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汉阴县人民政府>锦绣汉阴>人物故事

人物故事

坚守中的“蜕变”——农民企业家钟瑞宝带领汉阴人在新疆创业脱贫调查

作者:姜波 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2016-07-20 15:11

1.jpg

  从身无分文的“穷小子”到身价过亿的CEO;从肩挑背抗的“修理工”到拥有运输、供暖、建材、销售与一体的产业链;从立志跳出“农门”到带领乡亲们致富……钟瑞宝这个铁铮铮的汉子,硬是在祖国边陲重镇新疆阿克苏地区深扎根、勤耕耘,用自己永不服输、吃苦耐劳、善良纯朴的本性叙写着汉阴人在大西北的创富“奇迹”。


山乡“穷小子”不走创业“寻常路”


  农家田园生活对于当今很多人来说,是一种悠然自得的度假生活。然而,对于80年代的汉阴县观音河镇药王村,却承受着山穷水尽之苦。在这个穷乡僻壤,一些村民随着南下打工的热潮开启了深圳、广州、温州等地的“打工”之旅。

  年幼就失去母亲的钟瑞宝,是姊妹四个里最小的,因家境贫寒小学三年级没上完就辍学了。1987年,16岁的钟瑞宝满怀改变贫困命运的强烈愿望,走出家乡汉阴寻求谋生创业之路。与众多“打工”者不同的是,钟瑞宝选择的是并不被大家看好的祖国大西北新疆。

2.jpg

  钟瑞宝去的阿克苏地区是国家重要的商品粮、优质棉基地,被国家农业农村部命名为“中国长绒棉之乡”,煤炭、油气资源丰富,是“西气东输”工程的主气源地。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一师所属的16个农垦团场分布在阿克苏地区境内。

  背井离乡是无奈的,钟瑞宝总是咬咬牙告诉自己“要改变命运,就要学会吃苦,坚守自己的梦想”。饿了,吃两口白馍充饥;渴了,饮两口自来水解渴;困了,在街头树荫、车站长椅上打个盹。在阿克苏的七年间,钟瑞宝在工地抬水泥干小工、到煤场当搬运工、去棉花种植基地捡棉花……几乎阿克苏地区能赚点钱的工作他都去大胆尝试,但最感兴趣的还是与汽车打交道,只要是能让他去干的事情,从不叫苦喊累。

  在开汽车修理厂期间,聪明刻苦的钟瑞宝主动学习修理、驾驶方面的知识和技能。由于他号召能力强,又特别能吃苦,遇事不斤斤计较,为人诚信可靠,好交朋友,肯帮助人。1995年3月,钟瑞宝曾义务开车帮助过的当地农业银行营业部王主任,主动担保放贷10万元帮助钟瑞宝购买了第一辆汽车,开始运输煤炭。当年获利3万元,忠厚的钟瑞宝带着激动和感恩之情,全数用来感谢帮助过他的人。


农民“企业家”念好诚信“生意经”


  “第一桶金”带给钟瑞宝的不仅是继续奋斗的信心和不断前行的动力,更为今后事业的成功奠定了基础。他用真心和诚意与人交往,1990年在阿克苏商业局工作期间,先后结识了政府、企业、团场等社会各界的朋友,只要认识他的人都说“这人不错,值得交往,事情交给他,放心”。

3.jpg

  “做人要诚信,对企业不失信,对工人不拖欠工资”是钟瑞宝一直坚守的信念。1996年,与钟瑞宝打过多次交道的湖北二汽代理公司李总,以租用本公司车辆为自己单位用煤服务,通过冲抵货款偿还车款的方式,帮助钟瑞宝顺利增加了两台运煤车。次年赚到钱后钟瑞宝又买了六台车,从事起运输煤炭管理和车辆保养维修工作。

  他告诉笔者:自己最大的爱好就是琢磨汽车,到98年初拥有独立的煤炭运输车队,司机80%聘用汉阴务工人员从不拖欠大家一分钱,车辆维修全是自己干,年均节支维修费50余万元。2001年夏天,煤炭价格下滑,加之国家整顿煤炭行业,阿克苏地区达不到9-10万吨产量的小煤场全部关停,许多煤矿纷纷联系钟瑞宝以35元一吨的价格出售煤炭。当年他屯煤3万吨,没想到年底煤炭疯长到130元一吨,赚钱近400万。

