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汉阴县规模以上服务业稳步发展

索引号 2019-0011 公开目录: 统计信息
公开责任部门 汉阴县统计局 公开形式: 主动公开
文号 成文日期: 2019年09月02日
有效性 有效 公开日期: 2019-09-02 14:27

今年以来,汉阴县牢牢把握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在全力以赴稳增长、调结构、促发展形势带动下,加快服务业发展,抓好规模以上服务业培育,上半年汉阴规模以上服务业呈现出稳步发展态势。

   一、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运行现状

  1、企业营业收入实现平稳增长。1—6月,全县26家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08551千元,同比增长26.3%。从行业大类来看,营业收入同比增长较快的行业主要集中在广播、电视、电影和录音制作业、商务服务业、卫生、教育分别增长52.9%、42.6%、34.5%和28.3%。

  2、期末用工人数稳中有升。1—6月,全县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期末用工人数1637人,同比增长4.9%。从行业大类来看,期末用工人数增长较快的有:商务服务业和教育业,分别增长18.3%和11.3%。

      3、职工薪酬得到有效保障。1—6月,全县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应付职工薪酬31082千元,同比增长12.8%。从行业大类来看,企业应付职工薪酬增长较快的有:广播、电视、电影和录音制作业、居民服务业、教育、卫生分别增长48.3%、33.5%、25.8%和25.6%。

    4、其他营利性服务业增长持续强劲。1—6月,其他营利性服务业实现营业收入41173千元,同比增长27.8%。今年以来,其他营利性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速一直保持两位数增长速度。

二、服务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服务业发展速度较慢,规模较小,在县域经济总量占比偏低。受市场和区域环境等因素影响,我县服务业发展速度远不及工业和二产增速,服务业整体发展基础比较薄弱,主要以生活性服务业为主,生产性服务业很少,受资金、资源、流动人口等因素制约,全县服务业企业规模普遍偏小,营业收入能力有限,在工业占全县经济总量绝对主导地位的大结构下,服务业及三产占比呈下降趋势,今年上半年三产占比为29.5%,这其中有上年服务业增加值基数偏小因素的原因。

(二)生活服务业占主导地位,新兴服务业发展滞后。从我县服务业结构分析看,规上服务业企业主要集中在道路运输业和教育业共11家,物业管理,其他居民服务、卫生分别只有3家,商务服务业和娱乐业分别只有2家,居民服务业和广播、电视、电影和录音制作业仅1家。规模以上服务业主要集中在运输、物业管理和其他居民服务,而以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业、技术服务等行业基本为零,服务业发展的总体水平和质量都比较低,发展空间有限,行业发展差距有进一步拉大的趋势。

(三)服务业企业申报标准提高,新增单位数量少。2018年底申报入库1户,今年2月申报入库2户,新入库企业无论是按从业人员数量,还是按营业收入数额,都是刚刚达到国家最新入库标准,企业尚处起步发展阶段,难以迅速成为新的增长支撑点。

(四)服务业发展市场引导不够。服务业发展市场引导作用不明显,在激发市场主体活力,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方面缺乏统筹规划和激励引导,加大服务市场开放和招商力度不够,积极培育引导服务业企业做大做强,夯实服务业发展基础的关键举措需进一步加强。一方面服务业涉及行业较多,主管部门较多,职能划分不明确,不能有效地管理和引导服务业企业的发展,全县26户企业涉及6个部门、3个乡镇;另一方面大多数服务业企业规模较小,有的甚至没有固定的财务人员,统计数据基础工作差,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培育入库难度较大。

三、对策及建议

   (一)加快高质量服务业发展布局。当前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服务业发展也从高速发展逐渐转变为高质量发展。加快服务业重点产业的发展布局和规划,明确服务业重点产业的发展方向、目标和措施。加速培育现代物流、养老养生、康体健身、教育培训、融资租赁、物流运输等新业态,鼓励企业创新,拓展产业链,创新商业模式,进一步提升服务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二)强化服务业培育纳统,扩大规上服务业规模。利用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结果,按照部门职能职责进一步清理核实达到统计规模标准的企业,做到“应统尽统”。同时,将接近统计规模标准的企业做为重点培育和发展的企业,做好监测管理,符合统计条件后及时申报入库,如实反映我县规上服务业的经济总量。

   (三)加强部门协作,做好管理和服务保障工作。各行业主管部门充分发挥管理职能,密切关注企业发展状况,切实做好各项政策解读和落实;强化部门间信息共享和交流,做好保障服务,营造良好的市场秩序环境,推进服务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