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丽70年 | 汉阴金融助力县域经济发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年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中省市的正确领导下,在汉阴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下,汉阴金融与共和国同成长,与新时代齐奋进,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慢到快的转变,助力汉阴经济社会实现跨越式发展。
奋勇争先,实现了从无到有的转变
先后引进长安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开源证券、人寿财险公司落户汉阴,陕西供销农村信用汉阴服务中心建成运营,浙江蚂蚁金服“智慧县域+普惠金融”签约上线,“三社”协同省级试点稳步实施,市财信担保公司汉阴分公司挂牌营业,全县共有涵盖银行、证券、保险、小贷、网贷、担保、互助资金、农村供销合作金融共计29家金融机构,形成比较齐全的金融业态新格局。银行和保险网点县镇级覆盖率达100%,基本实现了“镇镇有机构、村村有服务、家家有账户”,金融业态和机构数量位居全市第二;全县建立企业还贷周转基金、农业经营主体贷款担保基金、创业就业贷款担保基金、金融扶贫风险补偿基金等相关融资担保基金8支,规模达1.4亿元,筑牢信贷增信和风险分担机制,撬动更多金融和社会资本投入实体经济建设。其中,企业还贷周转金引入开源证券、陕煤集团投资,资金总规模达到5250万元,累计投放115笔4.99亿元,帮助企业倒贷7.2亿元,解决了企业燃眉之急,实现了企业财务和时间成本双下降,财信担保和银行风险两降低,创新举措得到省市高度肯定,并在全市推行。与陕西股权交易中心共建全省首家县级挂牌企业股权质押融资增信基金,开创挂牌企业股权融资新业务,全县四板挂牌企业达16家,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位居全市第一。
乘风破浪,实现了由小到大的转变
2018年,全县银行业各项存款余额突破百亿元大关,达到110.2亿元,是1949年的393571倍;各项贷款余额突破50亿元,达到54.4亿元,存贷比49.4%,不良贷款控制在2%以内,金融产业发展“152”目标顺利实现。2018年全县14家保险公司收缴保费2.4亿元,1家小贷公司贷款余额5944万元,1家证券营业部累计开户2187户,实现年交易量1.57亿元。金融机构纳税2484.77万元,占全县企业纳税的21.9%。金融业实现增加值2.83亿元,占GDP总量的2.6%。全县存款余额位居全市第三,贷款余额位居全市第四,社会财富不断增加,县域金融实力不断增强。
策马扬鞭,实现了从慢到快的转变













2018年4月,汉阴企业交易板挂牌实现零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