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脚步丈量民情 用汗水滋润民心——观音河镇开展户退出、村出列“体检式”研判工作纪实
“通过几天研判,让我记忆最深的是一户非贫困户对我说‘我倒不是希望你们能给我带来多少帮助,解决多少问题,你们能到我家来看看,听我说说话就满足了,’我感觉这是提高‘两率一度’最直接、最有效的办法。”8月18日,观音河镇纪委书记王健康接受笔者采访时说。
为全面摸清全镇脱贫攻坚工作问题底数,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效,观音河镇对照“57”标准,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从8月14日开始,组织镇村干部70余人对全镇所有建档立卡贫困户及非贫困户“全覆盖”开展户退出、村出列“体检式”研判,全面摸清“两不愁三保障”“八个一批”政策落实、帮扶责任落实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旨在发现问题、补齐短板、强化弱项、加固底板,确保高质量实现整镇脱贫目标。
研判内容力求详实
“本次研判目的就是奔着查找问题、解决问题而去的,所以要户户到、人人过,要面对面、实打实,力求查找问题精准细致,杜绝‘访民’变成‘扰民’。”8月14日,在观音河镇召开户退出、村出列“体检式”研判工作安排暨培训会上,该镇负责人再三叮嘱研判组成员。
本次研判本着标准具体、内容明确的原则,确保一把尺子量到底。研判中重点监测重病重残户、收入边缘户、独居老人户、失能户等,尤其针对已脱贫人口和已出列村进行精研判,发现返贫风险及时预警并采取有效措施,制定长效工作机制。全镇成立七个研判组和两个督导组,由各驻村工作队长担任研判组长,第一书记担任副组长,明确责任分工,坚持组长负责制,实行“谁研判、谁负责,谁签字、谁负责”,确保责任夯实到位,工作落实到位。
聚焦“两不愁三保障”核心指标和村出列“7”条标准,现场核查所有常住农户收入、住房、饮水、义务教育、医疗保障五项指标达标情况、政策落实情况、两率一度指标达标情况等。
问题查摆力求真实
“你家这些年享受了哪些扶贫政策?”“你家目前经济状况如何呀?家中还有什么的困难吗?”“你对帮扶工作满意吗?”“新民风内容了解么?有人给你讲解吗?”……
研判干部入户带着政策、问题、责任、感情,按照“镇不漏村、村不漏户、户不漏人”的原则,从“八个一批”政策落实、政策宣传讲解、干部工作责任落实等方面与农户面对面交流,了解每一户每一人的需求,倾听群众的呼声。
“这路灯不亮好久了,没人理会,能不能反映一下”“我想申请低保,这是我的申请材料”“我家玉米惨遭野猪肆虐,损失近一半”……面对没有架子的研判干部,村民们你一言我一语打开了话匣子。
时间、地点、姓名、家庭情况、联系电话、存在问题……,研判干部仔细填写着手中的研判表,将群众的呼声分类整理,一一记录在册,形成了一本本详实的民生“账本”。
一边与贫困户拉着家常询问生产生活实际情况,另一边用手机微信打开“陕西省精准扶贫大数据”小程序,对照贫困户精准帮扶纪实资料簿,现场核查比对安全住房、安全饮水、季度收入、义务教育、医疗保障等基础信息,确保做到“三个统一”。
“我又不是贫困户,啥政策也没享受到,你说我有啥意见?”
“你可不能这么说,修的通组路、安装的路灯、修建的安全饮水设施、网络信号设施,你都享受了吧,这都是脱贫攻坚带来的变化”。
随着走访的深入,入户时其中不乏此类“民声”,研判干部总是认真倾听、仔细记录,然后针对群众诉求一一做好政策解释说明,为群众解答疑惑,有效杜绝了问题积累、矛盾激化,进一步拉近了干群关系。
整改责任力求落实
“进步村部分村民反映居住地手机信号弱”
“中坪村较多村民反映野猪肆虐,庄稼受损严重”
……
在8月24日研判汇报会上,各研判组都将研判中群众的呼声逐一传达。
“从研判情况来看,群众的需求各种各样,有的涉及全村基础建设、产业发展,有的涉及低保五保、赡养老人,有的涉及矛盾纠纷、医疗救助、群众满意度等等,件件关乎民生福祉。”该镇负责人在研判情况汇报会上表示,“对于所收集的问题,我们要想方设法解决到位,做到全部问题清零,不管贫困户还是非贫困户在脱贫攻坚中都要有获得感。”
8月26日,镇脱贫办对研判发现的问题,以交办单形式向各村开“药方”,各村迅速对照“方子”抓“药”,通过时间倒排、任务倒逼、责任倒追,确保所有问题在9月10日前销号清零,同时针对“药方”中具体到人到事到项目的,镇纪委在后期督查中将作为重点进行督查,对于整改不力或虚假整改的,将按照有关规定严肃问责。
“没想到我四天前反映的问题这么快就帮我办好了,还帮我到县中医院办理了住院报销手续,真是太感谢了,”合心村贫困户古正莲因合疗票据丢失,导致就医出院无法办理“一站式”结算,当向研判组反映情况后,帮扶干部得知此消息立刻到镇社保站补办了合疗票据,并主动到县中医院为其办理了合疗报销手续。这只是该镇落实整改、推进工作的一个缩影。
截至目前,全镇入户研判工作已圆满完成,各项整改工作正在有序推进。经研判综合分析,预计年底剩余6个未出列村均能达标出列,实现高质量脱贫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