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阴上半年消费品有所回升
索引号 | 2019-0010 | 公开目录: | 统计信息 |
公开责任部门 | 汉阴县统计局 | 公开形式: | 主动公开 |
文号 | 成文日期: | 2019年08月07日 | |
有效性 | 有效 | 公开日期: | 2019-08-07 14:24 |
汉阴县上半年全县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12.39亿元,同比增长11.0%,高于全市平均水平0.5个百分点,较一季度提高0.5个百分点。其中:限上消费品零售额达12.02亿元,增长22.5%,较一季度提高6.7个百分点,增速位列全市第三位,循环县区第三位。
一、消费品市场运行主要特点
1、规模消费是全县消费市场主导地位。上半年,全县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39亿元,其中,限额以上企业(单位)实现消费品零售额12.02亿元,限额以上消费占全县消费市场97%。
2、餐饮收入增速较快,商品零售增长平稳。从消费形态看,住宿收入增速较快,商品零售增长平稳。住宿业增长25%、餐饮业增长15.1%、批发业增长15.1%、零售业10.2%。
3、城镇消费零售额超9成。上半年全县城镇实现零售额11.28亿元,乡村实现零售额1.11亿元,城镇实现零售额占全县消费市场91%。
4、商品零售是全县消费市场主力军。按消费类型分,上半年商品零售10.7亿元,同比增长10.2%;占全部消费收入86.4 %。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纳新限上力度有待加强,2019年月度新增限额以上商贸企业臷至目前为零,限额以上商贸企业培育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强。
2、消费升级困难,新的消费热点不足。从消费类别看,我县消费主要还是集中在吃穿等传统消费,从上半年全县限上商品零售类别看,吃穿类(粮油、食品类、饮料类、烟酒类、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占限上单位商品零售额的比重高达57.46%;而满足精神生活需求的体育、娱乐用品类、书报杂志类、电子出版物及音像制品类消费层次仍然较低,仅占限上单位商品零售额的1.35%。
3、消费市场“四大行业”发展不平衡。在限上企业发展培育中,片面的注重社零总额的增加,对消费市场四大行业(批发业、零售业、住宿业、餐饮业)之间的均衡发展关注不够,上半年限上批发业、零售业、住宿业、餐饮业销售额同比分别增长15.1%、10.2% 、25.0%、15.1%。
三、意见及建议
1、努力提高居民收入水平,释放消费潜力。收入决定支出,消费市场的发展与消费能力密切相关,因此,最根本的还是要保持全县经济的平稳较快增长和城乡居民收入的稳步提高,切实把民生工程作为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重大举措,加大对民生工程的投入力度,想方设法解决好就业、医疗、教育等关系老百姓切身利益的民生问题,千方百计稳步提高中低收入人群的收入水平;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提高社会平均边际消费倾向和居民即期消费倾向,通过改善民生、消除城乡居民消费的后顾之忧,释放城乡消费市场的巨大潜力。
2、增强旅游消费对内需的拉动作用。旅游直接消费涉及吃、住、行、游、购、娱六个领域,对于增加就业岗位、促进消费结构升级、产业结构优化都具有积极意义,其派生消费涉及的领域更为宽泛,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大的消费选择空间。汉阴需充分挖掘优势资源,改变传统的旅游模式,单纯的观赏式旅游在如今已难以吸引游客,必须增加游客的新鲜感和参与度。大力改善旅游设施,提升旅游服务水平,增强旅游消费在扩大内需促消费保增长方面的拉动作用,对促进全县消费品增长将增添新的活力。
3、培育发展壮大龙头企业。在消费升级的大背景下,要引导企业更加积极主动适应市场需求变化,支持企业通过提高产品质量、维护良好信誉、打造知名品牌,培育和提升核心竞争力,支持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增加连锁经营,扩大市场份额。
4、加大限上企业培育申报力度,以增量替换停业注销企业。一是重视限上企业月度培育申报。今年消费市场低开,老企业增长动力不足,基数较大,必须以月度培育申报为重点,及早明确培育对象,完善相关证照等资料准备,力争在月度申报上实现质和量的突破。二是开展一次商贸流通行业专项摸底。按照“限上企业”培育工作任务,建议县经贸局牵头、市场监管、文广、税务等相关部门各尽其责、协调配合,对全县范围内的宾馆酒店、农家客栈、名烟名酒店、酒水饮料代理商、家具店、药品超市、蔬菜水果超市、装修建材家居专卖店、品牌服装专卖店、茶叶特产销售店、农资化肥店进行一次摸底排查,对符合条件的分批次做好限额以上企业申报。对属于较大个体户,要加大对个转企的支持力度和政策保障,让更多符合条件的“大个体户”能申报转成企业,并通过进一步培育成为限上商贸企业,入库纳统,应报尽报,相关部门要在破解住宿业申报上下大力气。三是加大电商企业培育。建议县经贸局和县电商办加强指导,每年申报1-2户电商企业,将更多达到条件的电商企业入库纳统,更加全面充分反映我县商贸发展实际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