联网等场所的安全生产。(九)依法对全县旅游市场及从业人员进行管理及教育培训,查处违反旅游法规、规章的行为;指导旅游行业的精神文明建设(十)承办县政府交办的其它工作。
县文化和旅游广电局内设机构为:1、政办股,2公共文化服务股,3文旅产业发展股;以及5个二级预算单位:汉阴县广播电视台,汉阴县电影公司,汉阴县文化艺术中心,汉阴县三沈纪念馆(文物管理所),汉阴县文化市场执法大队:
二、2018年度部门工作完成情况1.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稳步推进。一是整合资金1267.9万元完成49个村建设任务,基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达标率为34.8%,已超额完成年度任务;二是全面启动了全国文化先进县和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工作。出台了《汉阴县全国文化先进县创建工作方案》和《汉阴县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工作方案》,明确了任务,制定了创建标准,与各相关单位、部门签订了责任书。三是组织了“百姓大舞台”“三级 联动·健康阅读”“四季旅游季”、“中秋诗会”、“文化扶贫”、“春节文化周”、“文化三下乡”、“安康龙舟节”等系列文化活动240余场次,指导镇村开展好“一月一活动”,激发了文化活力,扩大了社会影响。
2.文物保护得到加强,文化遗产有效利用。一是以创建凤堰古梯田国家AAAA级景区为切入点,创新文物保护利用,先后启动了黄龙庙旅游厕所、黄龙村部换乘站、人民公社换乘站、太平寨停车场旅游厕所、老君观旅游步道及冯家堡子亲水平台等13个建设项目;二是涧池枞岭村史馆陈列布展完工并开馆,沈氏家训展览馆陈列布展即将完成;三是三沈纪念馆自主研发的“沈尹默执笔五字法研习”“地灵育三沈皮影戏”两项教育案例荣获省级二等奖和三等奖,其中“沈尹默执笔五字法研习”被中国博协评选为“全国十佳教育案例”,三沈纪念馆被国家教育部命名为“全国中小学生研学教育基地”;“首届.中国农民丰收节在凤堰古梯田移民生态博物馆成功举办,汉阴文物惠民经验在全省得到推广。
3.旅游工作全面提档升级。一是2018年汉阴县的旅游综合收入目标任务为同比增长18%,预计全年实际完成同比增长将达到18.1%以上;二是创新打造“乡愁”主题产品,推出了3条景区精品旅游线路;三是漩涡镇茨沟村被正式命名为"陕西省乡村旅游示范村",凤堰古梯田景区申请创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已得到市旅发委审批认可。
4.新闻广电工作成绩突出。一是外宣发稿总量居全市第二;二是积极融入新媒体创新优化宣传平台,利用手机电视台、微信平台开展线上直播活动,全年微信平台点击量突破50万次,手机台点击量突破125万次;三是广播电视安全播出零事故;四是完成公益电影放映1800余场次。
5.文化市场管理效果显著。加强文化市场执法,强化了文化市场视频监管巡查平台利用和文化市场现场检查,全年共出动执法检查人员680余人次,办理行政处罚案件18件,责令停业整顿5家,处理群众来信来访16件次,对全县57处文保单位进行了安全巡查,全年文化市场及扫黄打非净化率达90%以上。2018年,文化旅游市场执法监管工作各项考核指标位列全市第一,在第二届安康市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岗位练兵技能竞赛中荣获第二名。
三、部门决算单位构成
从决算单位构成看,我局除文广局部门本级(机关)外,纳入本部门 2018年部门部门决算编制范围的二级预算单位共有5个包括:
序号 |
单位名称 |
1 |
电视台 |
2 |
电影公司 |
3 |
艺术中心 |
4 |
文物管理所/三沈纪念馆 |
5 |
文化市场执法队 |
四、部门人员情况说明
截止 2018 年底,本部门人员编制 56人,其中行政编制 8 人、事业编制48人;实有从业人员48人,其中在编48人。单位管理的离退休人员59人,已移交县养老保险经办机构。
五、部门决算收支情况说明
(一)2018年度收入支出总体情况说明
1、本年度收支:文广局系统2018年决算收入1801.2853万元,比上年减少1542.9547万,其中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收入1793.8831万元,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收入7.4022万元;决算支出1919.8457万元,比上年减少426.5543万元,其中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1912.4435,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7.4022万元;收支减少概因上年决算编制范围包含凤堰古梯田生态博物馆资金,本年我单位决算不再包含该机构收支所致。
2、本年度收入构成情况。本年度收入1801.2853万元,其中财政拨款收入1591.4914万元,其他收入209.79万元。
3、本年支出构成情况。全年支出1919.8457万元,其中基本支出800.21万元,项目支出1119.6373万元。
(二)2018年度财政拨款收入支出总体情况说明