4.jpg

  阿克苏的冬天最冷时达到零下20多摄氏度,拥有燃煤运输能力的钟瑞宝瞅准了这个商机。主动联系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一师各团场,通过招标成功获得团场供暖建设和暖气供应项目。笔者采访正值夏日,在十二团锅炉房旁边从事锅炉检修管理的汉阴人宋远根认真地说:“我手下管理20余人,供暖关乎全团3万多人过冬问题,所有检修都必须一丝不苟,我要对团场负责,对钟总负责。”

  据钟瑞宝助理王小松介绍:“目前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一师一团、三团、八团、十二团、十五团的集中供暖全是我们公司承建供应,辐射200多万平方米,为团场15万人提供暖气服务,年收入4000万元,解决汉阴来阿务工人员就业近百名。”

  经过多年的打拼和发展,钟瑞宝先后开过修理厂、棉绒厂、砖厂,成立了瑞通煤业有限公司、万润热力有限公司、瑞虎建材厂,经营范围涉及能源、运输、建材、供暖等多种行业,年产值5000余万元,年均纳税700余万元,先后多次被评为中国优秀民营企业创业家、诚信纳税企业,被大家推举为阿克苏陕西商会的常务副会长。同时他带领300余名汉阴人先后来阿克苏务工创业,走上了致富的道路;帮助40余名老乡独立创业成为企业主。


致富“领路人”唱响脱贫“奉献歌”


  一花独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事业上小有成就的钟瑞宝常常在思考:村上的乡亲除少数外出打工赚点小钱外,尚未走出生活的窘境,贫困依旧是家乡最贴切的真实写照。作为家乡的一份子,理应为脱贫致富做出自己的贡献。

  2012年5月,他把运煤车辆还权于工人,让在这里务工的汉阴人成为创业的主人。他或借钱给大家购买煤车、或以抵扣工钱的方式让大家拥有车辆产权,为公司做好煤炭运输,由公司为大家招揽生意,在公司结算工资,提供全程“保姆”服务。同时他把自己家里的亲戚、同乡、朋友带到阿克苏,为他们找房子、找工作、找项目,缺钱的借钱给大家、找不到合适工作的在他公司干事,想创业的他动用各种社会关系促成其成功创业。

  采访中了解到,2004年来自汉阴铁佛镇的朱兴银,是个孤儿,在煤矿拉煤出了事,钟瑞宝通过相关单位和法律手段帮他讨回公道,要回工钱,同时借钱给他二次创业。如今朱兴银已经是100亩棉花、70亩红枣的农场主,年均收入60余万元。像这样的事情,在阿克苏的汉阴人都能说出一二。

5.jpg

  “我现在在农一师十二团场搞房建、绿化,初期500万创业基金、渠道联系全靠钟总支持,现在公司员工100余人”家住汉阴城关镇解放村的李友明说:“钟总很厚道、很愿意帮助人,在他身上我学会了一辈子感恩”。“我的企业涉及锅炉修理、人力资源市场,年均产值近800万,钟总对我的帮助无法用语言来形容……”汉阴女婿山东淄博人张学说起钟瑞宝赞不绝口。

  致富不忘众乡亲,心怀感恩方得始终。药王村支书李明强介绍到:每年钟瑞宝都难舍自己的乡情,总会带着家人回药王村老家,带着礼品看望年长的邻居、年幼的孩子。他先后为药王小学捐资助学5000元,支持镇上公益建设60万元,去年捐资10万元支持村上建设1.5公里的通组路……

  采访中,我们遇到沙井子灌区水利管理处党委书记宋学功,说起钟瑞宝,连连竖起大拇指:“钟瑞宝身上展现出来的是汉阴人正直、淳朴的民风”。陕西老乡,阿拉尔市宣传部长李晓宁说:“钟瑞宝故乡情意浓,做事厚道,是咱地地道道的陕西人。”

6.jpeg

  如今在阿克苏,钟瑞宝就是汉阴人的“及时雨”,大家有困难,他总是出现在最需要的地方。帮捡棉花的汉阴人购买春运火车票、为发生交通意外的汉阴人支付医疗费、为煤矿务工汉阴人讨公道申请法律援助、为刚出社会的汉阴大学生联系就业……29年来,只要是老乡的大小事,钟瑞宝从未拒绝。面对镜头,他感慨地说:“我要让汉阴人在这里不仅赚到钱,还要有尊严的生活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