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关镇:铸意识形态之魂引领精神文明新风尚
近年来,城关镇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主动权,不断强化党员干部政治意识和大局意识,坚持举旗帜、聚民心、兴文化、传文明,为辖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坚强的思想保证和精神动力。
传递党的声音,弘扬社会进步正能量
为弘扬主旋律,传递正能量,切实发挥好新闻宣传和舆论引导的主阵地作用。该镇全力打造“平台+网讯+广播”宣传大格局。自“学习强国”平台普及以来,全镇建立32个学习管理组,坚持一周一通报、一月一评比、一季一表彰,通过“以比促学”在辖区1948名镇、村、组三级党员干部队伍中掀起了“学创新理论、铸信仰之基、做合格党员”的新高潮。开通“人文汉阴魅力城关”微信公众号,积极宣传各级党报党刊和新闻媒体传达的党情政情,传递辖区各领域的社会正能量。微信公众号每年刊发信息130余条,微信关注度达5000余人,形成线上线下抓学习、共奋进的良好氛围。开通镇村联动精神文明建设“微广播”,以身边好人好事和社会正能量为题材,通过“讲城关故事、树文明新风”,引领辖区群众共建精神文明家园。
凝聚文化力量,激发文明创建大动力
自2017年4月成立安康市首个镇级文联组织,下设书法协会、作家协会、摄影协会、舞蹈协会、民间民俗协会等文化组织,各组织在文联的统一部署下定期开展文化下基层活动,为辖区群众送文明、送健康、送新风。村级13个文化活动中心和25个农民书屋常态化开展活动,形成“全民健康、全民阅读”新潮流。西街群艺团、柔力球队、花绳队、健身舞蹈队、中坝锣鼓队、东南村舞狮队等民间艺术团体和各类文艺队活跃城乡,结合民间重大传统节日举办“社区春晚”、“趣味运动会”,满足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引导群众培养健康向上的文娱生活习惯。通过“传文化、育民心、扬正气”,鼓舞了辖区群众创建文明乡村、美丽乡村的内生动力。
推行“一约四会”,开启精神文明新潮流
以“321”乡村治理模式为平台,构建乡村自治体制,建立村级“一约四会”(村民议事会、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禁毒禁赌会)组织。坚持“村民事村民议”原则推进村民自治,打造人人参与、村民共建、充满活力的村级自治体系,营造风清气正的新城关面貌。以“好家风、好家训”为牵引,打造新民风家规家训示范村,引导辖区群众贯彻落实“诚、孝、俭、勤、和”新民风五字方针,通过报备红白喜事、推行节俭办宴,有效遏制了大操大办,铺张浪费不良风气。每季度在联村站所的指导下组织村(社区)召开道德评议会,通过表彰先进、通报后进弘扬社会正气。扎实推进禁毒禁赌工作,倡导健康娱乐和文明娱乐,持续扭转改进乡风,使文明健康生活成为群众的一种行为自觉。通过“一约四会”的全面推行,文明新风已吹进千家万户,辖区群众争相成为了善行文明的传播者和践行者。