1、财政拨款收支情况如下:文广局系统2018年决算财政拨款收入1591.4914万元,比上年减少50.9586万元。收入减少因不再包含上年原有机构凤堰古梯田生态博物馆的资金,决算财政拨款支出1591.4914万元,比上增加156.2614万元。支出增加因本年文化、文物、广电等各业务口均有新增项目支出,例如,广电本年新增广播电视政府购买服务项目500万元。
2、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情况。2018年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1591.4914万元,其中行政运行、管理事务支出446.6906万元,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支出710.2084万元,群文及艺术等文化事业支出374.1902万元,文物保护及文博馆所支出53万元,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7.4022万元。
3、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基本支出决算情况。2018年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基本支出756.6946万元。人员经费支出498.9023万元,公用经费支出257.7923万元。
4、政府性基金财政拨款收支情况说明
本部门无政府性基金决算收支,并已公开空表。
5、国有资本经营财政拨款收支情况说明
本部门无国有资本经营决算拨款收支。
(三)2018年度“三公”经费、培训费及会议费支出情况说明
1、“三公”经费财政拨款支出总体情况说明。
2018年度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安排的“三公经费”支出4.77万元,其中公务接待支出3.19万元,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支出1.58万元。总体比年初预算9.8万元减少5.03万元,短预算因18年车改本单位公车减少,运维费有所节约;实际比上年减少16.57万元,主要因公车改革后本单位仅保留专项业务用车,原持有公务用车减少2辆,因而公车运维费大幅下降。
(1) 因公出国(境)支出情况。
2018年因公出国(境)团组0个,0人次,支出0万元,比年初预算情况相同;比上年无增减情况变动。
(2) 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维护费用支出情况。
2018年购置车辆0台,支出0万元,比年初预算情况相同;比上年无增减情况变动;公务用车保有量为3辆,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1.58万元,比年初预算减少,短预算原因是保有车辆均为专项业务专用车,无专职驾驶员因而当年很少使用;比上年减少11.63万元,车辆使用次数有限,费用较少。
(3) 公务接待费支出情况。
2018年公务接待接待12批次,320人次,支出3.19万元,比年初预算增加0.39万元,超预算主要因我局下辖5个不同业务口二级单位,而年初财政预算批复严重不足,存在缺口;实际支出比上年减少4.94万元,减少主要因厉行节约,严格缩减公务接待人次。
2、培训费支出决算情况说明。
2018年培训费支出0.81万元,比上年增加0.61万元,本年培训增多。
3、会议费支出决算情况说明。
2018年会议费支出2.04万元,比上年减少0.68万元,本年会议减少。
六、2018年度部门绩效管理情况说明
2018年本部门对部分专项业务经费开展了绩效自评,提高了专项资金使用效益,涉及一般公共预算当年拨款 37万元,暂未进行公开绩效自评。
七、其他重要事项的情况说明
(一)机关运行经费支出情况
2018年行政运行经费支出408.89万元,其中人员经费342.4612万元,公用经费66.4293万元。比去年538.35万减少129.46万元,减少原因主要是因为今年本部门厉行节约以及决算不再包含去年成立的凤堰古梯田生态博物馆的支出。
(二)政府采购支出情况
2018年本部门政府采购支出总额共147.64万元,其中政府采购货物类支出16.81元、政府采购服务类支出130.83万元、政府采购工程类支出0万元。其中:授予中小企业的合同金额150万元,其占政府采购支出总金额的比重为100%。
(三)国有资产占用及购置情况说明
截至2018年末,本部门所属单位共有车辆3辆;单价50万元以上的通用设备0台(套);单价100万元以上的通用设备0台(套)。2018年当年购置车辆0辆;购置单价50万元以上的设备0台(套);购置单价100万元以上的通用设备0台(套)。
八、专业名词解释
1、基本支出:指为保障机构正常运转、完成日常工作任务而发生的各项支出。
2、项目支出:指单位为完成特定的行政工作任务或事业发展目标所发生的各项支出。
3、“三公”经费:指部门使用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安排的因公出国(境)费、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和公务接待费支出。
4、机关运行经费:指行政单位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使用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安排的日常公用经费支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